20220524 门训笔记2_基要真理_向主交账

20220524  门训2录音笔记  向主交账

 

今天讲基督徒如何向神交账。我2009年9月的一篇讲章<当如何向主交账>,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交账>如果不讲呢,是一个可惜,我们往往会觉得生命会失去方向,生活会失去动力,我们为什么要如此这般的活,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不了解交账观,就是要向神交账,如果可以不向神交账的话呢,我们的生命其实可以活得所谓的潇洒一点,随意一点。信了主以后我们的生命是蛮不容易的,我们真的需要有一个向主交账的可能,很多经文都在讲这一类的topic题目。 Continue reading “20220524 门训笔记2_基要真理_向主交账”

20220529讲道音频-基督是新约的中保

主日讲道 经文:来9:1-28

第一场成人主日学(新西兰亚洲场)

第二场成人主日学(北美欧洲场)

2022-05-29 Preaching: Christ is the Mediator of a new covenant

 Christ is the Mediator of a new covenant 

Hebrews 9:1-28; 5/29/2022; BCBC/IOUC; Rev. Paul Wang

 Introduction

What is a mediator?  To put it simply, it means an intermediary guarantor.  What to do i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d and man is broken due to man’s sin?  Or all are judged by the justice of God to the point of death.  However, in addition to righteousness, God is also love!  He could not bear our perdition and death out of love, and chose redemption.  This is why Christ is the Mediator.  Let’s look at the first point: Continue reading “2022-05-29 Preaching: Christ is the Mediator of a new covenant”

20220529讲道讲章_基督是新約的中保

基督是新約的中保

來9:1-28; 5/29/2022; BCBC/IOUC; Rev. Paul Wang

引言

什麼是中保呢?簡單弟說,就是中間保人的意思。神與人雙方的關係因人犯罪破裂了,怎麼辦?或是全部都因神的公義而受審,以至於死。但是,神除了公義,祂還是愛!祂因愛的緣故不忍心我們的沈淪與死亡,選擇了救贖。這就是基督作為中保的緣故了。我們看第一點:

顯明進入至聖所的路

基督的神人二性,奠定了神將基督耶穌作爲中保的唯一選擇。首先,聖所的見證。聖所可以泛指聖殿,在曠野路上以會幕方式來表達。聖所裡有三樣東西:燈臺、桌子、和陳設餅。燈台就是摩西以杏花形狀製作七個分支的金燈盞。起初在會幕中使用,後來在聖殿中使用。應用的意義不難理解,就是為主作光。桌子是純金的,用來放置燈台及陳設餅的地方,樸實無華卻也榮耀無比,象徵著效法主為門徒洗腳,甘心服事主尊貴的心。陳設餅是用不加酵的細面烤制十二張餅,代表以色列12支派。陳設餅的新約意義,就是指耶穌基督是我們生命的糧。

其次,至聖所預備。至聖所就是神的居所,是整個聖所的最內層的空間。裡面有五樣東西,分別是金香爐、約櫃、嗎哪金罐、亞倫的仗、及十誡約版。金香爐是大祭司為百姓禱告的器皿,也是新約教會禱告的吩咐。約櫃包金,是指約的尊貴,表達我們每週聽道時的態度。嗎哪是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的食物,從天而降,見證神信實的供應。用金罐來盛嗎哪,除了使以色列人在記憶中感到寶貴。更加是教導後人活生生的教材,銘記主的恩典!亞倫的仗,其意義是揀選與儆醒,利未人支派亞倫的杖發了芽、生了花苞、開了花、結了熟杏。這是告誡那些挑戰神揀選僕人的可拉一黨的人,不要輕慢神!當然,十誡的約版是神與人關係的核心。

最後,基督的獻上。舊約至聖所的見證,不過是基督道成肉身的影兒。大祭司去獻祭,一年只有一次的機會進入至聖所,在裡面如何,無人知曉。於是,保羅說:“聖靈用此指明、頭一層帳幕仍存的時候、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來9:8)。”當時間滿足的時候,基督來了。來了就一切都不一樣了,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將自己獻上,成就了救恩。正是為此,我們的主作了新約中確立的神人關係的中保。為我們受死在十字架上,贖了人類在舊約之時所犯的罪孽、便叫蒙恩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福音產業。請問,你得到嗎?我們看第二點:

基督的寶血更有功效

從亞當夏娃犯罪之後,神就開始了祂的救贖。還記得嗎,耶和華爲他們用獸皮做了衣服,象徵著罪得赦免必須要透過犧牲流血。首先,流血則罪得赦免。為什麼一定要流血呢?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因爲神的公義。神說了,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所以,人類在基督降臨之前,從搖籃到墳墓,都是死路一條。但是,神又是愛呀,不忍心人的死。怎麼辦呢?獻祭就是一種方法,透過牛羊的死,流血了,就表明這頭牛或羊替我死了,神的公義滿足了。人就可以來到神面前,與神交流、溝通、禱告等。利未五祭等獻祭條例,就是神為以色列人設立的恩典機會。

其次,選民歷史做示範。神藉著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上西乃山,行走曠野四十年,且行且獻祭,為後世的人做了示範。一是人人皆可獻祭。富有的可獻牛羊,錢少的可獻鳩鴿無妨。二是表達對主的愛。人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無論世間事多難,無論世間人多惡,無論世間情多薄,都持定對準主的心。三是屬靈品格的成長。摩西就是一個典範:吃苦耐勞,順服到底,品性溫良,常居卑微,甘受苦難!

最後,寶血潔淨人的心。我們知道,按著律法、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去、沒有不帶著血、為自己和百姓的過錯獻上祭物。舊約所獻的祭,充其量就著良心說、都不能叫獻祭或是做禮拜的人得以完全。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其功效在我們的心。由心發出的功效,便可除去我們的死行,即使致人於死地的言行,轉而去服事神,將一生的重點對準神。這是唯獨基督的明證,除他以外,天上人間並沒有賜下別的名可以靠著得救。我們看第三點:

唯有基督能拯救我們

舊約眾先知都是要死的,所以希伯來書作者說是多次多方,惟獨耶穌基督為新約的先知、祭司、君王,就是末世最大的一位,他的位份是無窮無盡、永永遠遠的,故不必一次又一次地獻祭,獻一次就夠了。我們其實之所以比以色列人更有福氣,是因我們直接與耶穌基督相連。首先,耶穌基督是道路。耶穌基督在世上走的每一步,其實都在為我們留下我們可行的道路。當我們軟弱跌倒時、迷茫時、走不下去時,可以回頭看看當年主的腳蹤。遇見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可以在心裡自問:假如主在同樣的情況會怎麼辦?歷代的大祭司,或者是各類講員名牧,都不可以成為我們的道路。大祭司進至聖所,是要帶著動物的血的。如果不帶,是很危險的,甚至可能會被神擊殺。但是,耶穌基督就不同了。祂是帶著自己的血,無須添加減少,也不會忘記。

其次,耶穌基督是真理。真理是什麼?真理就是絕對的標準,對吧?保羅說:“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或作仰望那將真道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除了祂,誰能創始成終呢?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所以,基督是中保,就是今天信息中最大的真理!

最後,耶穌基督是生命。為什麼說基督是生命呢?怎麼說呢?看看我們人的生命,按著始祖亞當犯罪而帶給我們的定命、世上的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對不對?看看基督,祂本有神的形像、與天父同尊、同榮,卻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這就是基督的生命,一個捨命生命、一個復活的生命、一個大能的生命!基督的再來,是我們生命的盼望!

結語

親愛的弟兄姐妹,基督是中保,是表明祂將舊約延續,走進新約了。兩約之間的鴻溝,正是由基督填滿的。幔子裂開了,神人關係的阻隔沒有了,以色列選民與新約教會之間的障礙與攔阻也沒有了。基督是中保,乃是因著祂的聖潔、神人二性,奠定了祂的唯一性。祂是我們唯一的拯救!

我們一同禱告……

 


希伯來書 9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9:1 原來前約有禮拜的條例、和屬世界的聖幕。
9:2 因為有預備的帳幕、頭一層叫作聖所.裡面有燈臺、桌子、和陳設餅。
9:3 第二幔子後、又有一層帳幕、叫作至聖所.
9:4 有金香爐、〔爐或作壇〕有包金的約櫃、櫃裡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
9:5 櫃上面有榮耀基路伯的影罩著施恩座.〔施恩原文作蔽罪〕這幾件我現在不能一一細說。
9:6 這些物件既如此預備齊了、眾祭司就常進頭一層帳幕、行拜 神的禮.
9:7 至於第二層帳幕、惟有大祭司一年一次獨自進去、沒有不帶著血、為自己和百姓的過錯獻上.
9:8 聖靈用此指明、頭一層帳幕仍存的時候、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
9:9 那頭一層帳幕作現今的一個表樣、所獻的禮物和祭物、就著良心說、都不能叫禮拜的人得以完全.
9:10 這些事連那飲食和諸般洗濯的規矩、都不過是屬肉體的條例、命定到振興的時候為止。
9:11 但現在基督已經來到、作了將來美事的大祭司、經過那更大更全備的帳幕、不是人手所造也不是屬乎這世界的.
9:12 並且不用山羊和牛犢的血、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進入聖所、成了永遠贖罪的事。
9:13 若山羊和公牛的血、並母牛犢的灰、灑在不潔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聖、身體潔淨.
9:14 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 神、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原文作良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 神麼。
9:15 為此他作了新約的中保.既然受死贖了人在前約之時所犯的罪過、便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
9:16 凡有遺命、必須等到留遺命的人死了.〔遺命原文與約字同〕
9:17 因為人死了、遺命纔有效力、若留遺命的尚在、那遺命還有用處麼。
9:18 所以前約也不是不用血立的。
9:19 因為摩西當日照著律法、將各樣誡命傳給眾百姓、就拿朱紅色絨和牛膝草、把牛犢山羊的血和水、灑在書上、又灑在眾百姓身上、說、
9:20 『這血就是 神與你們立約的憑據。』
9:21 他又照樣把血灑在帳幕、和各樣器皿上。
9:22 按著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潔淨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
9:23 照著天上樣式作的物件、必須用這些祭物去潔淨.但那天上的本物、自然當用更美的祭物去潔淨。
9:24 因為基督並不是進了人手所造的聖所、(這不過是真聖所的影像)乃是進了天堂、如今為我們顯在 神面前.
9:25 也不是多次將自己獻上、像那大祭司每年帶著牛羊的血進入聖所.〔牛羊的血原文作不是自己的血〕
9:26 如果這樣、他從創世以來、就必多次受苦了.但如今在這末世顯現一次、把自己獻為祭、好除掉罪。
9:27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
9:28 像這樣、基督既然一次被獻、擔當了多人的罪、將來要向那等候他的人第二次顯現、並與罪無關、乃是為拯救他們。

20220522 录音笔记-主日学笔记

第一场主日学:

问:就是感动、喜乐、热情,在一段时间会消失,就会被一些思想、还有事情,所捆绑和辖制,在认知上面有圣经教导,有这样的一个体验,这是我的问题。

牧师: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你的描述,你没有提问题。

回应:以前会更多一点,现在没有这么频繁,但是这种处境会很难过的,有挣扎!

牧师:你要学习,我说,请问你的问题是什么?因为你一直在描述,

你的描述是在说,在你过往的经历当中,你有一些感受了、你有一些热情了、也会有一些理性、也会有一些挣扎了,诸多这样的事情都在你的生命里面,然后你就说:牧师,请问,这是我的问题,其实你没有发现,你没有提问题!

你或许应该会说,牧师,请问我为什么会有以上这些描述呢?这是一个问题;

或者你说,请问我生命有这些东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这也是一个问题。

那我让你提问题的目的,其实帮助你思考!你听答案不难、抄答案不难,你回答问题的答案也不难。

难在哪?

难在把自己的里面比较乱的思绪,把它整理成一个一个的问题,放进一个问号,那有问号,其实就开始产生结构。当你没有问号的时候,结构出不来的;当然有问号,不代表问题的结构,但至少是问题的开始。

那你再试一试,你到底想问我什么?

回应:就你刚才说的那两个问题,就表明了我的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

牧师:这是牧师提的问题了,不是你的问题。除非你说,我同意牧师刚才所问的那个问题,我也想把它变成我的问题,我正在学习提问题,好不好!

回应:我要学习提问题!刚才牧师讲的两个问题,就是我的问题。

牧师:其实我问了问题,但是我问问题的同时,我也告诉你,这不是一个问题。

你听得懂这个问题吗?

因为就一般的描述来讲,每个人在生命里面都应该有不同的组成部分,有盼望啊、有挣扎啊、有感受啊、有热情啊、有理性啊、有逻辑啊、有痛苦啊、有悔改啊,里面什么时候都会有很多的问题的所以你的问题提出的本身,说明你没有问题,

你能绕的出来吗?

我在给你讲的时候,其实尝试在帮助你,要从里面出来。所以当你如此这般提问题的时候,可能恰恰表明你没有问题。

其实我仍然还在帮助你,提问题,就是你到底想在说什么?

