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门训2笔记_ 梳理及运用(领导力、管理力、圣经力) 历史的概貌 — 创世记9-10章:亚伯拉罕;迦萨的属灵根源

牧师祷告:亲爱的天父,我们感谢赞美祢!当我们打开历史的卷轴,发现原来日光之下无新事。我们今天可能会迷茫,但是回到圣经中所记载的历史,我们又会清醒过来。主,我们感谢祢!愿一切的荣耀颂赞都归给祢。求主继续带领和帮助。感谢祷告奉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阿们!

礼拜六的门训班已经开始讲第一大点【什么是门徒训练】的第二小点【历史的概貌】。今年门训的题目是:学习耶稣带领门徒训练。这个题目比较长,我希望找到更好的题目。内容一共包括有五个大点:A.什么是门徒训练;B.耶稣与门徒的关系;C.门训的必要性;D.门训的实践;E.门训的评估。(A.什么是门徒训练?1.概念的產生2.歷史的概貌3.未來的前景。)

 

我们已经讲完了1.概念的产生,今天准备开始讲2.历史的概貌。现在总结一下1.概念的产生。我们讲了领导力,管理力,圣经力。这三个力是人类活动当中的一个常识,不可或缺也不可逃避的三个基本结构。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基本上都在这三个力里面。你或是左或是右,或是上或是下;你或是片面或是结构/全面,你都逃不脱这三个力。

当人一出生就面对着管理力,比如,我们自己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要与同事配搭做一件事情;我要去读书,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是人一出生就要面对的管理力的挑战。管理力是人与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人与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一个有果效的管理方式。管理力包括:如何统筹;大学的课程要求(比如,课程大纲,完成作业的截止日期,科目中所要完成的任务、步骤、要求;等等),非常强烈地表达一个人的管理力的能力彰显;处理与同学的关系。如此可以体现你的掌管能力,彰显你大学生活的张弛有度,快慢、难易程度的光景。(举这个例子说明一下管理力。)

如果你的工作是做秘书,就比较容易了解管理力,为上司管理行政,与以上的例子概念类似。这是一种工作能力,要安排开会,(预约)见人,等等。高传道的行政工作内容也包括安排牧师的行事历。当人有压力的时候,管理力会让人感到有张力。在家庭里安排怎样的活动;每周要送小孩子几次去练琴,在小组里做功课,去同学家玩,或者接同学来家里玩,诸如此类家庭日程。如果你的家里有小孩子的话,这样的体会就比较深。

能不能你的一生就用管理力去面对就好了,行不行呢?当然可以,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活的。大多数人都活在管理力这种比较单薄的人生轨迹中,或者只会管理力,只会做到管理力已经很了不起了。我有统筹安排,我很聪明,很有逻辑地安排好,确实不简单。但是,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现有困难呢?当你和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出现障碍的时候,就发现管理力行不通。单单靠管理力,你没有办法命令你的父母,命令你的儿女,命令你的配偶;跟你平辈的家人,跟你平级的同事、同学、同伴,你也命令不了,管理力就显得很吃力,你发现管理力是有限的。怎么办呢?

这时候有另外一种力引进到我们的生命当中,是现今比较流行的,我们称之为领导力。领导力这个词蛮容易令人误会的,给人一种感觉我们是领导。其实领导力不是领导力,而是拿捏自己内心深处的冲动,以至于用一个平和的方式,去对待他人,这是所谓领导力的本质。所以我用另外一种称呼,叫做影响力。影响力与管理力不同,它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命令,没有必须;而是一种界线性的沟通,双向性的互动。影响力(领导力)就慢慢走进人生命的轨迹中产生作用。

你发现跟孩子沟通的时候,随着他年龄的与日俱增,你的管理力渐渐显得苍白无力。他在少年儿童的时候,你还可以运用你的管理力,甚至是管理力的负面——淫威力,威胁力,还是行得通的。因为小孩子在那个时候,离不开父亲,更离不开母亲,有一种依恋性,这使得父母觉得孩子离不开自己。我有办法略施小计,就让孩子完全听我话。所以父母有一个误会,儿女只要听话就是好孩子,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不单是中国,全世界蛮多的族群、民族,大多用这种衡量的方式。

