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4门训1笔记_巴别塔与人类的不安

天父,我们感谢赞美祢,求祢继续带领,继续帮助。求祢赐福加力,与我们每一位同在,因为祢是昔在今在永在的主,祢也是陪伴我们的以马内利的神,求祢与属于祢的每一个孩子同在。感谢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上节课的作业是从含的族谱看加沙哈马斯受咒诅的属灵根源。本来我想布置更刁钻的功课:闪、含和雅弗的后裔分别是今天的谁谁谁?我们肯定都做含的后裔。西罗马教会的神学体系基本认为白人是闪的后裔,亚洲人是雅弗的后裔,非洲人是含的后裔,但我在圣经中没找到依据。其实含的后裔和亚洲人有很大关联,我们所知道的索多玛、蛾摩拉、加沙都是含的后裔,在亚洲境内。中国人是谁的后裔?坦率讲,没有圣经依据,有说中国人从非洲来的。这不是最重要,但是对自我接纳很重要。假如我们是含的后裔,对非洲人的态度也应该会不一样,不应该像现在表面接纳,内心鄙夷,有“厌黑症”。

不说人种学,单单从地域来说,加沙(迦萨)因着迦南的缘故,是被上帝咒诅的。我们要明白的是神在什么背景下拣选了什么人。功课:分别梳理闪、含、雅弗的后裔,无论从人种、地理、时间等等,任何角度都可以写。我就不设限制了,每个人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尽你所能地写。写这个功课会对人生影响深远。网上有很多资料可以查,你若言之有物,自圆其说,我是接纳的。学问学问,学习就是提问。

 

今天继续看门徒培训之历史概貌。

创世记10:32 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邦国从这里开始,当然,不是今天的国家的概念,是邦国,宗族,支派,一群人,一群牛羊。未必与血缘有关,可能唯独与血缘有关。

创世记11:1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的。说明那时候的世界不是很大。

创世记11:2-4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留意一下,全球化从哪里开始的?从这里开始的。全球化始于人心不安。大家读圣经要读懂今天的世界。为什么人总是很难离开人?小时候离不开父母,后来离不开朋友,结婚后又离不开配偶,人总有抱团取暖的心态,害怕分散。人类想要可见的高度,想要自己的名堪比天高。人的罪恶始于内心的不安。创世记11:1-4节是对亚伯拉罕蒙拣选之前的全人类的阐述。

创世记11:5 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上帝介入了。人在做,天在看。人的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神都在看。

创世记11:6 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做起这事,以后他们要作的就没有不成就的了。”人定胜天、一党独大效率高……都可以在圣经这里找到根源。日光之下无新事,自古以来人就这样不安,与神为敌。

创世记11:7 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今天人与人的沟通障碍往往是与神有关的问题。之前讲了管理力、领导力和圣经力。人一受造,就得到了上帝赐予的管理力,于是可以统筹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这是非常强的管理力。但是他们与神为敌,他们没有圣经力作为核心价值观,以至于领导力受影响。另外,上帝变乱他们的语言,彼此不通,而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彼此沟通和解决问题,于是他们领导力受影响。

创世记11:8 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认真想想中国改革开放这四十多年,也像是要建通天的巴别塔:人多好办事;我们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要重建世界秩序;要让我的成就远远大于毛泽东……诸如此类,不就是建造另一座巴别塔吗?本来说2025年要超越美国,可是现在外资撤了,工作机会没了。从这段经文看到属灵根源。到处是made in China,没什么是中国不能造的,在南海填海建岛,把青藏高原的水引到新疆甘肃宁夏……本来水应该流到印度。做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当然就把关系破坏了。当人只想着塔顶通天,传扬自己的名,当然不会有彼此相爱的邻舍关系。读圣经得读懂今天的生命光景。自私在每个人心里,无论是中国人、印度人、巴勒斯坦人、美国人、英国人。但是,人属于上帝之后,就不能再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上帝的诫命是爱神,爱邻舍,这种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会成为我们的人生方向,也会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方向。