你尝试去认识你自己,这个是最难的不是你,乃是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困难,认识自己里面的结构的。

你比如说,当你要描述,你意思是说,我很想描述我自己、我很想去说明我自己,但是我发现我不太善于去表达我自己,这是你的一个问题。

所以当你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不要那么快就把自己论断死了,别那么快把自己放在审判台前,还不到时候呢!耶稣还没有回来,所以不要那么快,把你放到一个就是自我残忍的这种论断中,其实你不需要。

你就事论事,我对什么问题,我有什么样的看法,比如说感受吧!

比如说,我的感受和我的理性关系是什么?你一样一样来,你不要急;否则的化,一下把你自己那种混沌的描述,把你自己困惑了,反倒你自己不知道怎么提问题了。

所以你还是回到起初,你到底心里面想问什么问题?问问你自己,你想知道什么?你想问什么?这样东西是谁也剥夺不走的,这是你跟神的关系。

一个人啊,非常宝贵的就是提出自己生命,此时此刻、今天、今日这个时刻点,你生命的光景是什么?这个是很重要的

那怎么描述呢?

比如说,圣经说,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

那我就从这里开始了,我所认识的上帝,在我今天以前,有没有什么成长?有没有什么更新?有没有什么变化?你可以从这里开始,因为你要想认识自己,首先你那把钥匙是认识基督。所以真想认识你自己,你要从认识基督开始

那认识基督又是一个,好像不知道怎么能找到那个线头,一团线团,但是很难找到那个线头,没关系啊!从人的这个有限开始吗!我本身就是生活在2022年5月22日。

我这句话的本身也带来一个生命的态度,有时候没有人笑我,我也笑笑我自己,这份坦然、这份坦荡,本身也是一种生命的态度就这份坦荡已经超越了世界上90%的人,因为90%以上的人都是说不得的,只有10%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可以被人说的,未必愿意,可以被人说的。

所以你要想问问题、问自己、问基督、问生命,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开始去问。那你比如说,我要是你,我就会从一个,我对基督的认识,我今天5月22日之前,我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思考关于基督的、关于圣经的、关于真理的。

比如说是一个礼拜以前,比如说一个月以前,很多人是10年前,我猜你不会,你从上一次门训、主日学,你就听懂了一个问题,至少你是听懂了一个问题,同意吧!那就是很宝贵呀!

我觉得你今天就可以分享,你心里面的感受和得着!牧师上一次的门训、主日学,或者敬拜,或者是什么时候,你讲的某一件事情,我听懂了!你哪怕把这件事情分享一下,已经很宝贵了。人生啊,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那么不容易;而大多数人也不太善于分享生命当中的长进,很难的!

你去看,你去读一些哲学论文、你去读一些就是哲学报告,或者你看一些大哲学家,他们的哲学笔记,留意他们去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当一个哲学家走到某一个地步,他不再写注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读沙特、祁可果,你读田力克,就是很多这些哲学大家,他也很气人的,因为他拽、名气大、学问大。

通常我们读一个人的一篇哲学论文,他提出一个哲学观点,那他通常就要写明,他这些观点从哪里而来?他要写注脚,那你要说明,你的成长从哪里而来。

但是这些大家们写着写着,他不写了,注脚都不写了,为什么?

因为他开始在表达他自己的思想,懒的引用别人的思想,这是何等困难啊!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包括那些艺术家、画家,通常大多数的画家,你都能够从他的笔作里面,找到他前人,或者是梵高、莫奈了、或者是马蒂斯、毕加索啊,总能找到一些前人的一些笔法啊、痕迹啊、一些影响吧!起码是,也是一样的。画家不需要写注脚,但是你一画,大家就知道,你只要一画,大家就好像比较熟悉。

母亲节的时候,我跟师母到德州的首都奥斯汀去看儿子,女儿也去了。我们一家人就看看了画展,在艺术博物馆,结果我就看到一个画,好像是毕加索,好像毕加索的一个翻版,后来一查他的背景呢,他其实就是毕加索之后,若干年吧、十年、还是二十年、五十年之后的一个画家,而且离毕加索住的地方还不远,就是这么一个作品。所以我看它,我坦率讲,我心里面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他的这种注脚感,太强了!

如果你读一些哲学大家的时候,你很难再找到别人思想的注脚,在那里了!他已经开始出口成章了,开始产生自己的思想。

那这个怎么来呢?

其实也是平常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得着,就是向不同的人学习,学着、学着有一天突然间,你也会冒出一句话来,好像我这句话,好像姐姐以前也没讲过、好像父母也没有讲过,前人好像都没有讲过,我这辈子终于有一句话,我不是抄来的,有一句话是我仰望着星空、面对着上帝,我竟然说了一句我与他之间的话语,这是极其宝贵的。

这样的痕迹,你会在保罗书信、彼得书信、雅各书,就从这些圣经的作者当中,他不是全部,他也引用大量的新旧约的著作、前人的著作,他也偶尔有那么一句,你突然间发现好震撼啊!

我这么讲,你听得懂,我的意思,就是训练学习是这么来的,思想学习是最难的;

而且思想学习也是最可怕的,你的老板、你的上级等等,或者是你的竞争对手是最怕你有思想的;你一旦有思想,你就具备一个总有一天,你要超过他的这种可能性。

所以通常自古以来,那些独裁者、封建王朝啊、奴隶主啊,就是握着权利不放的人,他最怕你有思想了,你一旦有思想的化,那他的好日子可能也就不长了,所以最好你们都是愚民,都不懂,那他就比较安全。

把你的消息给封锁了、把你的消息来源也给剪断了!你看那种惊悚小说,在荒岛上去杀人的时候,他也是先把电话线给剪了,然后船也给全烧光,给外界没有联系。那么信息来源,只有恐怖分子在岛上,放下不同的标志,让这些岛上的居民就只有这一种消息,所以思想被垄断、被牢笼,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说了那么多,希望对你有一点帮助了。

就是你开始要学习去提问题,什么是我的问题?

因为我发现,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你好想学习,你的这个学习的热情感动我的,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宝贝的孩子,希望对你有一些帮助。

 

分享:前面讲的一个是生命的时间表和金钱表,两个表见光。

然后我都把它做在电脑里面,做的好的地方,就是金钱表是按照每天来统计,进账和支出,并且我把做的图分享给我的先生,就是虽然他现在还没有决志,还是时间没有到。像一个才德的妇人这样子去迈进,然后做好这个,也带给先生受益;时间表没有更新,所以没有很大的长进。

牧师:你已经很不简单了!我这么多年来,我用这个方法去带人,能够被带起来的人,真正做到是有限的,一段时间作用,但是真正坚持下去的很难。

而且你很宝贵的,你把你的这个财务使用的这种做法,跟先生去透明,这是非常宝贵的,就是每一分钱,我都坦然在你的丈夫面前:时间你也是这么做的化,这不是我说的,犹太拉比说的,一个人如果能在金钱上和时间上尽忠心,那他就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忠心良善的人,就看这两点

你愿不愿意,你的金钱是见光的、你的时间是见光的?

如果你在金钱、时间上是圣洁的,那么撒但要进攻你的机会不多,所以这点很宝贵的,所以恭喜你。

分享:就是这两个表,受益很大,感谢主!

牧师:你其实也可以扩大,比如说跟姐姐分享啊,你就当我的监督人呗!我也让姐姐来监督我,姐姐都爱管妹妹,妹妹都很烦姐姐,就想逃脱这个牢笼啊!

其实长大了以后,就不用逃了,长大了以后,其实姐妹之间可以变的很亲密的,灵里面都是属基督的,有基督做主的时候,关系可以往里面更加进深一步了,蛮宝贵的,这种关系是非常宝贵的。

其实姐姐也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她也是很好学的,也是很多方面,她都很愿意投入她的热情,两姐妹这点是蛮像的,

所以我在想像你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两姐妹的父母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觉得你们两姐妹应该有父母的影子在你的里面,也是勤奋好学,也有这方面的影子可能是你爸爸的、可能是你妈妈的,两个至少有一个人是这样子的。很难逃得出这种影子的,很难不像,但是很难。

我从小到大,最怕别人说我像爸爸;我觉的我心里面想,我觉得我像妈妈。因为我们家分两派,我爸爸、姐姐、弟弟,这一派属于聪明派,他们嘴巴厉害,脑子反应快;我跟妈妈,也捎带着妹妹吧!妹妹比我要聪明,妹妹有时候两边倒,她属于聪明派;有的时候跟我在一起,也属于笨笨的。我们两个比较像妈妈,比较拙口笨舌了,比较反应迟钝了,就是我们属于弱势群体吧!就是我跟妹妹、妈妈,我们属于比较弱的这一类人,所以我们通常不太喜欢他们。我跟妈妈两个人,晚上她喝中药,我吃她的药渣,晚上谈话聊天,聊到很晚,所以每个家庭可能也都是这样。

所以,我们当时从小到大都会说,我弟弟像我爸爸,我很高兴;把我弟弟推到我爸爸那边去,我就很开心。其实我跟妈妈,跟妹妹不太喜欢他们那一拨,他们太聪明,因为我们比较弱势,比较被他们欺负的那一类。我们讲一句话,他们可能10句话都讲完了,我们听还都没有听过来,就被他们给泰山压顶、直接碾压。所以从小到大,我们就说,弟弟像爸爸,我们不像他。

等到我过了50岁以后,我把我的照片跟我爸爸的照片往那一放,我气不打一处来,我发现我怎么那么像他呢!想避免都不行,40岁以前我弟弟像他,50岁以后我像他,我50岁就像我爸爸;我50岁以前,我感觉还好,我像我妈妈,不像我爸。

所以,我发现人想跟父母脱离,完全的切割,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也会像你爸爸一部分吧,女儿像爸爸会多一点,但不绝对了。

 

问:说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新旧约更替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献祭的问题和我们信耶稣,这样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个问题,我参加了一个聚会,有一个弟兄,说他要去读神学,他去读的神学院主要是以加尔文为核心这样的。所以我当时听到加尔文以后,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最后我又查了一下,加尔文、亚美念、马丁路德,他们之间我们如何去看待。

牧师:就把整个教会历史背景都给衬托出来了,特别宗教改革以后,一样样来吧!

首先,讲新旧约之间,你所提的问题,也恕我直言,也是把很多的概念都堆在那里,其实你也没有提出你的问题来。

那的确,今天牧师是在处理新旧两约之间的关系,那我是以更新作为一个着落点,去开始诠释新旧两约之间,他们各自的立足点和最终的归结点,这是整个思想脉络的出发点和整个结构点,就在这里

当然在今天讲道的内容,说心里话跨度很大,3500的历史,就写第一卷书约伯记到今天,3500-3600年了,就是我今天讲道的时间跨度是3000-4000年的一个思想的结晶,坦率讲是非常困难的、不容易的。

圣经也困难,圣经本身在描述这一点的时候,其实本身也非常的困难、非常不容易。希伯来书的作者在表达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能够表达的也非常有限,当然他抓住了主要的概念,比如说从献祭文化开始,献祭他是表达了旧约到新约之间的一个更新。

那献祭当然离不开利未,利未当然离不开祭司,祭司当然离不开祭物,那这一切等到新约的时候,耶稣就成为那个羔羊、耶稣就成为那个祭物我不详细展开了,详细展开其实也谈不完了。

其实关键,我在讲道里面已经谈过一点,就是你要抓住一点,就是当保罗说,你说、我说,我们都容易在表达说,旧约是有瑕疵的、旧约是不完美的,这种描述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因为这种描述很容易碰伤上帝的话语,很容易弄脏了基督的启示,所以尽量不要碰到这面去。

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发现这个问题,所谓旧约有瑕疵呢?

其实瑕疵并不是上帝的本身,也不是上帝的约的本身,乃是因为人的有限性。所以上帝是因为有爱、怜悯的缘故,他将他的启示不是一次性的告诉亚当夏娃,乃是从亚当夏娃犯罪以来,这千百年来,上帝就用一个渐进式的启示,将他自己的约、将他自己的心意、将他的舍命、将他的复活,将他赐给我们的永生,以及他要永永远远做我们的神,这样的心意,一步一步的向我们启示。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就发现,在这个启示的过程当中,越往后看,就越觉得完美。

基督就是最完美的一个启示所以相对于基督以外的其他任何启示的痕迹,都是不完美的。我希望我这么讲,你听得清楚,我在逻辑上,已经进行了颇多的限制,不要让人有误会。

所以并不是旧约,或者旧约里面上帝的话语有瑕疵,尽管这个话语是这么讲,旧约才有瑕疵,所以才需要有一个新约,这是一个人类语言和文化的无奈,因为他表达这句话的时候,他用的是希腊的逻辑、哲学的方式表达,那么希腊的逻辑、哲学的本身就是非常有限的,就是本身就具有哲学上、文化上的残缺性。

所以他表达的时候,他找不到别的语言,语言符号没有能力表达,因为人的有限,以至于上帝的启示用了渐进似的、启示的、怜悯的方式。

那你说用什么方法表达呢?