极少有父母在儿女可操控的年龄阶段,就开始学习尊重儿女。除非父母对领导力有些认识,有些比较深刻的认识;就在用管理力可以驾驭的时候,把管理力的力度往下降,而把影响力(领导力)的力度往上升。这是一个极高的智慧,一个智者就有可能这样做。为什么呢?这样做比较难,要花很多心力。因为下班回到家已经很累了,通常会说(声音提高),“快去!把功课做了。”孩子就在父母的淫威之下,赶紧去做功课。或者不发脾气地说,“你做不做功课呀,不做功课的话,这个礼拜的零花钱就没有哦”这种软性威胁也是属于管理力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的父母,我称之为,错失良机。儿女有可能跟你维持一个更长久的美好关系的机会,被你弄丢了。儿女在什么时候还愿意跟你在一起,愿意跟你说话,愿意跟你沟通,愿意跟你继续来往呢?就是他们离开家以后,还会主动给你打电话,还会主动告诉你,他下次什么时候回来,回来几天,回来要做什么事;想给父母买什么礼物,想跟你们商量,诸如此类。偶尔会跟你开个玩笑,发个小图片,等等。说明你在管理力阶段的时候,你运用了领导力,运用了影响力,没有给孩子压力;乃是用一种,尽可能的让你的儿女参与到你的决策中来,进入到你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讨论中来。

当你仍然有管理力的权柄、管理力的资源的时候,做父母的要尽可能早地降低管理力,提升影响力(领导力),这样的父母是智慧的。尽量在这个时候鼓励儿女,特别是7-12岁之间这个阶段很重要。这个时候父母跟儿女说话,说在什么点上呢?要说管理力和领导力之间的话,这个力我直接定义为motivation interview。就是对儿女的心说话,对儿女的头脑说话,而不是单单对儿女的耳朵说话。目的就是要挑起儿女的动机,这个是相当高难度的。

我也不是运用得太成功,但是我在努力,因为那时候我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跟孩子讲话的时候,我就尝试着运用。当时我读了几本书,产生出了模糊的概念,也在慢慢的摸索和学习。现在西方的心理学,包括普通的内科医学,这些东西已经很普遍了;开始出现在考试的科目里了,就考你interview会不会跟病人说话。是用motivation interview,而不是一种下命令,不用‘你必须’。医患关系有时候不容易处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鼓励弟兄姐妹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用这种挑起动机的沟通模式,思维模式,互动模式。孩子从儿童到青少年之间的年龄阶段,要格外的小心,格外注意。因为我们当中有年轻的母亲,孩子还比较小,所以我插入这个话题,给你们带来一些益处,知道怎么跟孩子说话。等孩子到青少年的时候12-19岁,你会发现你的管理力的能力会渐渐的消失。在孩子13岁的时候,你管理力就比较吃力了;到19岁的时候,管理力几乎荡然无存。仅仅剩下一个力,就是领导力/影响力。如果你之前没有准备好过渡,到最后你可能连领导力也使不出来了。因为关系破坏了,儿女对你不信任了。人际关系不仅是跟孩子,跟大人也是一样的。

接下来,领导力/影响力主要解决: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问题;是一个如何解决问题的问题。你一沟通就与你的动机有关系,你为什么要跟他沟通?你的目的何在?这个还是容易处理的,因为我爱他,他是我的孩子。如果他是我的同事呢?他是我的朋友呢?哪怕是一个陌生人。这里引发另外一个观念,也是最核心的观念——你为什么要与这个人沟通?你有一个背后的原因,而这个背后的原因就是在追问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拷问我们灵魂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我们最核心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所有这些动机,我的自我动机是什么?