无论是个人、国家,都可以对照创世记11章看自己。包括巴勒斯坦、哈马斯、以色列、伊朗、叙利亚、俄罗斯和乌克兰……对照创世记11章,都可以看出圣经和现实光景的关联。给大家布置一个应用的功课:以创世记11章为蓝本,描述一个与之有关的国家、民族、家庭或者个人的现实光景。做完这个功课,你的思维出死入生了,以后读圣经和思考问题都会与以往不一样,圣经会成为为主作见证的鲜活生命,不再是你死记硬背的资料。背诵经文对基督徒来说,是好事,但是如果生命仅仅停留在此,把圣经当作死气沉沉的资料,和我们的生命无关,就成了坏事。别人一问什么你就读出经文来,那是法利赛人的读经方法。要学习耶稣,把经文读到生命里。当耶稣在迦百农,打开以赛亚书,找到一处写着:“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然后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加福音4:17-20)耶稣说这经文讲的就是自己,祂把经文和现实很清楚得联系在一起。当然,我们不是耶稣,但是可以学习这种类比的方法。

创世记11章可以用在任何群体或者个人,因为我们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想要传扬自己的名,想要把蛋糕做大,但其实很多谎言在其中。既得利益者占据了大部分蛋糕,只把渣子留给老百姓。分配权在统治者手中,买房子是大骗局,把百姓绑在房贷上,今年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破。平民百姓分不到什么一杯羹。在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之下,独裁国家的平民百姓根本碰不着军火、石油、卫星、网络等等这些真正赚钱的生意。在美国,埃隆·马斯克可以造卫星,私人可以做军火生意。最近我在打算买一架机关枪,打靶的时候带上。以后如果大家想听,我可以讲讲在美国为什么持枪合法,背后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这是从乔治·华盛顿立国时就确定的,百姓拥有枪支才符合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XiaX:

牧师说全球化源于人类的不安。我想问全球化有没有积极的影响?

 

牧师:

你的提问已经进入管理和经济领域。其实我讲的是核心价值观。人之所以要抱团取暖,始于人生命深处因罪而来的与神隔绝。留意圣经中属灵生命成长过程,大多经历过独自面对神。亚伯拉罕一生中大多时候是孤独的,以后会详细讲到,虽然他有很多家丁和不少孩子。以撒也是孤独的、软弱的。雅各也是如此,他争长子名分,逃亡,又寄居20年,是孤独的,上帝给他属灵成长的关键词总是“与神相遇”。

等到约书亚把以色列民带到应许之地,分地为业,以色列民要立一个王治理他们。撒母耳求问神,神说:“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做他们的王”。什么意思?意思是人想要传扬自己的名,想要聚在一起,满足心中的不安。你把创世记11章1-9节读101遍,把其中的脉络整理一下,大概能读懂世界发展史、人类文明史和如今个人或群体的任何一段历史。要做到这一点,真的要多而又多地向神祷告,求圣灵帮助我们在读经时碰到核心。这不是容易的,但是如果在门训中培养了这个能力,生命就截然不同,遇事不会马上茫然、灰心,与人相交不会没有方向,面对自己不会软弱无力。于是,你会站在上帝的角度看别人和自己,对别人的接纳度更宽,因为知道了人的本质就不过如此。

当然,不是说整本圣经就这9节最重要,而是说这9节是非常根基性的,是现象学式的描述,也比较简单,但是简单的背后有整本圣经做支撑。换句话说,这之后直到启示录的所有经文,都是为创世记1-11章做背书。创世记1-11章是讲人类所有问题无解,创世记12章开始,上帝开始开药方。包括今天哈马斯和以色列的战争,也可以从这9节中找到原因和我们当有的态度。今天的人们,哪怕是基督徒,看得懂以哈战争的不多。多数人陷在道德审判庭里自我审判或者审判他人,原因就是没有圣经这把钥匙,打不开心灵的眼睛,看不清人世间的本质。你不要急着钻进胡同思考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当然全球化有它的优点。自从川普“打破”全球化,我们在美国的物价变贵。其实从全球化受益大的是美国老百姓,中国制造便宜,美国制造昂贵,就是这样。假如一部苹果赚100美金,中国制造只能从中赚1美金,美国赚了99美金。但是中国仗着体量大,所谓人多好办事。而,为外汇打工的老百姓只赚到一点点渣子。)