其实我所表达的这个内容,其实恰恰就是圣经里面所说的旧约有瑕疵,以至于才需要有新约的这个意思,但是我所表达的这个语言是一个解释语言,不是一个表达语言。所以圣经用的是表达语言,他选择的是希腊哲学和逻辑的语言。

所以你清楚这一点的时候,当你去描述、表达旧约或者律法的时候,记住表达的比较完整,而不要去有意无意的,或者说怎样的碰伤了神的话语。

懂围棋的人,我觉得,你大概懂我所说的意思,围棋有的时候,我要下一步棋,这步棋走到最后的结果,可能我自己没有留意到,是我当时自己投入到这个子之前,有一个粒子被我后面的这一粒子,下棋的趋势把它碰伤了,反倒使对方形成一座墙,一堵很厚的墙,把我这粒子给碰孤单了,就是会碰伤的。

所以你在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我们在描述观念、描述思想,描述概念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因为你使用的语言符号要特别的留意,就是我们人是有限的。

我也是感到我非常有限,我在表达的东西的时候,我就感到我非常困难,所以要很小心的表达,这个是我回答你的第一点,希望你能够听明白牧师讲的这个意思了。

 

第二个问题,你在问加尔文、亚美念、马丁路德,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牧师:这个问题,你有没有读过宗教改革方面的书?

比如说马丁路德那本《这是我的立场》,英文翻译成(Here I Stand),他原文是德文,这卷书如果你要有空的化,我建议你读一下,他历史性的陈述性比较明显;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就等于是系统神学大纲了,也是值得一读的;其实还有一个思想家是慈运理。慈运理、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他们才是宗教改革的三大家;

亚美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也是属于加尔文的思想行列里面,他也属于加尔文;包括英国的圣公会,在整个思想上,他也是受了加尔文的影响亚美念、循道宗、公理宗、长老宗啊、归正宗啊,这一系列的宗派的教会都是受加尔文的影响。

只不过,后来加尔文不喜欢亚美念了,把亚美念从他的阵营里面踢出去,打为异端,把他审判,说是异端,就把他赶出家门了,后来又被人平反了,这是教会很有趣的现象,这个历史上是非常有趣的。

你就这么样记了,宗教改革的三大思想家,基本上就是马丁路德、慈运理、加尔文,这三个人。所以1517年,马丁路德先提出来;提出来以后呢,在1517年开始到1640年,这大概100多年的时间,产生了整个改教时期的思想大复兴,可以是这么样讲了。那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他们三个人,一个是马丁路德、一个是慈云理、一个是加尔文。

那刚才我跟你说加尔文,因为加尔文这个思想,就产生了包括英国的圣公会、亚美念了。亚美念是1560-1609年,他这个跨度是最重要的思想时期,所以他对加尔文的冲撞是很大的,加尔文最后很生他的气,把他赶走了。包括英国的循道卫理了、归正宗、长老宗,都属于受到加尔文的思想的影响,而产生的宗派;

那慈运理,反倒是改革宗和重洗派。我们浸信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属于慈运理的思想体系。那非常有趣的了,慈运理好像名气不如加尔文、地位不如马丁路德,但他就是异军突起,杀出一条血路出来,也为改革宗、重洗派,你要读历史才能讲,我这么生硬的讲,你也不一定读得懂了。那么马丁路德,当然他就产生路德宗和信义会、信义宗了,你从这个里面去,慢慢可以看得出来。

那么再往下分,那圣公会再往下分,就产生卫斯理和约翰达秘,在历史上出现,1800年到1882年,大概这么一个历史阶段。然后非常不好意思的就是,所谓的灵恩派啊、卫理会啊、反倒是从卫斯理出来的,大家没有想到吧,从英国的卫斯理出来的

当然灵恩派就产生了成功神学,以及包括极端的灵恩派,也从他里面出来的那今天也从这个部分也产生出两个比较要命的神学,一个成功神学;一个恩典神学。

就是90年代开始,在中国出现了一群,比如说文化基督徒或者说有一些海归、或者海外背景的基督徒,回到大陆去,跟大陆的什么政协了、人大的这些人,打成一团,他们很想利用体制内的力量,去改善共产党的统治,这些属于恩典神学的范围了。

从约翰达秘的这个宗派,也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因为他产生的思想就是时代论

你们知道中国有一个华人,有一个神学家叫做陈终道,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神学家,我读的那家香港建道神学院,就聘请他成为终身教授。这个人,他就把历史成为七个时代,时代论;以及普利茅斯弟兄会也是从这个宗派出来的

那么中国有一个神学家,叫做贾玉铭,他跟时代论关系很重的。那整个中国的神学体系,特别是这100年来,或者70-80年来,包括中国的家庭聚会和三自教会这个思想,是从贾玉铭这里来,大家不要单单看吴耀宗、丁光训,其实思想从贾玉铭那来的比较多一点。

那么从普利茅斯弟兄会就产生出倪柝声和弟兄会;倪柝声就产生出小地方小群教会和荷兰的呼喊派,我一下子就把教会的近代史、现代史跟你简单讲一下吧!

那么从历史脉络来说,虽然慈运理产生的重新派,但是浸信会却与他并没有历史联结,有思想联结;那浸信会的这个历史联结,是从英国的公理宗来的;

公理宗和浸信会,当时在英国的高教会和低教会,这两个分野之后,这一群低教会的英国人跑到荷兰,就产生了所谓的浸信会,1620年,美国的五月花船来到美国,就是主要是这一群人了。当然浸信会也有浸信会的发展了,其实最后那个安息日会也是从这里出来的。

所以你要问的化,我就把这个图画给你打开描述一下,就是不完全的最详细了,我记得也很有限,就大概这几个大的基本脉络吧!有一些跟华人有关、有一些跟华人无关,你要想问,再详细,那还很多啊!那我讲的,我猜你现在记不过来了,也已经是一下子搞不完。我头都很痛,这些宗派主义搞到今天,杂乱无章的,我都烦死了。

我读神学的时候,我最烦的就是这一块,但是这一块发现到以后,牧会以后,实用性又最强,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背景,大家都不了解自己的背景的根源,大多数都不了解,那都强调自己都对,那我觉得也是很可爱,也是很可怜了。

世界上每个人其实都很可怜,也很可爱,因为你不知道、因为无知,所以会很强的坚持一样东西。

但是我有的时候,看到他坚持了,我就心里面悄悄问,你知道你坚持的是什么吗?你知道你坚持的,是谁开始的吗?你知道坚持,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点,谁开始?当时开始的背景是什么吗?而大多数都不知道,所以我觉得这很有趣。

但是这一类的书,坦率讲华人还没有醒,所以有哪个华人的神学家,或者是主内的作者,如果能把这一段的内容给完整的表达出来,那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很优秀的一个内容

所以你好好的学习,以后慢慢把这一部分的空缺补上,那绝对是历史上的一大空缺。

我简单给你介绍一下,但是这个简单也已经不简单了,那随便这个拉出一条绳子来,抽出一大串蚂蚱,所以我也怕,我也怕讲这些东西,一讲,头都疼。

 

问:我有信天主教的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他说你知道新教是怎么产生的?他说是英国的国王,本来他们都是天主教的,但是他想离婚,然后天主教不同意,然后他只好说,退出天主教,然后自己立了新教。

牧师:这个非常可爱,你问的这个问题,刚好是我刚才回答的那个问题的,那个内容的思想史骨架里面,其中历史上发展和发生的一个偏知吧!

那我简单跟你介绍一下,宗教改革,整个欧洲,影响欧洲的历史,发生了区域性的、边际性的、文化性的、国家性的、权利性的,诸多的变化,所以你要研究一段历史,非常有意思的。

就是我发现男孩子比较多的喜欢研究历史;女孩子比较多的都很怕历史,为什么?因为太繁琐了,繁琐到一个地步,人们一般不太容易把里面的脉络给连接起来,通常都是断的。我简单给你讲啊,你要做笔记啊! 我一次给你讲完,下一次再问你,你要不懂的化,牧师就拿一个教鞭打手掌了,要记住。

1517年这个时点,我讲了很多遍了,你不要忘了1517年,能记得住吗?

1517年,马丁路德在德国的维登堡教堂提出来,当时还没有德国,还是所谓的普鲁士,奥匈帝国、普鲁士大概还在这个结构中,德意志到后来,最后才产生。

真正产生德意志的应该是希特勒,一次大战中还没有德国,还不存在德国,但德国的思想、德国的概念,德国的种族日耳曼是存在的。那是希特勒觉得日耳曼、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人种,所以他叫Germany,是这么出来的,那又是一段历史了。

我们回头过来讲马丁路德,1517年,他现在德国的一个地方叫做维登堡,有空一定要去,这个地方是值得去的。在这个地方向教皇提出了95条,马丁路德宗教改革95条,都列得清清楚楚,你可以一条条的读,我就不浪费时间了,资料性的东西,我就不讲了,我讲连结性、讲反省性和思想性的东西给你们讲。

那他提出来的重点是三大重点,你还可以自己去总结了,我认为是三大重点:

第一马丁路德认为,教皇崇拜马利亚不对。

他说除了耶稣基督以外、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人可以被称为神,你为何向马利亚去祷告呢?这是不对的,

第二你不可以封人为圣,除了耶稣基督是圣,其他都是罪人,

所以教皇也被封为圣人,当时最早的时候,他是封去世的那些圣徒,天主教的仪式封他为圣,因为他不再犯错误了,因为死了,有盖棺之论的化,所以他这一生也圣洁为荣耀,为教会的纪念,所以封他为圣;后来久而久之,就变得有德高望众的一些神父了、教皇了、红衣主教了,等等这一些人,也被列入封圣的行列。

所以马丁路德就觉得整个做法是不对的,不应该封任何人为圣,因为只有耶稣基督是圣洁的,毫无瑕疵的,也只有上帝可以称我们是他的圣徒,那是对整个信徒的一个普遍的称呼,而不是在信徒当中又分别出一些特权阶层,这是马丁路德反对的第二点。

第三点就比较具体了,因为当时的教皇,为了建梵蒂冈的大教堂,他就发动了十字军东征,然后就说,你们这些人去攻打上帝的敌人,攻打回教徒,他们占领了上帝的家乡,耶路撒冷在流泪,那时候很多教皇所编的这些很多宣传的词汇。其实现在看起来,今天我们很多的独裁者所用的手段是很像的,宣传从那里来。

那当时,他就做一件事情,售卖赎罪劵,就是我们要抽兵丁去打仗,也要人奉献给我来建这个梵蒂冈大教堂,所以你出人、出钱、出力,你就可以得到一张赎罪劵

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你想罪得赦免吗?那好,你就奉献100万美金吧!你就拼命去做生意了,包括坑蒙拐骗了、杀人放火了、奸淫掳掠了,他不管,反正你把钱都奉献了就好,你这辈子是罪人,教皇帮你祷告了,你就得赦免了。

但是他又有奇招啊,100万不够,你要奉献1000万!那你的爷爷奶奶,他们都去世了吗,他们的罪也要得赦免,那你也得奉献10倍,所以1000万美金,你就要奉献过来。

所以当时教会、教皇在历史上曾经贩卖过赎罪劵,为了筹款去建他那个大教堂,所以曾经做过这么一事,马丁路德就把天主教的这个丑事给揭露出来了,说这么做不对。

所以你看他95条,基本上围绕这3点,封人为圣、拜马利亚、卖赎罪劵,三个方面吧!

那教皇当然不高兴了,教皇开始还跟他辩论过一次,辨不赢他,马丁路德口才好,引经据典,把圣经拿出来,教皇说不过他,最后教皇下了一个命令,他说在罗马帝国的范围内,任何人把马丁路德给杀了,而不需要负法律责任,结果他们就不欢而散。

马丁路德一辈子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那个城堡,他有诸侯替他背书,就是你只要在我的庄园里面,就没有人敢惹你,他的势力很大的,欧洲都是庄园主的这种社会结构;跟中国的这种统一王朝、大清王朝,大明王朝不一样,中央集权制,完全是两回事。

这件事提出来以后呢,他人被限制在维登堡城堡里面了,但是他的思想不胫而走。

记住第二个年代1541年,减去1517年,几十年过去了,结果在欧洲第一个宗教改革成功的国家就是荷兰这一改革成功以后,对欧洲产生了一个翻天覆地的一个变化

从荷兰宗教改革成功以后呢,那么你就从荷兰,或者是说从法国巴黎,然后划一条这个纬线,就一直连到瑞士;然后那这边连到荷兰,出海,这一条线一划,以北就是所谓新教的势力;以南就仍然还是归天主教的势力,大致的范围,南北分就这么分裂了一个大的局面吧!就是基督教和天主教从此就分道扬镳了,大家都互相不接纳,那这里面就要讲一些共性。

特性讲什么呢?你就要讲,就是两个特殊的国家,其他是共性里面。

两个特殊的国家一个就是你说的英国英国当时就宣布说,脱离罗马教会的统治,不再接纳罗马教皇是我们英伦三岛的教会的领袖,我英国的国王自己来兼任教会的领袖,直到今天还是,英女王到今天还是英国圣公会教会的头,是英女王!所以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政教结合的国家,当然是个象征性,其实英女王也从来没有管过教会的事务。但是在宗教改革的时代,在1600年的年代里面,那英国基本上是一个新兴的国家,

因为你不要忘了,1600年英国发生了什么事情,还记得吗?

影响全世界的一件事情,瓦特的蒸汽机革命,1600年开始了!