比如,我在公司里处在一个不太受人尊敬的位置,比较卑微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属世界的人,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光景呢?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没有人想往低处走的。所以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就是,想方设法要往上爬。爬到一个主管的位置,工资也提高了,我在同事中的地位也与往日不一样了,也包括在教会里。

在一个团契里就有一个负责人,每年都要选一次新的负责人,凭什么每年都是你呢?为什么不是我呢?我也要一个像你一样做领袖的位置。在教会里也会有这样的问题的。我要获得话语权;要多一点听我的话;诸如此类这样的内心深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影响着我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沟通。所谓领导力/影响力、管理力,是受到其背后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我们从门徒训练的角度,从基督徒的角度,我们就引进一个符合圣经的核心价值观。这就是所谓圣经力的由来。

比如圣经说,在后的必要在前,在前的必要在后。这解决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是可以有竞争的。当我在后面的时候,我要努力往前走,是受到圣经鼓励的。但是请留意,与世界不一样的在哪里?世界的核心价值观是,我看着比我在前面的人,我要超过他,就成为我的动机。但是,符合圣经的核心价值观,就不是以他为目标,他永远不是我要超越的那个目标,我的目标永远是耶稣。只是当我经过他的时候,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可能圣灵提醒我,我今天走在他的前面了。所以,我是有可能知道我是走在他的前面;我也有可能不知道我已经走在他的前面。

说明什么呢?说明属神的人,不将自己是否超过某一个人,为人生的目标、方向。这个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我们活得就很累了。每天要查一查我身边的这个人,他的背景,他的资源,他的本事,他的才干,他的家人;想方设法,有意无意间地把他打倒在地,我自己不就起来了吗?这种属世的核心价值观是很可怕的。今天,中东战争,俄乌战争,印巴战争,缅甸的跟政府的战争,也包括可能接下来会有两岸之间的战争;或者在南海,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战争。这些战火的燃烧,他们在相争什么?彼此都看对方不顺眼,我就要想方设法要超过你。

我从小到大在国内听到的就是,我们中国的目标是超英赶美,这是1953年第一次开人大会议所定的目标。特别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的时候,MAO就提出来要超英赶美。看着旁边有人,我的目标就要超过他,这种属世界的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一定是战争,一定是恶性的竞争,一定是最后走向毁灭,走向死亡,结局一定是这样子的。但是,属圣经的这种竞争的价值观是什么呢?是我们都朝着标杆直跑。我们每一个人的目标是仅仅对准耶稣基督,我不见一人,只见耶稣。

假如在我跑的过程当中,我看见有人走在我的前面的时候,我当怀着怎样的心思意念呢?如果你是属基督的,是属圣经的,我们是以他人在我们的前面为感恩。圣经讲的很清楚,应当一无挂虑,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包括有人在你前面也不用挂虑,要祷告祈求和感谢。其中感谢特别重要,当我们看见有人胜过自己、超过自己的时候,我们要心存感恩。因为看见自己主内的弟兄姐妹走在自己的前面,也成为自己的榜样,也成为自己的祝福;成为天国的一份祝福与恩典,我就心存感恩。请留意,我其实有两个选择,我可以心生嫉妒,我也可以心怀感恩。

心生嫉妒是我的老我,当我心生嫉妒的时候,请注意,神就让咒诅临到我。你放心,我可是经历过也见证过很多这种情况、这种人。当他心生嫉妒的时候,他所做的就是行恶事。但是,心存感恩的时候,上帝就把他所不配的恩典赐给他。在我三十年服事的道路当中,我也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他真是蒙上帝的恩典;他与世无争,与人无争,他只争朝夕,每天让自己的生命朝着耶稣基督走多一步。这种人是活得很喜乐的。当你看见有基督徒每天都带着笑脸的时候,你大概猜他是这一类人,嫉妒在他的生命里面是不多的,而感恩会比较多。我们对事不对人,我们自己勉励自己,当我走在后面的时候,当怀这样的心。