 

HH:

所有人都是亚当的后代。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是闪、含、雅弗哪个的后裔,反正我是亚当后代,就带着罪的咒诅,就有不安。我问一个应用的问题,怎么断开咒诅呢?灵恩派有断开咒诅的祷告。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牧师:

这个问题很好,但也是基本功。人从亚当夏娃遗传了咒诅,每个人都在建造自己的巴别塔,人无论靠什么,靠全球化、靠美国的民主、靠中国的独裁、靠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战争……靠什么都解决不了咒诅。这是前提。也正是我们需要福音的原因。耶稣道成肉身就是要让人和咒诅脱钩(unhook)。没有福音,人就没法和罪的咒诅脱钩。

那么,怎么解决?有形而上的,也有形而下的。形而上的是,保罗说过:“立志为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罗马书7:18-21)Z找狗狗白雪也是如此,牧师当时怎么讲她都没懂。为什么?人没有建立核心价值观,没有对准圣灵,是没能力听懂神的话的。今天狗狗找到了,牧师又跟Z说,Z才听懂了。保罗当年也是这样。保罗最后说:“然而,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马书8:37)所以,耶稣基督是一切的答案。形而下的是我们对此的态度和回应。在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桥梁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要拷问自己灵魂:有没有把耶稣基督当做生命中的唯一、专一和第一?

假如有一天上帝真把白雪带走了,你还能有感恩、喜乐和平安吗?这是拷问你的灵魂,我也一样,1999年女儿不见了,我从教会走回家的路上不断跟神祷告:“①祢一定知道她在哪里,②祢也一定有能力把她带回我身边,③祢是掌管和决定是否要把女儿带回来的主。我们都属于主,我们的好处不在祢以外。晚上我要讲诗篇23篇,哪怕女儿真的从此不见了,我依然要把这篇道讲出来,专心、忠心地传扬主祢的道。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要继续服事祢!以祢为唯一、专一和第一。”等我心里过了这一关,就接到师母的电话,说女儿回来了。我泪奔。上帝真坏啊,折磨我的心,让我的心过了关又把女儿还回来了。人生就是在无数得失取舍中学习依靠主。不容易,但是每个人必须靠主过这一关又一关,没人可以例外和偷懒。

如何胜过咒诅?其实,受咒诅或受祝福既是一念之间,又是人长期、稳定、持续不断对待神的核心价值观的反映。什么是属灵生命呢?不是神学论文或讲章,而是突发一件事时的第一回应。表情、态度、语气,每个细节都在表达属灵生命。谦卑柔和的?不受情绪控制的?慢慢地动怒?还是非要一秒钟内就要发出一颗原子弹当量的情绪呢?

最后,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今天牧师能慢条斯理地说话,娓娓道来地说明。从小到大我恨不得一分钟把一年的话说完,不管别人听不听懂,反正我说完。妈妈对我的评价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一蹦三丈高。到了1997年2月,爸爸妈妈想要信主,他们跟我说:“过去你是那种性格,什么力量让你现在慢慢说话了呢?”我说不知道自己怎么变了,没有能力知道,我只是跟上帝说我愿意改,然后请师母、孩子和教会弟兄姐妹看到有任何不符合圣经的第一时间提醒我。这不代表我已经多好了,但是似乎比昨天好一些,而且依然有个盼望,明天会比今天更好一些。总之,向着耶稣的标杆,人是有盼望的。除非从始至终都没有把耶稣基督当做生命的主。什么是主?主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如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老我死了,我不存在了,哪里还有我呢?如果生命总是我我我我,总是巴别塔,那就不容易改变。为了神的缘故,其他好处都排第二位。