所以就是当时说英国脱离就是罗马教皇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家庭的原因、离婚啊、奸淫罪啊,皇宫的丑闻啊,这些事情,我相信是事实,也的确有其事,但是不是整个英国做了这个选择的根本原因,我就觉得不是了。

因为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工业革命的实力,英国一跃而成为全球的首富、首强,开始了他的日不落帝国的步伐,所以这个时候,英国在发展趋势上,他是比意大利、比罗马、比梵蒂冈,比天主教国家要先进。他打败了西班牙的船队,就在同一个时代,在英吉利海峡,把整个西班牙船队全部给灭了,这个历史时代不要忘了,所以在整个社会大趋势来看,英国脱离罗马教皇是一个必然的。

当然天主教的人,他会选择用英国王室的一个丑闻,来作为解释英国为什么会脱离天主教?那我觉得是在情理之中。你想一想,我本来天主教是全世界统一的,结果你们这些小啰啰,你一个两个都离我们而去,我是爸爸,孩子们都跑了,

那我怎么办?作为父母这个角度跟你来讲,这个孩子不孝啊、不乖啊、不听话呀,你看结婚也不好好结婚、又离婚、又不守律法,就会有这种家长对待儿女的这种道德论断和审判的这种角度,这是我的观察了。

所以我看英国脱离天主教,我觉得不是一个单一的原因,它是一个多方面的原因。那本来按道理来讲,你既然说是响应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那你应该跟马丁路德、你应该跟慈运理,这些思想家们有一些关联吧!起码你是不是也让马丁路德的那个路德宗、信义宗,到那个英国教会里面去,介绍一些改教经验啊?要不要我们学习一下?完全没有这个观念!

所以整个英国的宗教改革过程的当中,他基本上跟马丁路德也没关系,他跟教皇也没关系,但是他却比较欣赏加尔文。

加尔文是一个很政教合一的,很典型的!他要求整个教会要把这个日内瓦、把这个瑞士,这个国家、城市完全用圣经的思想去统治起来。

他当时也做了非常了不起的,读他那段历史,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雷厉风行的人,他每天操心的那个程度,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加尔文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人,太了不起的一个人,就是这个人的思想27岁就完成那本书,我有的时候,恨不得把他脑袋挖开,好好的参看一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做的,他的精力太旺盛了。

我觉得我的精力已经超越常人了,但是我在他面前,真是小屋见大屋,无法比喻他,这个人太了不起。

当然我说的了不起,并不是全部都是正面的,也有恭允,也包括一些批判、也包括一些批评。所以对每个人,我都觉得只要你是一个人,你就要具备一个可说性、可批判性。

我相信我死了以后,你们当中也会有人来批判我,我引以为自豪,应该的!如果是我告诉你们,我是不可以批判的,那我就可怕了。

所以我告诉你们,我是可以被说的、我是可以批判的;当有人来批判我,批评我的时候,我引以为荣耀,是上帝得荣耀,不是我得,这是应该的,所以包括加尔文在内,他也是一样。

所以圣公会反倒是取了加尔文很多的思想的体系因为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的书,也很快被翻译成英文,在英国也是广为流传。

我刚才给你们介绍了宗派主义的发展,你会发现其实圣公会,反倒是影响于加尔文,加尔文很多思想是影响是到那里了;改革宗的源头反倒不是加尔文,反倒是慈云理,这个历史,你不要搞不清楚。

今天很多改革宗的人,总以为他的老祖宗就是加尔文,其实非也!但是这么讲,我也不想得罪他了,他历史不读,你也没有办法,那你就言尽于此吧,他自己读读书就好了!这是英国,英国还有很多东西讲了,就讲到这里吧!

另外一个国家是法国

你如果在法国住过,你也跟我会有同感,法国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拽、最悖逆、最标新立异、最自以为是、最不得了的这么一个国家。只有他是随处随在可以跟美国叫板,他从来不怕美国人,从戴高乐开始,他就跟美国人叫板,当然最后还是会暗中妥协,表面上还是要唱高调了!

那法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简单介绍来讲,他是一个集艺术、哲学和绝对的自由主义的泛滥到极点的一个国家。

如果你在法国,你住过,你大概知道,每个礼拜六,法国巴黎都会示威游行。我在法国住了2-3年,基本上没有一个礼拜天,他街上没有人不示威的。通常巴黎大街小巷,周末都有人示威;而且还有的时候,还会有人不客气,烧个车了、砸一个店铺了,也都会有这个现象。也不是每一次都有,但是有,也不奇怪。

大多数法国人还是斯文的、还是浪漫的,所以法国人大概在几十年以前,法国还是一个产生哲学思想的国家,而德国是一个解释哲学的国家,英国是一个翻译哲学思想的国家,美国是一个使用哲学思想的国家

这几个国家,差不多代表了整个西方先讲国家的一个思想脉络吧,大概就走到这里!

法国的哲学思想改革,他也跟英国有一点相似,但是他不学英国,他说,他第一,他脱离罗马天主教的统治、控制,以后他的红衣主教不由教皇认命了,后来又恢复了,当时来讲,就脱离了;但是同时法国的皇帝又没有能力去统治教会;然后就给教会放权,放的很厉害,就是说你们随便,需要国家帮忙,我帮忙;需要自由,你们随便,所以法皇是比较楞的。

我有的时候,会觉得法国皇帝缺乏点智商,拿破仑就比较愣,还复辟,你说傻不傻,我觉得法国人可爱,可爱到一个地步,就有一些愣。当然这么讲有一点偏驳了,是我个人的偏信了,不要把它当做标准了。

那当然再往下面讲的话,瑞士很特别南欧基本上是天主教、北欧基本上基督教,大概就讲这些吧!

回应:刚才说英国是因为很多方面的原因,决定脱离天主教的,离婚并不是根本原因。你提到很多,比如工业革命、成为全球首富,这些,那是不是因为他的经济地位在全球产生了变化,所以导致他想脱离教皇的束缚,以便他更多的去开拓殖民地,发展他的超级大国的地位,简单粗暴的讲?

牧师:你已经用了简单粗暴,非常好,

我这么给你讲,学历史,尽可能不要在人类的任何一个时点,为历史下结论,不要为历史下一个绝对的,简单粗暴的结论,这是很可怕的,永远不要做这件事情。

比如说我们如何评价中国的辛亥革命,1911年,过去100多年,但是我告诉你,不够!在中国的历史至少要过200年,你才可以去说。

因为今天的人们,如果去评说1911年的辛亥革命,这些人的后人都还在啊!国民党还是一大批人在那里,你说的稍稍有一些太符合历史的事实的时候,那可能一群国民党人跟你拼命的。

比如说,我如果告诉你说,孙中山是近代史当中,其中一个比较大的一个卖国贼,那你能接受吗?这是历史的事实啊!这个时候,不是谈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一谈,那就会有一帮人与你为敌,可能派一个暗杀队就把你给暗杀了,何必呢?

不到时候,咱们不聊,让后人聊!邓小平有一句话,我觉得蛮好的,让子孙后代去评说吧!

不是谈的时候。你现在谈毛泽东行吗?那习近平肯定派一个暗杀队把你暗杀了,他现在还有这个依托他的这个必要。所以没有200年,历史不说!

那今天,英国脱离天主教的事情,可不可以说呢?

可以说,但是可以相对的说,不要绝对的说!因为英国王室还在呀!你懂我的意思没有,所以你也要等到英国王室现象不见了。

你可以说秦始皇了、你现在也可以说汉武帝了、你现在也可以说说、哪怕你说说法国的路易十五、十六都没有问题,法皇都已经不见了;

你说沙皇也危险,普京可能找人把你杀了,因为他想成为沙皇,所以你沙皇也说不得。

因为历史资料,有一些是解密了、一些是公开了!但是你不要忘了,人们的记忆、人们的感觉还活在那里。

所以你们那个天主教的朋友跟你讲这句话的时候,他带着情绪、带着偏见的,你听的出来的,就是因为他把皇上的丑闻拿出来讲;

那你能不能够说,把英国之所以会打阿根廷的福克兰群岛,那是因为戴安娜的丑闻呢,你懂我的意思没有,就会有人拿这个事来说事,来说英国的王室,就肯定会有人这么去说。

我没有说一定错,我只是说,当你听到这一类的说法的时候你要记住一件事情,这是显而易见,带着有情绪在这里,因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你应该会分辨,这是一个道德审判的法庭在说话。

那你想历史是讲什么历史?

不讲道德审判,历史讲历史的事实,历史是讲哪些历史事件;怎么看先别急,历史学家的这个作用就是把史实翻出来,把历史陈明在人的面前

我常常教你,做人也是用这个做法,你跟人说话的时候能不能尝试把事实表达出来,不要那么快的表达你的观点。

比如说是2018年,可逸在牧师的这个农场去劈柴,那天不小心把脚给劈伤了,劈伤了,阿西帮着包裹,师母给擦药,当然没有这件事了,我只是随便举一个例子来讲。

当我描述这件事情的时候、表达这件事的时候,有时间、有人物、有论点、有过程,没有任何观点、没有任何评说、没有任何论断,为什么?

哪怕你有一天成了牧师的敌人,你也会跟我一起说阿们,牧师你说的是对的,我当时的确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这是fact,这也是历史学家要做的事情。

所以当你说英国的天主教为什么会从教皇那里分开,变成圣公会?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一个观点的表达,你并不是在谈历史,你说谈某一个人、某一种人的某一种观点,听得懂吗!

所以当你这么去描述的时候,你要知道,你正在做什么?

你不在谈历史,你在谈有一个天主教朋友,他个人的一个看法,

我稍稍的略略的不客气的讲一点,有价值的吗?

价值不高的!当你变成某一个人的观点、某一个人的想法、某一个人的思想的时候,那不代表他说的是真的,因为他跟事实无缘,这件事整个描述的过程当中,我听不见一件历史的事实。

所以当你来跟我表达的时候,你留意,我是怎么回答你?

我对他的观点,我尽量不回应、我反应、不评说、不论断,到现在我讲,

刚才我是怎么讲的呢?

我只是跟你摆了事实!当他做这件事的时候,英国的背景是什么?英国人正在做什么?英国的历史背景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周遭的英国和欧洲的国家,彼此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怎样的关联和影响?

这些事实摆出来,你自己就会下结论,原来有这些事情,那么看来英国脱离这个天主教教皇,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了。

同不同意啊?你要这么去描述,用历史的史实去描述,

比如说秦始皇为什么建立了秦朝之后,十来年,他就灭亡了、亡国了,为什么?我随便举一个例子,历史上任何一件事情发生,问一个为什么?你开始要回答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你说毛主席当年怎么讲、林副主席怎么讲、康生怎么讲、蒋介石、孙中山怎么讲,讲了一大堆东西以后,那请问,你在讲什么?

那我只能告诉你,你并不是在讲历史,你讲的东西跟秦始皇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秦始皇的后人对他有一个人的观点、看法而已。

而可惜的就是,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整个思维模式,基本上在表达历史、表达事实的时候,通常与真实是无关的。

因为很少有人去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没有证人、有没有证物,有没有法庭上经得起考验的这个证据,有没有?

大多数提问题,都没有这样的内容,与似乎大家都在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用情绪和情绪之间彼此对话,最后不就吵架了,打架了、闹矛盾了、杀人放火了,搞事情了

 

问:希伯来书8:6,所以我突然有一个感动,我第一个问题,我想重新问一下。

我们通过新旧约献祭的交替及改变,我们如何就是领悟,就是启示录的那段经文,四十万四千,还有启示录22:16就是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我们如何理解?

牧师:这个经文讲的很清楚、也很直白,没有什么困难。你的问题,这节经文和8:6有什么关系?你在问什么?

回应:从旧约的献祭最后耶稣成为更美好的祭,所以让我突然想起十四万四千,也就是大祭司,也是就是在启示录提到的,

牧师:你的开始是以希伯来书8:6开始,我就看不到这节经文走到14.4万当中,有什么样的逻辑关联,我一直在听这个,我没有听到这个逻辑关系

你如果单单问14.4万什么意思?我可以回答你!

但是你是从希伯来书8:6出来,走到启示录这段经文,那我就关心一个问题,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是什么?你怎么从希伯来书8:6走到启示录14.4万这个数字,两者之间的关联,你怎么思考的?我一直在听,我没有听出两者之间的关联。

你能告诉我,有什么关联?

你分享了两段经文,两卷经文,经文都是对的,但就是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你没有讲清楚,而且也未必有一个逻辑之间的必然联系。

那我可以跟你慢慢讲一讲什么呢?

就是希伯来书8:6的确是在整个新旧两约之间,一个献祭文化的终结点,就在耶稣,耶稣就是那个最完美的祭物,这点是对的,讲到这就可以停了。

那再问第二个问题,启示录14.4万,什么意思?这我就好回答了,如果你把这两者一连,连在一起,我一直在思考,两者之间的连接是什么?我一直我卡壳了,我就不会回答。

14.4万,你也不要想的太复杂,其实你看这个问题,有几个数字在启示录是很奇妙的。第一你想这个,14.4这个是12的平方,这个你知道吧

12上帝选民支派的数字,所以是代表以色列人。当讲12的倍数、12的平方其实这里是暗指,预表着将来,以色列人在新天新地里面所存在的数量,是远超过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所能想像的,因为上帝答应终究,保罗在罗马书讲的,以色列要全家得救,

那至于要多少人得救呢?