但是有一天,当我真的走到前面去的时候,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上帝就让我们任何一人走在前面成为带领者。作为一个带领者,你当怀着怎样的心思意念呢?我以基督的怜悯彼此劝勉说,求神帮助我们的心,尽我们所能将人拉到自己的前面,想方设法让人超过自己,这是属上帝的人才有可能怀这样的心思意念。这一点特别重要,我讲过多次,也是特别难。你真的要亲身经历,把你内心深处的骄傲、苦毒、怨恨、嫉妒,就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的处理。

 

有的人性格比较外向,比较超前,也会带新朋友来到教会。上周来了一个新朋友,我们谈话的时候发现他比较积极向上,比较有干劲有冲劲。通常这一类性格的弟兄姐妹其实有蛮多的老我是要处理的。坦率讲,我们把原生家庭,原生民族,原生的成长环境,这些氛围也带到了教会里面来。(表现为一种习惯)‘我可以;我能够;我蛮有干劲;我很有勇气;我很有冲劲’。这种蛮有“正面”的气场,蛮有氛围的人,有可能是内心当中的血气没有清干净。所以很难在他的生命里面产生谦卑、柔和、等候、谦让;而没有苦毒,没有埋怨,没有嫉妒,(这一类性格的人)比较难。

我自己就深深体会到,我在36年前出国,信主以后开始服事。在教会里与同伴们一同成长,也会有一些嫉妒,心里的小九九,希望自己好像比别人更好一点。我也是非常aggressive(进取心),我的老我对我的纠缠,我深受其害,我知道这是非常可怕的。我跟你们分享,我的生命曾经走过的路,用一个见证力来告诉你们,这三个力之间的关系,就是我们生命走过来留下的痕迹。今天是一个总结,概念的产生,就讲完了。

高传道:

刚才讲到了7-12岁的孩子,在运用管理力的阶段,尽早运用影响力。牧师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决定,我也看到牧师家里的确是这样行的,孩子都很好。我的孩子已经成年,对于三十几岁的孩子,已经过了管理力的阶段。请牧师指点一下,我如何把圣经力,属神的价值观带给他们。因为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有时候觉得很累,我不知道怎样去影响他们。motivation interview还有用吗?是否还是要有沟通的技巧?之前的几堂课都讲到了,是生命影响生命。我这种情况要怎样面对?

牧师:

通常人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第一个弊端就是松散而缺乏结构。我讲课的时候一直尝试,藉着一个结构来传递一个主题。领导力、管理力、圣经力,这三个力是一个结构来告诉你一个观念。当我讲完以后,你们回应我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从结构当中又去到了松散。我尝试着把你拉到一个结构里面,去反省和思考这个问题;帮助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抓住问题的本质。让自己也在结构里面看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当孩子成年之后,父母的管理力在理论上就消失了,但是不可能完全消失。当孩子回家了,厨房里在做什么菜,冰箱里要买什么菜放里面,都还是父母说了算的。所以,你的孩子回到家仍然还在传统习惯的管理力里面。ZHANGHY你回到家,妈妈还是在管你的,吃什么?喝什么?你还是要问妈妈。所以孩子只要回到家,总是在管理力的氛围环境。而这种氛围,儿女是不舒服的,心里面是抵抗的,是抗拒的,但又是安逸的,这是很矛盾的。

当你在管理力期间,所应该讲而没有讲完的话,那么请记住两个字,晚了。当儿女还处在可以用管理力的时候,父母还可以说得上话的时候,而父母没有去管教,没有去说那些话,理论上讲就已经晚了,再没有说的空间了。但是管理力的话说不着,影响力仍然有空间,因为你总要跟他沟通的。

比如,ZHANGY 的妈妈说:“ZHANGY我们下一个月回一趟大舅舅家,好不好?(或者,回小姨家,回姑姑家)我有些事想请你帮个忙。大概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你要帮我做这个,做那个。这样会给我带来XXXX的益处。如果你有时间,有意愿,可不可以去帮帮我的忙呢?”这种沟通是有可能的。或者妈妈说:“如果你帮了我这个忙,我可以帮你,你可以请好朋友来家里玩三天。”作为交换,很有诱惑,很有好处。所以这种沟通方式还是有空间的,管理力没有了,影响力还在。