今天我也跟Z讲,白雪永远不可以成为你的偶像,它只是上帝赐给你的恩典。先有上帝,后有它。换句话说,上帝是有主权的,祂可以把白雪给你,也可以带走它。生儿育女也是这样,儿女属于我们吗?我们容易把儿女当做偶像。女儿去大学的时候,我感觉不大,因为还有儿子在家。到了儿子上大学,我坐立不安,失眠。给儿子打电话太多,儿子嫌我烦,我都不好意思跟他说想念他,只好默默到神面前祷告,神说:“儿子是我赐给你的礼物,已经18年了,现在是你放手的时候了,他属于我,不是你的。”我听懂了,也不纠缠了。不纠缠不是因为我不想纠缠,而是日日夜夜煎熬之后走出来,大概一个多月。最后跟上帝说:“儿女是祢的,祢看顾,我放手了。”

 

HH:

我觉得你讲的还是形而上的,我比较笨,没听懂。具体问吧,抹油祷告,宣告祷告,破除跟祖辈的咒诅的链接,这种祷告方式是不是正确的?

 

牧师:

我回答你。再讲个形而上的吧,祷告是没有律法禁止的事,只要目标是对准耶稣基督,没有任何人可以论断,所以我一般不会批评哪个宗派的哪个祷告方式。

当然这也有试探:如果祷告不是对准耶稣基督,那么祷告就于事无补。比如,祷告说:“奉耶稣基督名命令你生命中的咒诅离你而去!”,“我命令云彩飞到我这儿来,此时此刻下一场雨!”你肯定听过这类祷告,但我选择不这样祷告,因为我深知掌王权居首位的是主,不是我。所以我通常不会对自然界发号施令,我的祷告通常是:“主啊,祢若许可,就求祢成就这事。如果是祢的旨意,我就把信心放在祢身上,祢说有就有,命立就立。祢让我面对未知却始终充满信心,不忧虑。”

抹什么油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把心对准神,让神掌权,这没有律法禁止。如果人命令某件事必须成就,人想掌控权柄,就会出问题。盼望你听得懂。有一首歌你肯定也会: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不能识透,但我知谁掌管明天,我也知谁牵我手。每次唱这首歌,我心里都充满喜乐,因为我不知道明天的路,但是听我祷告的这位主却掌管明天。无论结局如何,我都相信祂的爱永不改变,祂所赐的一定是最好的,哪怕我心里没做好准备,甚至像亚伯拉罕被神要求献上以撒为祭,亚伯拉罕也遵行。为什么亚伯拉罕被称为信心之父?就是他在上帝面前那股单纯的傻劲儿。献祭意味着亚伯拉罕亲手把儿子杀死,但是,这就是神人之间的最后防线,底线。过了这关,生出来的就是以撒而不是以实玛利,是以色列而不是哈马斯。上帝子民也受咒诅,但咒诅背后的核心是被上帝管教。非上帝子民,只会被咒诅,没有管教。这是区别。以色列人有上帝的咒诅,也有上帝管教。哈马斯只有上帝的咒诅,没有管教。

盼望你不要把关键点放在祷告形式,想抹油就抹,抹什么不是关键,关键是把心对准耶和华。每一次祷告都是圣灵在拷问你的灵魂:“你真爱我吗?”耶稣三次这么问彼得,其实是问彼得清楚他自己是谁吗?清楚耶稣是谁吗?知道神的核心价值观吗?知道怎么跟神祷告吗?你看,神和门徒之间的关系是很具体的,是活生生的。

 

HH:

我听懂了。

 

牧师:

Z你今天懂了吗?上帝藉着白雪跑丢这件事给你功课。要是你家以后再遇到黑雪跑丢,灰雪跑丢,红雪跑丢,你应该知道当有的核心价值观:除了耶稣,其他都可有可无。

树立了这个核心价值观,再观察亚伯拉罕的生命,你就会不再一样。你的生命中会活出能力,会被平安喜乐充满。

 

Z:

是的,今天我写灵修日记的时候,如果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但愿可以跟以前不一样,但愿可以更信任主,更相信祂掌管一切。

 

牧师:

不单单是相信祂掌管,而是无论结果如何,都继续爱主,跟随主,服事主,相信主。撒旦也相信神掌管一切啊,邪灵也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记得耶稣带门徒去格拉森吗?名字叫做“群”的污鬼附在一个人身上,求耶稣放牠们到附近的猪里去,耶稣准了,2000头猪就唰得闯下山崖,投海里,淹死了。雅各书2章19节也说:“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

今天我要去华盛顿,请大家为我祷告。护照到明年1月就到期了,休斯顿的领事馆关闭了,我得到华盛顿去。

 

LiQ:

教会怎么判断谁是不是适合施洗?有哪些要求?我当时所在的教会有要求,比如要上课和背圣经之类的考核。我们教会是如何考核的呢?

 

牧师:

先谈谈形而上的,什么是受洗?受洗不是独立存在的,圣经讲的是“信而受洗”,受洗是伴随着相信上帝而来的属灵生命的彰显。这是我为受洗下的定义。从根源看,受洗是耶稣树立的榜样,祂在约旦河接受了施洗约翰的浸礼;从教会历史见证看,彼得在耶路撒冷带领三千人信主,三千人受洗;还有两千年来教会的见证一直在证明这事。所以,有耶稣的榜样,有新约教会的见证,有两千年的教会历史证明,信而受洗是一体两面的,信是核心,受洗是将所信的表达出来,在神在人甚至在撒旦面前宣布:如今我属于基督。当我们知道自己属于谁,生命的本质就会改变。圣经说:“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圣经没有说“因着行为”,为什么呢?因为圣经中信而受洗是连续的动作。彼得带三千人信主,当天就施洗,对不?

所以,我们可以做形而下的对比。在香港、台湾、大陆、北美的华人教会等等,一般都要经过洗礼班3-6个月的考核才可以受洗,这与中国人信主的历史有关。福音进入中国也就百来年,那时很多中国人处于饥饿中,外国传教士传福音,也周济穷人。不少人去教会就是为了得好处。有大字横幅写着“信耶稣,得永生”,大字被风刮落一部分,成了“信耶稣,得水牛”,农民一看,信耶稣可以得水牛,真好。听故事一笑而过,不过这说明华人起初往往为了得到好处才来教会的。我刚来教会的时候,听一些福音朋友说到教会可以找女朋友,因为基督徒女生比较谦卑温柔。这也是为了得到好处才来教会的。怎么办呢?教会于是开设浸礼班,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拷问信仰是不是真实。一百多年前的传教士就是这么做的,这个传统也保留在了华人教会中。

犹太人为什么不需要长时间考核呢?因为他们有几千年的旧约根基,一旦信耶稣,肯定不是为了拿面包,不是为了得水牛,是真的为了信仰,就会比较快。所以,信而受洗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我们教会一般用10次左右的基要真理课,负责任地把基要真理讲清楚。在众教会中,这是比较宽松的。我们相信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通过基要真理课和牧师谈话把关,确定你真知道耶稣是谁,知道耶稣为你做了什么,你真的决定信祂。但关键是,生命的责任账是你自己要交的。

 

高传道:

亲爱的天父,我们感谢赞美祢,求祢继续保守我们的脚步,让我们认识到祢是掌王权居首位的神,虽然我们不知道明天如何,但祢掌管。求祢继续祝福我们的生命,祝福每一位听到今天信息的弟兄姐妹,让我们在真道上一同多而又多地认识祢,信靠祢。谢谢主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的名求,阿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