这个数字圣经从来没有讲过,但是他用一个12的平方,他用14.4万的数字表达,其实就是表达神的选民以色列人,他得救的人数是数不胜数的,他就是一种倍数的,或者平方的这么一种表达,这是第一个。

第二启示录有几个长老,你记得吗?

有七间教会是启示录讲的,从2章开始讲的,但是启示录讲的长老有24个长老,

什么意思呢?24个长老,是指的新约和旧约的人,彼此的合一。

虽然教会是7间,但是长老的人数和上帝的选民是彼此相对应的,以色列的选民有多少长老,耶稣所带出来的新约教会也同样是完美的,也同样是12个长老,和以色列的12个长老,他们合二为一,在上帝面前,献上阿们、阿们的敬拜和赞美

所以你看见这个结构就非常清楚了,他讲的第一是以色列人全家得救的问题,第二他讲的旧约上帝的选民和新约基督的教会,那条幔子裂开了,要合而为一,一起在新天新地里面,敬拜上帝,道理就这么简单不是很复杂的事情;跟8:6不一定有逻辑相连,当然有神学相连是毫无疑问。

 

问:我今天听到牧师回答了弟兄姐妹的这些问题,我里面特别被感动,我很渴慕,因为我看到神放在牧师那里的平和,分析问题的客观,这是从神来的、很谦卑的、很温柔的心,这是我很渴慕的,我想要这样的生命

我想请教牧师,我怎样能有这样的深度,能够给人带来造就,是平和的?

牧师:你这么讲,对我也是一个鼓励!因为我觉得,我也是在你们面前,我都是老人家了,今年底,我64岁了,就是65岁在美国可以退休了,可以领医疗保险了。

那什么意思呢?

我的认真学习大概从1975年到今天,我几乎没有放弃学习,我每天睡觉的时间大概就是3-5个小时,大多数时间,我都是拿来读书啊、查考资料啊,

所以第一点,我鼓励你,效仿我;也如同我效仿基督,效仿保罗一样,好好的谦卑的学习,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不管你多大年纪,永远不要放弃学习。

这不是我对别人说的,也不是单单对你说的,对身边的弟兄姐妹,我都是这么讲,我说要好好的学习,不要放弃学习。

那如果要认真学习的化呢,要扎扎实实的学习,就不要水过鸭背,不要自欺欺人,乃是真实的是让你的学习是到位的,每一个资料,每一个历史的事实,把它扎扎实实学到底,包括人物,这个人物和历史的关系。

这个学的过程当中是很痛苦的,特别是学历史、学哲学、学逻辑,那是全天下最痛苦的事情。神学、哲学、逻辑、历史,我觉得读这些东西,基本上真是一个非人的一个工程,有多少寒暑,你要坐在那里一个字、一个字的抠,那是很痛苦的,我提前先把痛苦告诉你,非常痛苦的,先把痛苦告诉你。

这个人必须要不太聪明、要比较傻的、肯钻研,一个字一个字的把它读清楚,而且反反复复的读,读到脑子里面去,不要水过鸭背,把它强记,记下来,我这是讲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学习,

怎么样学习?那是另外一回事,我还没有讲,今天时间也很有限,你的渴慕学习,我也很感动。

那我觉得,你既然这样子,那你就过来参加门训呗!

在牧师的门训里面,今天我是在教基要神学、基要真理和信徒生活、教会生活,最基本的东西;但是也会教一些比较难的东西,也会教一些可能你在课本、学院、大学,其他地方,你也学不到的东西。

但是我想你有这个可能,因为你包袱不多,你容易谦卑,所以你倒是有可能会学的会,因为你没有太多的,我不需要学了。很多人都是觉得自己很多东西,可能是半桶水也会躺的很,但是我发现你里面是渴慕的,把自己看成是枯干的,这你是具备学习的可能性

所以鼓励你来门训,在我们的门训班里面学习,可以是有小学生班的粗浅,也有超越博士班的深奥。任何一个博士班,在我们门训班里面,我们也毫不逊色吧!就这个意思,

读圣经、读神学、读真理,他就是可以深入浅出的这么一个过程,你一旦认真学习的时候,他会出果效的。我在我们门训班里,我也见到有一些认真学习的人,他是出果效的,这是第二点,鼓励你来门训班学习

第三你要答应一点,你要做功课啊!

你不能单单听,就水过鸭背了!

你要下功夫,牧师布置的功课,你要做、你肯做,你一定会变的不一样,只要你肯在门训做功课,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你自己心中所渴慕的,能够给周围的人带来祝福的那样的角色,为神所用。

当然话又讲回来,我们所知道的,仍然是很有限的;我们所有的仍然是很谦卑的;也是毫无可夸的

牧师永远把自己放在一个小学生的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所以我每分钟都可以向任何人去学习,包括你刚才那个好学的心就深深的感动了我,我引以为值得我学习的一个生命的见证,我尤其的感恩,我听了我也很感动。

所以今天跟你说的,可能有一些话会说多了,有一点夸口的嫌疑,求神赦免!我实在不想这么样去给别人有一个夸口的感觉,若是这样,我认罪了!但是我用意不是这样子,目的就是要说明一个问题。

我仍然读了这么多书,看了这么多的东西,我仍然觉得我自己还是一个很无知、很渺小、很卑微、很不懂的人,还要每天不同的学习,我们当中很多的人都可以当我的老师的。 

曹杰是我们很好的一个画家,我在他的面前,当一个小学生的资格都不够,常常要 请教他,他可能不一定看得起我这个学生,也不太愿意教我。

所以我常常有一个痛苦就是,我们教会原来有一个画家叫勒玲,她的画,画画的很好,我总想拜她为师,我说你教教牧师呗!结果她给牧师一个什么借口,气死人了!说牧师,你已经是大师级的水平了,我怎么敢教你呢?我是你是专业的,我是业余的,你把我推到大师的位置,那你是不是想杀人吗!或者不想杀人,把我推到深渊里面,让我一辈子学不到东西,我好难向他们学到东西的。

所以也不容易,所以想学也不容易,我不知道怎么向他们请教?曹杰,你看我该怎么在你的面前谦卑谦卑,然后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来教一教我,那我是很开心的;春天,我们这有一个姊妹,我每天的灵修都是她朗诵。我写的灵修,然后我交到她的手上,她帮我朗读一遍,我在家里,我听她的朗读,我落泪,你知道吗,我就很感动。

上帝真的很奇妙,在我们当中,放下很多我想像不到的丰盛、想像不到的怜悯、想像不到的恩典,让我有很多的机会学习。

既然你要愿意参加门训,你就跟高传道联系。我们可能这个学期,完了以后,我会开始跳入一个新的内容,包括怎么传福音的这些内容里面去,那有一些是重复的,有一些是更新的,混着教吧,再慢慢的来,好不好!

但是我很开心,你这么好学,对于牧师来讲,我最感动,碰到好学的孩子!

我这辈子,我在神面前的价值,就是做门徒训练,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大家栽培成一个超越我、胜过我,比我更好十倍百倍的人,这是我最开心的。

所以我是绝不会有任何的保留,我倾囊相授,只要你肯学,我一定会教你,一定会尽我能的教你,但是你要做好准备,要受苦的,读书是很痛苦的。

只要你肯读书,你马上就陷入一个痛苦万分的汪洋大海之中了,大多数人都走不过去,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坚持一件小事,不要想做大事,很卑微的事情,从读书开始、读资料开始、从读圣经开始、从写灵修开始,都是基本功,这些基本功有了,其实是锻炼你的记忆力、分析力、思考力、结构力、生命力。

你可以跟高传道联系上,爱学习的孩子是有福的,不过你一定是痛苦的,只要你这辈子爱上学习了,那痛苦一定不离开你。因为读书是很痛苦的,学习是很苦恼的。

李茜,每天都代我们大家抱一抱她,你告诉孩子,我们都很疼她,很爱她,她的脚受伤了,伤在她的脚上,疼在我们的心里面。老人家对孩子就稀罕,看见孩子疼起来,我们也心疼啊!

 

高传道祷告:亲爱的主,我们感谢赞美你!

主耶稣,谢谢你,谢谢你赐给我们今天这场敬拜,感谢你赐给我们今天的信息,新旧两约的更新。

主,我们也感谢你,让我们今天透过主日学,我们能够对主,你自己的真道,还是在过去的整个的教会的历史,还有各种不同的学说,我们有一些更深的认识。

主,求你带领每一位弟兄姐妹,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带着这样一个渴慕你的心,来渴慕主你自己的真道。

主,求你帮助我们,让我们能够在主你自己的话语里面,能够多而又多的来认识你。

主,也求你祝福牧师和师母一家回去的一路有平安、保守;也看顾明天早上,我们还有第二场崇拜,求你保守看顾;也带领我们明天第二场的主日学。

也求主赐福每一位弟兄姐妹,让我们在这个属灵的道路上面,我们大家一起能够来行走,彼此互相的扶持。

主,我们就将这一切的颂赞荣耀都归给你!

主,谢谢你听我们的祷告,祷告是奉靠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阿们!

 

第二场主日学:

问:我的孩子已经一个星期没上学了,现在有一些焦虑,成绩下降了,她就有一点没有信心了;还是我们的罪孽太多了,遇到事也没有及时的疏导,孩子就被压垮了,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为经历了非常多,15年的时候,我们做生意亏了;18年初的时候,我家的老公就去世了;18年7月份的时候,我们母女两个又出交通事故,孩子现在有一点被毁容这样子,也不是很严重,能看的出来。

这些事过后,我信主10年了,但就没有及时的疏导,这些事积累越多的时候,她上初中压力多了,这个星期,她就说不想上学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说,她有一点抑郁了,她说她要去看医生,就是这么一个问题,请教一下牧师?

牧师:我能说的也应该是有限,也是不敢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但是我可以按照我对这方面的情况,不是单单你,乃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年轻人、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生这个阶段的年龄的孩子,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这10年来,我们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撒但对人类的进攻,比较集中在孩子身上,而特别是孩子,他有特别的攻击、特别的压力、特别的手段,这个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在一个大的属灵环境中,跟你讲一下,

那这个就带来很多的挑战了。在很多的家庭、很多的信徒,弟兄姐妹家里面,一般情况下,问题都出在大人身上,小孩子不多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大人基本上都被基本上包装的还可以,但是孩子就问题凸显出来。

所以这个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所以你不要去觉得奇怪,也不要引以为孤独,所谓的儒道不孤,讲的也是这样的道理。在美国也有不少这样的孩子、欧洲也有不少这样的孩子,不上学啊、不听话啊,不起床啊、不洗澡啊,不洗手,不洗脚啊,不洗头啊,很多诸如此类的这样的问题,百花齐放、百样的事情都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大家都觉得没有办法,无计可施、无可奈何。

所以这样的事情,来到教会,来到弟兄姐妹的生命里面,当然也来到牧师的面前了,这里面就牵涉到许许多多,我们的生命问题、我们的传统问题、我们的文化问题,我们的期望问题,全部产生出来,

该怎么办呢?

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圣经中给我们的教导,就是要我们教养儿女,使他走当行的道,到老也不偏离,这是圣经给我们家长的一个教导、一个要求、一个期望。

就是每一个做基督徒父母的,都有一个责任,是从小教导儿女;教养孩童,他还是很小,最好是3岁以前,教育就已经开始了;甚至最好在胎教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按照犹太律法的来看,理论上这一系列的教导,都应该是在小孩子还在做孩童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所以这个是圣经对我们的教导。

而实际上中国人,大多数的家庭对孩子的用心是不够的,因为在中国人的家长的传统观念的意识当中,儿女往往容易在自己的学业、事业、生意、前途这些面前,他是排在后面的,并没有排在优先次序上,往往是觉得儿女是一种累赘。

如果觉得从男的来讲,从做父亲的来讲,觉得他还有很多事业未尽,很多这一辈子的丰功伟业为成,结果孩子来了,就拦阻他,使他不能够去完成他自己的伟大的事业,这样的观点、想法,我自己也亲身经历。

我是小孩子出生以后,这20多年来,我就一直心里面很想回中国去传福音,很想回中国去做牧师,这是我怀了多年的一个心愿,我的心志一直在神面前祷告。

但在当时有孩子在牵绊着,小孩子还小,女儿读大学走了,儿子还在家,我曾经跟儿子讲过,我说我要是回国了,你一个人在家里面,你能生活吗?我们把钱给你留下,伙食费给你留下,你能自己搭校车去学校,回来做功课,自己照顾自己吗?儿子就拍拍胸口说,爸爸你走吧!我不影响你,你自己去吧!

但是我跟师母祷告以后,仍然觉得没有平安,结果就留下来,等孩子读中学、高中、大学,5年前儿子大学毕业了,儿子大学毕业以后,这5年看来中国已经,好像这个门也渐渐的关起来了,我们也回不去了,神显然没有给我们开这个门。

那我讲这个故事什么意思呢?