或者ZHANGY你遇到一个什么困难,真的需要妈妈来帮忙,妈妈就来帮你忙了。所以当人在帮你忙的时候,就是正在彰显他的领导力,他就是在施展影响力,因为他是在帮你解决问题。如果这人聪明的话,他不会藉着他有能力帮你的忙而管理你,乃是继续影响你。这又是一个艺术,又是一个领导的能力。一个领导能力强的人,通常是不下命令的;能力弱的人才会下命令,彰显他的威风,那是比较笨的领导。比较聪明的领导力,通常是给人选择,好不好?要不要?可不可以?你觉得这样子怎么样呢?是以这种口吻说话的,也包括父母,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都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第一点,当管理力几乎荡然无存的时候,你仍然还有影响力、领导力,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与孩子沟通,帮帮他的忙,儿女总有一些事情是需要父母帮忙的。比如,可以帮他照顾他的狗。照看狗也有不同的方式:1.看到孩子带狗回来,你不给他好脸色。你照看了他的狗,却没有建立关系,你的领导力也没有发挥出来。2.如果你说,我特别喜欢你的狗,它会增加我很多的喜乐,谢谢你把狗带来。不要小看这一句话,会在孩子的心中产生温暖感,就会有亲和力。

记住一个领导力的核心原则,当你给别人帮忙的时候,尽你所能不要让被帮助的人感到有压力,好像欠了你的。“我欠你一个人情啊”,当你被人这样讲的时候,说明你的领导力真的没有用好。你跟他就是一个等价交换的关系,而不是一个亲和力的关系,不是一个产生影响力的问题。以高传道为例子,跟你女儿之间的沟通。比如,“你要注意啊,不要随便让狗狗吃人的食物”;“你给它洗完澡再带来我这里,怎么每次来都那么脏呢”;这样的话可能你没有讲出来,但是难免会表现在脸上,有不太高兴、不太满意的表情。所以,即便是你帮了她的忙,其实是所谓的帮倒忙,关系也搞坏了。

当你在施展你的影响力的时候,要注意这个果效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你要挑起她、影响她的动机,别忘了首先要从自己的动机开始,你对她有怎样的动机?这会影响到我们去传福音。福音对象最怕的是什么?他们最怕被利用,被欺骗;他们最怕成为我们传福音的器皿和工具。我们传福音了,我们就很激动,但是福音对象还没有搞清楚信仰是什么东西呢。他看你那么的自我激动,他就转身离开了,以后他再也不回来了,这种情况很多的。所以,传福音不要太粗糙,尽量在你传福音的时候,让对方感到你心中对他那份无条件的爱。

无论你是否信耶稣,我仍然还是爱你的;我不会因为你不信耶稣,我们彼此就没有关系了,你信了耶稣我们有关系;你不信耶稣我们还是好朋友。这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在拷问我们灵魂的动机。有些人在教会来来去去的走动,通常来讲,如果你来我们教会,我们对你就会有很多的关心;有一天你不来我们教会了,我们也未必有太多的时间去陪伴你。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在拷问我们的动机,拷问我们的灵魂——我们真爱这个人吗?他来教会就爱他,他不来教会就不爱他,这是关键,是我们自己过不了这一关,我们跟神交不了账。

我们对自己要有一个考察,无论他是怎么样的,我还是无条件地爱他。不管他是谁,不管他今后是怎样的光景,我还是无条件地爱他。在时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去做,但不可能完美。最起码当他来到的时候,尽量地招呼他,一起有一个好的谈话,他有什么需求也尽量地满足他;但不是被他控制,被他牵着鼻子走。这主要是拷问我们的心灵。