就是父母心中的这种事业心,要完成这种这辈子好像有一些事情要去完成,其实回过头来是满足人们对我们的期望,这辈子好像做些什么事才可以!那可能有一些表现在生意上、有一些表现在官场上、像我们就表现在宣教上、福音上。

那回过头来,我想一想,我好感激神、好感谢神,我好在没有离开,我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我都在他身边。

没有因为要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甚至包括我们上一代的牧师、宣教士、传道人都比较多的是把儿女就放弃。不要说是弟兄姐妹,就是传道人、牧师的家中,你可能不知道一个数字,有一半以上的牧师家的孩子,到最后是不信主,50%以上,这个你很难相信的。

究其原因,回想起来,能找得到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父母看教会比看他要重,所以他一直记着父母的仇;当然也包括一些教会对牧师的不善,没有恩典相待,所以儿女就看在眼里。

所以当他一旦离开这个家庭以后,就再也不回来,不是单单不回家,连教会也不回。这是在我们上一代的牧师和传道人、宣教士家庭的孩子,这个群体当中是一个相当、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我有好多很好的朋友,也是我的那些属灵的长辈,他们的孩子,也都是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这个是历史。 

那自从这10年以来,我发现撒但的进攻,就开始向基督徒的家庭,发起比较猛烈的进攻。基本上在基督徒的家庭里面,10个家庭,大概有5-7个家庭是儿女出状况,这是一个蛮普遍的现象,所以撒但没有放过我们,也给我们很多的挑战。

那无论在欧洲、在美洲、在亚洲,在哪里,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教会,这种情况都是有的。当然这个情况,特别对于华人的基督徒的家庭是一个很多的冲击。

当然话讲回来,非基督徒的家庭也是一样,他们的比例可能比我们还要高,当然他们的方法处理可能跟我们有类似的,也有不一样的,那这个背景,我给你讲了。

那我现在开始讲,我的一些建议,我给你提的一些建议,供你参考!可能对,可能也不对,你需要在神的面前祷告,那我给提的一个建议呢,有如下几条:

第一,请你认认真真来到神的面前,去祷告!请你相信一件事情,儿女出现任何问题,他一定是与父母有关的。

而与父母什么有关?大多数情况,是与父母的罪有关,所以你来到神的面前,你应该有一个勇气去认罪祷告

如果在你的身边,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属灵的长者,牧师、师母、传道人了,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属灵的长者,他可以带你有一个认罪的祷告,会比较好一点,因为你会比较知道,应该怎么祷告。

因为你自己祷告,可能我猜你,可能认罪祷告的观念也不是很成熟。假如你愿意,你可以找一个属灵的长者带你做一个认罪的祷告。

我这么讲,其实不是单单对你,我是对每一个家长,不管你家孩子有没有状况、有没有问题,这件事情也是一样必要的,因为常常在神的面前,认罪祷告的父母,他其实就具备了一个带领孩子的最基本的能力和可能性;

一个不晓得来到神的面前认罪祷告的父母,他同时也就不具备教养儿女的能力了,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这也是我和师母,我们这个家庭的经验了!我不是单单自己或者来到神的面前去认罪祷告;

第二点 我在孩子面前,我也常常的承认自己的过犯;也请求孩子来为我祷告,告诉孩子,我其实是一个罪人,我离不开弟兄姐们,包括他们为我的代祷;

所以我常常是请求孩子来指正,我生命当中有什么地方不符合圣经的,请他们来指点我、请他们来监督我,所以我两个小孩子常常会来监督我。

所以,我儿子3岁就开始常常做我们的探照灯、显微镜、望远镜!我开车速度稍稍超一点,他坐在后排,马上说,爸爸,你超速了!你犯罪了!马上我说,好!儿子,爸爸悔改!马上,我把速度给调回来。

就是让父母跟儿女之间有一个尊主为大的环境,这是我讲的第三点就是让父母和儿女之间,建立一个超越父母的权柄,也超越儿女的任性,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懂这句话。

我常常跟我的两个孩子讲,我说我跟师母、跟妈妈,我们两个人虽然作为你们的父母,但是我们在神、在人的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是清清楚楚、毫无疑问的罪人,我们需要常常悔改。

所以请你们不要单单听,我们嘴巴怎么教你要做人、怎么做事,做父母很愿意这么想、这么做。我说,我们可能也会说,但是我请求你们听得时候,要查验爸爸、妈妈说话,有没有哪一点与圣经的教导不相符合?若有,请你指点我,我们一起悔改,我们一起来按照圣经的教导一起来做。

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你要认真听,因为中国的父母,或者全世界的父母,都比较愿意在儿女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信,心中有一个虚假的期望就是儿女能听父母的话,这是所有做父母的最大的误会。

其实如果儿女听父母的话,那就糟糕了、那就叫做完蛋了,假如你的儿女在你的身边,从小到大,很听父母的话,那这个儿女,今后的人生,一定是后果不堪后想。

为什么?因为哪一个父母的话值得儿女听呢?

都不配的!所以父母的话是不配让儿女听的!但是要得到这个智慧,非神的话不可、非有圣灵的感动不可、也非有父母要有决心顺服神不可,

否则人的罪性,就把父母牵扯、诱惑往地狱的方向,按照自由落体的速度,一直坠落下去,会不可救药的。等到习惯养成了,父母让儿女听自己的话的习惯养成的时候,这个儿女一定长大是悖逆的、一定长大是任性的、一定长大是盲然没有方向的,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情,这是我讲的第四点。

第四点就让我们警醒自己、警醒父母的话是不配被儿女听的,

那怎么办呢?

那就我刚才给你讲的方法,来到上帝的面前,承认自己的有限卑微;也来到儿女的面前,诚实无畏的告诉儿女,自己的话是不配被儿女听的。

除非我讲的话,是符合圣经的话,除非我说的话是出于耶和华的话,圣灵的感动,有神的话语,有客观的印证,那是和儿女们常常一同来寻求神的心意。

所以为了这个缘故,那第五点,我就给你一个建议,成立家庭议会,其实就是常常在家里面一起开会了,定期开会,比如说一个月一次,一个礼拜一次,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

就是以后在家庭当中,一般的情况当中,没有一个谁要顺服谁的这么一件事情,乃是我们在开会,哪怕只有你和女儿两个人,那我们也是开会,也是一个家庭议会。

大家开会前祷告了、安静了,有神在这个会议当中,掌王权,居首位,我们相信我们在此时此刻,我们所做的决定是符合神心意的。

所以父母和儿女都要有一个信心说,我们一起开会,那开会的时候,上帝在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轮流祷告的制度,这次你祷告,下次我祷告

每个人祷告的时候,话语里面都要有一句话语,我们将今天的会议恭敬在主的手上,求神掌管我们的心思意念,好让我们所说、所想、所求的符合神的心意;若是不符合,求神的指点;若是不符合,求圣灵带领我们进入神的话语,光照我们。这个祷告是需要的,是必须的。

这个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这个家庭20-30年,我们一直实行,就是在这个家庭会议里面,我们有一个会议的制度,就是关于家庭的事项,我们必须是全票通过。那个时候,儿子只有6-7岁,或者很小的时候,他已经有一票否决权,如果他不同意,父母也不做。

我们刚刚来到美国,那个时候,就有一个机会,加入美国籍,那前几年吧!我们02年来的,05年-07年之间,移民局也给我们发信,说你们要不要入美国籍啊?要入美国籍,现在就可以填给表啊!他主动邀请我们,给我们写了信。

那我就把这个事情,带到家庭议会来讨论!

那当时我跟师母、跟女儿,我们三个都觉得可以啊!觉得来到美国尽一个公民的或者一个居民的一个义务,也应该参加选举、投票,选择谁来做美国总统吗!我们觉得应该尽一个人的义务在这个地方所居住,就加入这个地方的国籍,然后就成为这个地方的人,然后把上帝的祝福带给这个国家,我们都同意。

结果儿子不同意,那儿子不同意的理由,也非常可爱,因为他的班里面有一个阿富汗人,他们班里面有一个伊拉克人,那两个都是他的哥们,很好的关系。

我还记得他那个阿富汗的同学,他就告诉我儿子说,美国对他的国家不好!你的理由是什么呢?他说美国这么大的国家,欺负阿富汗这么小的一个国家,而且这个小的国家还是我的朋友的国家,他常常很伤心,所以说,我们不可以入美国籍,他就把这个理由在家庭议会当中提出来。

坦率讲,按照常识来讲,他是有一点不合理了,但是我们定了家规了,我们的原则、价值观,就是我们家人彼此之间的关系比我们家人任何一个人所要做的事情,来的更加重要。

所以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决定,既然我们家有一个家庭成员不同意我们入美国籍,那就不入呗!美国籍有什么了不起,非要去入他们呢?入了以后,可能我们就失去儿子了;入了以后,可能就伤了儿子的心了。

所以我们就跟儿子说了,我说儿子,谢谢你把意见讲出来,我们因为你讲了这个意见,我们按照我们家庭议会的规矩,我们全家人选择不入美国籍,我们继续维持原状,直到有一天,我们全家人都同意了,那我们才考虑。儿子就很有确据、很有把握的,就觉得自己,虽然我小,但我也有一票否决权。

那女儿大的时候,有一些好朋友要来到家里面,跟她过夜,女孩子们、闺蜜,很多话讲,讲讲讲!要来的时候,儿子就不同意,那姐姐就问了,为什么不同意呀?

他说,平常我都有跟姐姐,很多话要讲,但是你那个好朋友一来,整个周末,你就跟你的那个好朋友说话,我就没有机会跟你说话了,这个不行,这个剥夺了我的权利!

那我跟姐姐讲,你看弟弟不同意,那你的朋友就不可以过来了。所以好几次,她的朋友都不可以来我们家。

我长话短说,这个故事有很多了,我可以给你讲,什么意思呢?不要小看这种日常生活的这种做决定的机制,其实你是在传递你这个家庭的价值观。

你在告诉他,你们这个家庭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是一个尊主为大的家庭;是一个耶稣基督做主、做王的家庭;也是一个爱人如己的家庭;也是一个彼此在基督里合一,彼此相爱的家庭,其实你在传递这样的价值观。

当这种价值观在潜移默化当中,让这个家庭成为合而为一的,一个耶和华的军队的时候,它到了关键的时候就会起作用,它就会起一个尊主为大的作用,它就会起一个有圣经价值观在带领这个家庭的作用。

到我女儿14岁的时候,她从13-19岁,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时候,按道理来讲,无论男女都是很悖逆的,很多不顺服的事情。

我女儿有没有呢?也有!

她就跟我说了,她说,爸爸,我都14岁了,我看见我同学的家庭,他们在家里面都很大的声音的、很大的权利的。

那我觉得,我在家里面要不要考虑,也体现体现我14岁,我也得有一些,我这个年龄该有的权利呀?

然后我说,好啊!但是我们这个家是属于耶和华的,我们这个家是有属圣经的价值观的!

那请问女儿,按照你对圣经的了解,如果在家里面有一个顺服的生命,是满足上帝的心意的化,你觉得在我们这个家庭,日常生活这种事情,我们应该顺服谁呢?是爸爸顺服女儿,是女儿应该顺服爸爸呢?按照你对圣经的了解,请你告诉我,你的意见,好吗?

那女儿就告诉我了,她说,按照我对圣经的了解,在我们这个家庭当中,爸爸,那当然应该顺服你了!我说,你真是这么认为的吗?她说,对呀!

我说,你这么认为,会不会成为你生命当中的价值观和决定呢?她说,会!

我说,好吧!那就按照你说的去做吧!爸爸同意你的意见,好不好!如果你不同意,我们再商量。如果说,你按照圣经的理解,好像还有别的看法、还有别的看见,我说,爸爸愿意跟你一起商量,爸爸绝不坚持权利,我绝对愿意是放权。

而且我对你们两个人教导,我是从你们12-18岁这6年,我每年就放多一个权利给你们,直到18岁,我不在给你们任何指令性的意见,必须听的意见;18岁以后,除非你来问我,否则我不再告诉你,你该怎么做!除非你来问我,那我会把我人生的经验、对圣经的了解,提供一些参考经验,供你参考,而绝对不会再给你一个,你要怎么做,

为什么呢?这是给你要讲的第六点,一个责任律的原则。

我说,你的生命不是我负责!我说是阁下负责啊,不是我负责!

18岁以后的你,你就开始走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了,你要负责你的一切;18岁以后,你要负责你生命当中所有的事情,是你要担起所有的责任来,爸爸是不担的、妈妈也不担的。

我说从你在一年级,幼稚园的时候,我就开始讲,我说18岁的时候,请你要离开家庭;18岁的时候,请你在家里住的时候,理论上你应该交伙食费。当然其实我们也没有交过,我是告诉他这个责任在哪里?你要开始负起你生命的责任。

其实不容易的,小孩不容易听得懂,女儿比较慢一点;儿子比较早,我儿子从15岁开始,他开始负起他经济的责任来。他开始暑假、寒假在外面打工,他开始交伙食费,他开始把剩下的钱给姐姐,在大学做零花钱。

因为我跟我儿子讲,我说我从14岁开始就不在靠爷爷一分钱了;他就从15岁,他15岁开始就走路到对面的马路去找工作,找到一家德国人开得披萨店,他就跟德国老板说,他说,请你把这个工作给我,因为你这家店是我走路能够到的唯一的一家店,我现在还不会开车。

我父亲14岁,比我今天的年龄还要小一岁,他就独立了,不再靠我的爷爷给他任何经济上的支持,他自己出去解决自己经济的问题了;我比他晚了一年,请问老板,你可否看在我有这个心志的缘故上,给我这份工作,让我不要落后我的父亲太多,让我略略能够活出一个,我自己觉得,我蛮有志气的一个人生,请问可以吗?