对孩子也是一样。当他发现父母再也没有能力用管理力,去控制他,去操控他的时候,他就在观察你的影响力。影响力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动机是什么;你所怀的心思意念里面有没有爱,是否有真爱。孩子在看这个,福音对象也在看这个,人和人之间也在看这个。有一天,当你发现牧师原来因为你来了教会就给很多的笑脸,你有一天不来教会了,就再也不跟你打招呼了,也不愿意浪费一点时间跟我讲几句话,你会不会觉得心寒呢?我会心寒的。我曾经所在的教会,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人、事、情,我也感到蛮心寒的。如此,信仰变成了一个工具,而不是目的。

孩子也会这样看待你的,他会看你的信仰是你的终极目标,或者只是你手中可以运用的一个工具而已。求神帮助我们,察看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对神对人到底有没有爱,有没有真爱。刚才ANH说用圣经力,那么你知道如何用圣经力吗?圣经就摆在那里。我在灵修中也写到:千年的圣经就摆在我们面前,不足百年的你我却似乎对祂爱理不理。圣经与我们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从哪里开始讲?人们如何观察到你的生命当中有圣经力呢?是不是首先就是我们跟圣经的关系呢?我们真爱神吗?我们真爱圣经吗?

你是不是真爱神的话语,是每天从你的细胞里面看出来的,不是你表面上的动作,你的知识,你写的文章,而是每天我们的生命所彰显出来的,就是见证。见证力与圣经力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如果说,圣经力是在内部,那么见证力是在外部。见证力是可见的,圣经力是不可见的。圣经反映在我们每一个的言谈话语,每一个心思意念,每一个微小的表情。见证,好像是在做什么事情,其实不是的。你每天的笑容,每天的表情,全部都是我们的见证力。与儿女更加是如此。

如果我们的见证只有行为,只有表面的功夫,你猜谁第一个看出来我们是虚假的?我们的儿女会第一时间看出来,你不是真的,瞒不住的。父母在儿女面前永远瞒不住你的真相,不可能在儿女面前偷奸耍滑。既然儿女知道,神也知道,你自己也知道。所以在这样的关系里面,你不要再做一个见证的扮演者,角色者,乃是一个活出者;你是怎样的,就活出怎样的。宁肯真实的不足够,而不要虚假的完美。特别当你是虚假的完美的时候,儿女就不想跟你说话了。因为说什么都没有用,你都是在讲假话。你对谁讲假话,也不要对你的儿女讲假话,他们最知道你。

所以,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圣经力,我们的见证力,我们的领导力、影响力,仍然可以对儿女说话,仍然可以产生影响。我们仍然可以尽忠心与儿女对话,仍然是有空间对话的。尽量跟儿女成为好朋友,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当然不可能是真正的所谓无话不说,这是假的,两代人之间一定有不可说,不想说,不愿说,也没得说,这样的空间,代代相传都是如此。

我到了某个年龄的时候,我就不愿意跟我的父母说什么话;宁肯跟我的朋友讲,也不愿跟父母讲,大概是我15-17岁开始的,是什么原因我都找不到。然后我下农村、当兵,很少给父母写信,比较多的是父亲给我写信,但是我不珍惜他给我的信,收到信就往边上一丢。我的父母都活在一个蛮灰心、蛮伤心的光景中。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我们在年龄上、代沟上的命定。

最后一点。不要有一个设想,一个人可以无死角、无差别的影响儿女,这是不可能的。不要做一个假设,任何父母可以无差别、无死角,完完全全地影响自己的儿女,做不到的。当有些没有做到,或者是不完美的,就学习去接纳。That is all I have. That is all I can do. 这是我可以做的,我能够做的不多,但我尽忠心了。你所求的并不是果效在儿女的生命当中所彰显的灿烂,乃是你自己在神面前非常有限的一份忠心而已。高传道的问题我回答完了,希望你能够听得出并整理出其中的结构。

高传道:  我记下来了,因为最近需要常常跟孩子互动。

KEYI:  我知道影响力、圣经力很好,给人原则,让人知道不是被控制的。如果他不断地选择不属于神的方向,他就是要抵抗,就是要选择你不想让他选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要怎样去影响这样的小孩呢?

牧师:

你这样提出的问题我是没有办法回答的,具体情况,具体的人,具体地对待和教导。如果要讲起是很长的故事了。比如,从还没有出生之前有胎教,上帝就在母腹中创造、数点、观看,我们就与神同工。长大以后也尽可能地影响他的性格、人格、品格、职格和灵格(人生五格)。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能够做的就是尽心尽力。你已经尽心了尽到责任了,仍然还有一个可能,这个孩子就是愿意选择邪恶,选择错谬,选择悖逆。

假如是真有这样的孩子,从小到大在你的面前,你已经尽忠心了,你认真管教了,你认真影响他了,但是这个孩子仍然还是这样子。我只能告诉你,你是无能为力的,你是无可奈何的。你认为,你尽到忠心了吗?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神的心意的,你就问心无愧。如果这孩子仍然悖逆,仍然邪恶,仍然远离神,你是真的没有办法的。你跟神祷告,神,我尽心了。

圣经中撒母耳的老师以利,他当然不敢说每件事都尽心了,但他是一个祭司,一个先知,他是一个教导圣经的人,他是一个献祭的人。我们的确是有可能面对这种情况,我也只能把主权交给神,主,我尽心了,我三个力(领导力/影响力,管理力,圣经力)都用得很好;从小到大我都培养他人生五格,我尽心尽力什么都做得很好了。但是孩子还是这样子,那我们是一点都没有办法的。

KEYI: 我的人生五格都没有锻炼好,我要怎样运用好影响力、领导力、圣经力去影响我的孩子呢?有没有可能,我跟他一起成长呢?还是说,我只能先顾好自己。

牧师: 我们相当多的人,自己都没有长大就去生孩子了,这是一个蛮普遍的问题,你也是一样。你现在还没有孩子就开始忧虑了。(KEYI: 我没有忧虑)那么你提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呢?

KEYI: 我有可能在教会做Volunteer主日学的老师。

牧师:

你接下来会参与你们教会的儿童主日学的服事。是这个意思吗?这与刚才你所提的问题,不必然挂钩。你就根据课程的要求把课教完。你有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日程,教学进度。作为一个老师所需要了解的是这些东西。换句话讲,今天教儿童主日学的,可能有相当多的人都未必懂得如何教养儿女。同意吗?(KEYI: 同意。)所以你提这个问题,跟你将要去担当一个主日学的老师这件事,不是必然挂钩的。有或然性,有可能性,有参与性的挂钩,但不是必然的。这就是我说你为什么忧虑呢?道理就在这里,因为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对吗?(KEYI: 对的。)

我更多的是为你祷告,求神帮助你,往成长成熟的方面走多几步,这对你更加的重要。不过,我同意也欣赏你刚才讲的一句话,也是教养儿女的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父母永远是和儿女一同的成长,这是很关键的。我鼓励每一个父母都不要摆父母的架子,摆父母的谱,乃是诚实无伪的在孩子面前说:“我是爸爸(妈妈),在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都是罪人。我们需要一同学习圣经,一同成长。所以,我鼓励你们多学圣经,就有机会帮助爸爸。”

这是我自己的经历,我跟两个孩子讲,“你们可要读圣经啊,读了圣经就知道怎么帮爸爸。爸爸是一个大罪人,妈妈是二罪人,你们两个是小罪人。所以我们要在神面前谦卑悔改,认罪,依靠神。靠什么呢?靠圣经。所以你们要好好地读圣经啊。不好好读圣经的话,就帮不了爸爸妈妈了。当你们帮不了爸爸妈妈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没有办法用圣经来教导你们。我们以后就用非圣经的,属世界的,属撒旦的教导来教导你们。你们长大以后就不会成为一个蒙福的孩子。”所以你说得对,父母要和儿女一同成长。

你是了解我的两个孩子的,你也知道牧师对他们的教导方式。所谓我的最大的奥秘,就是我和孩子都在上帝面前,彼此相互谦卑下来,一同学习成长。我每天都很谦卑地到儿女面前,“请问,今天爸爸有没有做什么事情违背圣经的原则啊?”如果有的话他们会告诉我的;没有的话我就感谢主。当然,我怎么做,他们也会这么学;他们会每天读圣经,看看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不符合神的心意,自己就认罪祷告。开家庭会议,在家庭祭坛的时候,他们就会分享,“我今天说了一个谎”;“我今天做了一件错事,我没有收好你喜欢的菜,我偷懒了”,这些事情都可能发生的。