他这几句话把那个德国老板,也是老人家了,讲的两眼泪汪汪,他就跟我的儿子讲,他说,孩子啊!你在你这一生当中,你任何时候,想来我这里打工,我都为你开门!我多么希望你来了以后,你这一番话给我的儿子讲;让我的儿子也能够讲得出,你这样的话来。你无论什么时候来,我都给你工作的机会,这是我儿子的第一份工作。

 

那这个责任律,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让孩子体会出生命是他的,不是父母的

父母只是一个管家,借着上帝的恩典,借着爸爸妈妈的相爱,借着身体的结合,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但是父母不是负他责任一辈子的那个人,不是!

儿女是耶和华的产业,父母只是做管家、代管18年而已,所以父母绝对不是管他一辈子的那个人,也管不了一辈子的

所以,我们就跟孩子讲这个道理,女儿稍慢一点,我也有一个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穷养就是要让他产生出那种男子汉的骨气来

富养的女孩子,我就有一点偏心、也有一点怕,怕她身上没有钱、又年轻,然后身边一个男孩子几句花言巧语,给一点糖,给她什么好处,就把她骗上床了,这个我很怕。

所以女儿,我是稍稍的富养一点,稍稍的顾多一点,这也是我的软弱了,不过原则,我也是按照这个原则去管女儿,所以她也很早就知道,她要负责任,她很小就开始要负起责任。

12岁开始,我们家师母就不再做女儿的饭了,不再做孩子的饭了。12岁以后,孩子要自己做自己的饭,师母只做我一个人的饭。

常常到了下午、晚饭的时候,女儿从楼上走下来,问妈妈,妈咪,你做的饭是爸爸的饭,还是有我的饭吗?师母就跟她讲,按照我们家庭会议的决议,我们只做了爸爸的饭,没有做你的饭,你做饭的材料,我在冰箱里准备好了,你可以自己做,女儿下来自己做自己的饭。

周末、礼拜六、礼拜天,我们一起吃;礼拜一到礼拜五,他们要自己做自己的饭。

那这是责任律,故事还可以讲很多,但是我要把原则告诉你,要从小开始教养儿女之道,他要负起他生命的责任,而不是我,父母不负你的责任;父母做你的帮手,父母做你的陪伴,父母做上帝的赐给你的管家;

我们在你的面前,其实是上帝的仆人,我们是服侍你们的人,你们才是君王;你们才是耶和华要父母去帮忙,一起栽培的那个产业;你们才是上帝眼中的那个瞳仁;

我们只是亚伯拉罕身边的那个老仆人,陪伴你去嫁娶,陪伴你去找利百加的,你是我们眼中的以撒,我们是亚伯拉罕的仆人,我们是上帝的仆人。

我们的生命的这个角色是服侍你们、陪伴你们、带领你们、帮助你们,也管理你们的生命,把你们送上自己独立负责任的道路,这是我们的角色,

要平常教导儿女,分清楚我是谁、你是谁、我们各自的角色是谁,帮助孩子从小就知道,他要负起他生命的自己的责任来。

但是你当尽的忠心,你要尽;孩子在成长期的陪伴,你要在,不能不在,不在化,他可能真的会出现状况。

像你的家庭,你先生在几年前,车祸就离开了,那当然对孩子来讲,是一个缺失;有些离婚的家庭,你 会发现他的状况比较多,因为该受教导的时候,没有教啊!广东话有一句话很难听的,就是有爹生你,但没有娘管教你了,很难听这句话,讲的也是一个好像没有教养的孩子。

其实哪怕不离婚,我们的儿女,特别在华人、中国人的家庭里面,这一类满足圣经的教导非常缺失,非常不足够的,这是责任律。

第七、恩典律

      是培养孩子有爱,培养孩子超越责任律,进入恩典律责任律往往还在律法以下,但是恩典律在律法以上,恩典以下,就让孩子超越这个律法,活进恩典。

怎么培养呢?

我举一个例子,我儿子在9年级的时候,大概15岁的时候,我就把辅导我和师母的责任交给儿子。

我说你从今以后,你15岁了,你是大孩子了,从今以后,请你开始读书,请你开始读心理学的书、辅导学的书,你要辅导一下我跟妈妈。我们两个,有的时候也会发生矛盾;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生一些不高兴的事情,我们是寻求帮助的。

但是我们两个做牧师、做师母,也请不起心理医生,也没有钱请心理医生来帮我们,那最便宜的方式, 对你最好的建立,就是请自己家的孩子来辅导我们,请问你是否愿意?儿子说好,我会去好好读书。

儿子比较爱读书,他从小就喜欢读书,从他14-15岁开始,他就开始选了一门课,就是在美国的学校有一门课程,叫做辩论的课程,那这个课程要读大量的书,每天他起床,要读20-30份各个国家的主要的新闻,他都要读,也包括各种不同的语言。

我们家基本上可以讲几门不同的外语,所以他可以读不同的外语的报道;那他读书的速度也很快,所以我跟他这个要求的时候,他大概1个月之内,就把一些辅导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心理面学的一些基本的要义,他也读了,他就开始辅导我们。

我跟师母的矛盾是什么呢?

师母常常不接我电话,我就很灰心;我也会多想,我说师母是不是不爱我了?为什么不接我的电话,应该第一时间才合理呢?她不接电话

不接电话,她不是单单不接我的,她不接全世界的;方中阿姨给她打电话,她也不接;可逸给她打电话,她也不接。

我就在开辅导会议的时候,我说,妈妈可能不爱爸爸吧!爸爸觉得很灰心啊,我这么爱她,她怎么不爱我呢?我心里面蛮难过啊!我就先把我的诉求跟儿子讲。

儿子听到以后说,谢谢爸爸,把你的诉求告诉我,好不好让我来问一下妈妈,他就问妈妈,第一次辅导,妈妈觉得儿子那么认真干什么?她就在那笑!

后来儿子说,妈妈,请你安静,这是一个严肃的场合,这不是一个嬉皮笑脸的一个场合,我也是奉了耶稣基督的名,来到你们两个,也是我的弟兄,也是我的姐妹面前,奉主的名来辅导我们,请你严肃认真的尊重,请问,可以吗?这句话把师母吓坏了,师母马上正襟危坐,把两个手放在大腿上,然后眼巴巴的看着儿子,说一声,对不起儿子,你请说!

儿子开始说话了,他说,妈妈请问,刚才我从父亲嘴里听到说,他认为你有可能不爱他;我现在也在神、在人的面前,请问你爱我的父亲吗?也是你的丈夫

师母这个时候,也不再敢开玩笑了,她说,我爱!

儿子回头转向我,说,爸爸,你听到了吗!我的母亲在神、在我的面前,也在你的面前很清楚的说了一句话,她说,她爱你!请问你听到了吗?我说,我听到了!

他说,按照圣经说,凡事相信的这个道理,请问你愿意顺服圣经的话,你愿意相信妈妈,她爱你吗?我说,我相信!

他说,好!那你的第一个问题,上帝替你解决了,这个答案上帝给你了,妈妈爱你,她不是不爱你。所以拿走你的生命里面,你的头脑里面当中的你的妻子不爱你的这个东西,命题是假的,不是真的。

第二个问题,妈妈请问你,为什么不接爸爸的电话呢?师母就回答了,忘了!

那为什么会忘呢?电话就放在的位置,就不在我的身边,我把它放到离我比较远,我听不到、我看不到,我就忘了!我拿过来看见吧,当时手上也有别的事,要做饭啊!要接你们呀!开车啊!事就耽搁了,就忘了。

那请问你,愿意改吗?愿意!儿子就提出一些改的方案,比如说,我们以后家人之间,每个人每天都给你打一个电话,让你慢慢养成一个接电话的习惯,你可以吗?她说可以!

我这么一讲,是10年前了、12年前了,我现在讲的故事是12年前,今年儿子27岁了,我现在讲的故事是12年前。这12年来,师母是进步的,虽然进步的速度,有一些慢,但是还是进步的,我觉得师母是愿意改的,她只是改的速度比较慢一点而已了。那我想人世间、人生谁没个缺点,师母就这一个缺点,其他都是优点,那我就不能包容吗?我也能够包容。

后来有一年,儿子回来,发现我不再提这个电话的问题了,他就给了我一个拥抱,爸爸,我要恭喜你!你成长了!

我说,我怎么成长了?

你被妈妈不接电话的这件事捆绑了多年,但是今天,我发现你得释放了,妈妈哪怕不接电话,不接就不接了!回到家也不提这个事了,你也得自由了。所以爸爸,我要鼓励你,我要给你一个拥抱。

我讲这个,什么意思呢?

就是父母在抚养儿女的时候,有一个误会,极大的误区,也是我们中国人常常有的误区,总认为父母的位置应该处于强势,听话的儿女就是好儿女,这是很多的家长常常有的误区。

其实我要跟讲,你想要儿女进入恩典期,父母不是以强势、逼迫他进入;乃是以弱势、服侍他进入,他的恩典期。当儿女进入恩典期的时候,你的生命会出现在儿女的生命当中。

我儿子自从大学2年级开始,每年暑假回来,我的饭都是他做的,他要负责我的营养,卡路里啊、热量、营养的配搭了,他自己上网做好了所有的研究以后,他负责给我们做饭。我加给引号,其实做的比师母做的,差很大的一个距离。

但是 我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恩典期,我就跟师母讲,我说以后暑假,请你不要给我做我的饭,我要吃儿子给我做的饭。

因为他离开了他的责任律、离开了律法律,他进入到恩典律里面来,他开始不但自己负责任,乃是走到责任律的上面,有恩典期;不但自己做饭,还给爸爸做饭,这是一份极大的恩典律,在他的身体里面起作用,他开始能够照顾其他的人,他开始眼光不在专注在自己,乃是自己生命以外的人,他要照顾其他的人,他要关心其他的人,这是恩典律。

不要单单唯独在责任律里面,唯独在责任律里面,容易变的自私

既负责任,又要跨越责任,进入到恩典律之中,这是人生命的一个超越;这也是在孩子18岁以前,有可能父母尽到的一些微薄的责任,有一些可以做到栽培的时候,能够帮助儿女走到这一点,这是第七律。

第八律:就是荣耀律

千万不要抢荣耀,做父母的永永远远不要在儿女面前说,你的成长都是我的功劳,那等于你在拆毁你的孩子了。

而这个一点,大多数的我们中国人的父母,很愿意在这个角色上,去担当很重要的角色,这点是切记、切记,我讲100个切记,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走到在儿女成长的那个贪功者,要把荣耀颂赞归给神。

做父母,最成功的父母, 就是儿女成长,儿女没有感觉是你的作用,乃是上帝在帮他!你并没有做什么,你要把你所做的东西,进入第八层的时候,你要往这个方向走。

不要贪功、不要抢荣耀,不要在儿女面前总是夸耀,我为你做了什么!你的成长都是我的功劳,那你就成为一个失败的父母了。

一个在神的面前尽忠心的父母,是让儿女感觉不到你在努力、你在尽心的那个痕迹,尽量不要留痕迹。留一点痕迹,儿女成长就多一份,那如果他是觉得如果什么东西,都是你要起什么作用,那他的逆反心理一定跟你所说的是相反的,所以尽量不要留痕迹。

不留痕迹的化,他要打拳,打不出来;他要用力,使不上劲,他跟你不会产生那种矛盾。成了年的儿女特别尤其如此,讲到这个荣耀律你要特别注意这点。

不要贪功、不要抢荣耀、不留痕迹,跟儿女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不要太重的痕迹,略略的轻一点,你略略的轻一点,儿女走的会比较容易一点。

要不然他不得忧郁症,那才叫奇怪,有的时候,儿女得忧郁症的这个原因是隐藏在父母生命当中的那种隐而未现的罪里面,而当父母的都不清楚。

当父母的比较多的,通常在比较多的三个趋势里面,一个在情绪律里面,让老子不高兴,老人不让你高兴,这是父母最常见的;第二是控制律,我每件事要管着你,我花的钱,你就要听我的,这个父母是很常见的一个原因;第三,放弃律。你不听我的,我不管你、我不理你。

这三大律在父母的这个老我的罪性的生命里面,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还无一例外,每个人好像都在这里,无一逃脱的咒诅在这里面。

这是第八律,荣耀律;顺便讲了父母的三个趋势。

最后一点,第九律,就是在父母跟儿女生命当中,记住一个原则,是一个持续律,就是理论上讲,我们教养儿女到18岁,你就放手了。

其实我告诉你,到你死那天,你都放不了手;但是放手了,其实你心中的祷告不能放,对这个孩子的期望是不能放。

父母对儿女请记住一点,是永不言弃了!这个其实牧师是对弟兄姐妹,也是这个颗心,你们对牧师不言弃,牧师对你们也永不言弃,因为牧师对弟兄姐妹的这颗心,也犹如父母一般,也犹如母亲乳养儿女一般,你既然来到我的教会,你不离开我的教会,牧师也对你永不言弃。

哪怕对你打骂,管教,你也不能够言弃,当你弃的时候,其实你弃掉你自己,但是父母对你的弃,永不言弃。

就是你对女儿的弃,也永远不言弃,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放弃女儿了,你也不可以对你的女儿说,我要放弃你,这是不可以的!任何人都可以放弃,你是你的女儿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道屏障,直到你离开世界那一天,这是耶和华上帝赐给你的一辈子的。

要不然你就不要生孩子,你生了孩子,那这个孩子在你的心目当中,你要向上帝交账得那一本账,这是你一生一世要交得账,永不言弃!

我讲了9点,供你参考,可能有一些对你有帮助,可能有一些对你没有帮助。但是不管怎么样,也是牧师呕心沥血,在养育儿女的时候,一些体会,一些非常有限的一些建议吧,供你参考,感谢主!

回应:谢谢牧师,有很大的帮助!

牧师:如果有帮助,上帝祝福;如果没有帮助,你就当听听算了。感谢主

回应:她现在要去看心理医生,她自己觉得她有抑郁了

牧师:你的问题是什么?

回应:孩子想去看抑郁症,牧师的建议是什么?

牧师:我听到了,我对忧郁症的看法,供你参考。

假如你的孩子生命刚强、信心壮胆到某一个地步的化;能够顺服基督走到一个地步的化;假如她从小就被你带到基督里面来,她跟基督有关系、跟圣灵有关系、跟圣经有关系,假如一个孩子具备一个这个条件的化,那我就会告诉你说,心理疾病其实不是病,是一个本源上的信心的问题。

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可以透过借着耶稣基督的信心得到解决的,治好病的根源在信心上,当人对基督有无条件的信心,百分之百的信心的时候,心理疾病就不治而愈,就远离、就逃跑,这是一个大的原则。

但是问题在哪呢?

在世界上找到一个对基督百分之百信心的人的概率几乎是零,很少有一个对圣经、对圣灵、对基督有一个无条件的信心的这么一个人的那个可能性,这是不大的。

这是纯心理学辅导员的空间是在这里,因为人的软弱,人的罪性,以至于人没有一个眼光看见眼前的障碍,把云雾拨开见青天、见白日,心理学家或者辅导员,他是有作用的。

所以我建议,她既然提出来,要去找心理学家、见辅导员,就陪她去吗!没有关系的,那人有没有病,往往是他个人;

那心理学家去到他的面前,开不开药,他没有依据的!他会问病人的,要不要开?你要开,我就开给你了,他没有凭证的。

坦率讲,心理学家,他到哪里去找依据呢?

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谁能识得透呢!

心理学家也没有能力的,但是他唯一的凭证就是病人口中的话语。你不信问问很多的家长,看心理医生,家长在旁边陪着,他的一举一动,孩子们说有病,要吃药,那他就开了,家长都说不了话的;当然家长有权知道,18岁以前,家长有权知道,在美国;在中国怎么样?我不知道,也应该有权知道。

所以当孩子说看心理医生的时候,要陪她去了,这些过程你都会很痛苦的,但是你要陪她,就是孩子怎么样,你要陪她走,你陪她过去。有智慧的父母,陪他去看心理医生之前要祷告,回来要祷告,晚上要祷告。

就是一个有智慧的父母,自己必须成为一个祷告的人;要让儿女知道,你是一个祷告的人,不是单单为他祷告,你不是因为他的缘故才祷告,乃是因为你就是一个祷告的人,所以他的任何情况,你都在祷告。

所以全家一起开车出门祷告,回家祷告,去到那个地方祷告;

祷告是你这个家庭的常态,而不是做作、而不是虚假、而不是说孩子你这个情况,来让我为你做一个祷告吧,这个就变的不真实了,孩子也不愿意听到。但是你自己是一个祷告的人,孩子觉得祷告很正常。

有的时候,我们有的孩子,嘴巴声称不信主了,但是见到牧师吃饭的时候,他也把手伸过来,一起唱唱诗歌,他也觉得牧师就是一个祷告的人,所以大家吃饭了,就应该祷告,那很自然。

那可能回到家吃饭,不祷告;因为爸爸妈妈平常在家里就不祷告。那他就跟爸爸妈妈说了,你平常都不祷告,怎么今天回到家,你还让我祷告呢,就别祷告了。

所以你是不是一个祷告的人,对孩子的影响是一个生命本质的影响是在这里

所以,她要去,就陪她去了,为什么不陪她去呢?只要有能力花这个钱,这个钱就该花呀!

当然除非有一天,你没有能力,那你就可以跟女儿讲,对不起,妈妈没有能力给你付这个钱,给你道一声歉,对不起了!

这是你按照实际情况来定了,有能力就去了,没能力就不去了,看你自己的经济情况。

有人跟她讲一讲话,对她是很好的,起码她当天的压力就过了,她不会做傻事的,不会拿那个刀片去刮自己、不会跳楼、不会去跟人打架、不去跟别人上个床,这些压力都会过的。

所以心理学辅导员的这个压力,可以帮助她减除很多的,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当然你可以选择在里面听,你也可以选择不在里面听,每一个孩子情况不一样,你要祷告,你要跟孩子商量。

讲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专门提一点,就是你对女儿的爱要格外注意一点,要学习对女儿的尊重。那天,你跟女儿一起出来,你要跟我谈她的事情,她就在旁边。

你心想一想,你当她的面,跟一个陌生人讲她的情况,她得多灰心啊!她得多失望啊!她得多难过啊!你已经把她彻彻底底的伤害了,你还口口声声说爱她,在女儿的面前、在女儿的心里,她会觉得你很虚假,你不会对我尊重,你又何谈你对我的爱呢?儿童、少年不会体会的到,

大多数的父母比较自我中心的,不太会站在儿女的面前,想为了儿女,能不能牺牲一点呢?为了儿女,能不能多做一点呢?为了儿女,能不能少做一点呢?这个角度,大多数父母可能都不一定体会到。

假如你能体会到,那我觉得你的孩子是有福的,对孩子学习尊重一下!

那你为了得到牧师的帮助,我觉得你也应该跟她讲,你说,我在牧师的面前,我可能会得到一些帮助,那不知道你同不同意?我不把你的情况讲的太具体,讲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可以跟牧师讲一讲,请问可以吗?你应该得到她的批准才行。

那今天,我要求你在这里问我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在这里谈的时候,你女儿的名字没有透露出来;她具体的光景情况,你也没有讲出来;只是讲一个普遍的孩童、儿女在遇到可能是忧郁症的情况,该怎么办?

那我讲的都是一个比较普遍,大家弟兄姐妹也一同蒙恩典、得益处的这种方式,我觉得这么讲,对你的女儿是尊重的。

你听懂这个意思吧?我不想跟你单独、背她的面跟你谈,一旦被她发现,她会对你、对我产生敌视的态度,因为我们不尊重她吗!所以这种方式是不对的,我都不敢单独给你谈,因为只要单独一跟你谈,你一定会谈到很具体的东西,那你的女儿是受不了。

所以,我在你的面前,比较拒绝用那种方式跟你谈的原因,也是为了你的女儿更长远的利益、更长久的益处,也是为了让她知道,我们对她是尊重的,对她是爱的。因为没有尊重,你谈爱,也成为一个虚假的,在她的心里面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直到有一天,我能够跟你私下里谈的课程是主日学课程,是泛泛之谈,这样你也得到了帮助,对女儿也尊重了,你听得懂牧师的意思吗?

 回应:说的时候,她在边上,但是她说,她不听,她就把耳朵塞住。

牧师:就会是这样子,因为当你对她有一个不尊重的这个选择的时候,其实对于她来讲,她会感到受伤,她会感到对她的不尊重。所以这一点,我特别的提出来,对女儿要格外的尊重,告诉她原因,告诉她缘由,就是我的选择,就是把它当做主日学讨论的内容,而不是单单针对她。

而我谈的故事和历史,我也不举别人的例子,我举自己家庭生命当中的见证,每一句话是真的,没有虚假,也不是针对她,也是谈我自己生命的经验,供她参考,是这个角度。

请你跟女儿讲的时候,让她知道,今天所说的一些并不是针对她,只是针对一个泛泛的一个,一个普通的一个现象。

我一开始就告诉你,不针对你的女儿,是一个普世性的一个东西,是一个儒道不孤,大多数人可能都在经历的事情,让她听起来,不是在针对她,是针对整个教会、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所以她应该慢慢能够体会得到。

我强调这一点,也希望你能够敏锐,保护女儿的隐私、保护女儿的情绪、保护女儿的感受,这个很重要。因为你这个不保护她,可能你所说的一切,都会于事无补。

不要把女儿当做一个试验品,不要把她当做一个活教材,乃是把她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去尊重她,这样更加重要,有长远的果效,这一点,我就提一点。

假如你的女儿愿意,你告诉她,牧师任何时候,都愿意跟你的女儿做朋友,跟她做私下聊天的朋友,那如果她愿意的化。我是准备好,跟她做朋友,跟她私下聊天,未必有什么帮助,可能就是交个朋友,聊聊天可能或许、不小心有个什么帮助,也说不定!

那我也不敢去夸什么口;也不敢随便去夸下什么海口,一定能有什么帮助;谁都不敢夸什么口,谁都不敢说什么样的话。

这点我特别对你有一个提醒,所以你在跟我谈她的事情之前,一定要尊重女儿,要跟女儿打过招呼、说过话,她同意了,才能说!否则呢,她的名字不要讲,她具体的事情不要讲,好不好!这个格外的重要。

尊重在爱之前;没有尊重,爱是虚假的!好吗!希望你注意这点,那我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如果她坚持要去看心理医生、辅导员,那就陪她去了、尊重她了,把她当做你眼中的一个瞳仁,去疼爱她 ,但是要有尊重这一步,好不好!

 

回应:开始要认罪祷告了,请牧师带领我来做这个认罪祷告

牧师:那我现在带你来做这个认罪祷告,我说一句,你说一句,可以吗?

回应:可以!

牧师:你愿意啊!我没有勉强你,是你主动的来问牧师的,对不对!你在神在人的面前,甚至我们是在一个全世界的舞台中,你也不害怕。甚至上帝听到、圣灵听到,连撒但也听到,全世界人也听到,我这个姊妹在神、在人的面前做这个认罪的祷告,好不好,我带你做。

我说一句,你跟着我说一句,好不好?

祷告:亲爱的天父,我感谢赞美你!因为在我还做罪人的时候,你就先爱了我!你让我知道,我是罪人,所以我会犯罪啊!

在女儿成长的过程当中,有许多的忽略,看中世界多于看中女儿,看中做生意多过陪伴女儿。  

主啊,我错了!我忽略了你赐给我的产业,以至于女儿在我的家中成长的时候,有亏欠!这是我的亏欠,我亏欠了上帝的恩典啊!

求主赦免我的罪孽,好让我更加的宝贝我的女儿,好让我轻看这个世界。

求主赐给我智慧,带领女儿来到主的面前,领受你的恩典!感谢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感谢主!我们保持联系,求神继续的带领你,我想神会赐福加力你!

我们有一个夏令会,你们可以在网上参加;7月25日有一个夏令会,在网上大家都可以参与,好不好!

 

       

 

        

   

 

   

二零二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主日崇拜程序表 (第二場)

開始禱告

Beginning prayer

王保罗牧师

Rev. Paul Wang

序乐Prelude 雲上太陽 陳大欣弟兄

高梅姊妹

Brother Daniel

Sister Mae  

宣召Invocation   林後 2 Cor. 5:17-21 高方中传道

Minister Flora

信仰告白

Faith Creed 

  高方中传道

Minister Flora

赞美

Praise                    

敬拜萬世之王 

我願常見祢 Be Thou My Vision

愿祢吸引我 Draw Me Close to You

陶以錚姊妹

高方中傳道

應秀鳳姊妹

Sister Tao

Minister Flora

Sister Sophie  

獻詩 Hymn offering Great Is Thy Faithfulness  蒲純子姊妹

Sister Maggie 

為牧師信息祷告

Prayer for pastor’s message

何釗弟兄

Brother He   

读经

Scriptures reading 

希伯來書Hebrews 9:1-28   陳十雲姊妹

Sister Shiyun

证道Preaching  《基督是新約的中保》

Christ is the Mediator of the New Covenant 

王保罗牧师

Rev. Paul Wang

回应诗歌

Response Hymn

榮耀歸主名 鄭彥玲姊妹

Sister Zheng

报告Announcements   高方中传道

Minister Flora

奉献經文

Offertory scriptures

瑪拉基書 Malachi 3:10 高方中传道

Minister Flora

奉献祷告

Offertory Prayer

  潘韻婷姊妹

Sister Candy 

主祷文 The Lord’s Prayer   高方中传道

Minister Flora

颂赞Praise   高方中传道

Minister Flora

祝福Benediction   王保罗牧师

Rev. Paul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