所以父母在儿女面前怎么活,你的圣经力,你的见证力,就拥有怎样的影响力或者是领导力;甚至也会加强你显性或者隐形的管理力。(刚才我回答高传道的时候,应该加上这个内容)。管理力有的时候是由显性和隐性,有些管理力是隐藏在我们的言谈话语之中的,未必是需要完全清楚地讲出来,有的时候于无声处是听惊雷的;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管理力也是可以在一种隐而未现的情况中去表达和彰显,特别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显现有时,隐性有时,让孩子也能体会到圣灵在帮我们,隐性的时候其实是依靠圣灵的。

所以,我们听到好消息了,KEYI要去教儿童主日学,恭喜你啊!你在那个教会有成长,被弟兄姐妹接纳,被牧师看重使用你,在那个教会有美好的成长,为你感恩,为你高兴。

KEYI:  我还没有祷告,还没有做决定,只是有这个感动。因为牧师说,我们教会有很多的侍奉;特别是儿童主日学老师一直都很缺,我就有感动。但是我也不一定会去的,因为我啥也教不了。我特别觉得自己的职格不够,所以老师这个工作我也不一定会做好。

牧师:

为你祷告,求神加添给你信心,既然神感动你,祂就有预备力量给你。高传道要记得为KEYI成为儿童主日学的老师祷告,今天我是第一次知道。你跟你的牧师对话,我听见了一个信息。你们牧师分享了教会有儿童主日学的需要,而你就有感动了,是完全有可能出于神。所以我就鼓励你,好不好?(KEYI: 好,谢谢牧师。)

 

今天我们开始第二点【历史的概貌】,讲亚伯拉罕。我已经在礼拜六的门训班开始讲亚伯拉罕,我也布置了功课,ZHANGY做得不错,还要标注好经文。今天的作业:1)诺亚的三个儿子,闪,含,雅弗,列出三个儿子的家谱,今后会很有用;请大家听一听上个礼拜六的门训课程。2)特别是含的族谱,对于今天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矛盾,杀戮和关系的影响是什么?

我今天重点讲含。【创世记10章】我鼓励大家读一百遍,最近我读了很多遍了。先把这一章经文搞清楚,有很多东西我们看也看不完,讲也讲不完的,有蛮多的内容。10章6节【含的儿子是古实、麦西、弗、迦南。】我们看看含对父亲做了什么,为什么含是挪亚口中所咒诅的那个孩子。

我们看创世记9章20-22节【挪亚作起农夫来,栽了一个葡萄园。他喝了园中的酒便醉了,在帐棚里赤着身子。迦南的父亲含,看见他父亲赤身,就到外边告诉他两个弟兄。】告诉什么没有说,可以想象,‘爸爸没有穿衣服’;可能难免会提到爸爸(挪亚)的性器官,诸如此类。

挪亚的另外两个儿子闪和雅弗的见证,9章23节,【于是闪和雅弗拿件衣服搭在肩上,倒退着进去,给他父亲盖上,他们背着脸就看不见父亲的赤身。】这表示儿女对父母的一份尊重。后面关于亚伯拉罕的拣选,特别是罗得的两个女儿跟父亲乱伦,(两者)就产生极大的反差。

9章24-25节【挪亚醒了酒,知道小儿子向他所作的事,就说:“迦南当受咒诅,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含做了坏事,挪亚却没有咒诅含,他甚至对咒诅含的兴趣都没有;他咒诅含的心,因为儿女是父母的心,他咒诅迦南【必给他弟兄作奴仆的奴仆。】

然后他鼓励闪9章26节【又说:“耶和华闪的 神是应当称颂的,愿迦南作闪的奴仆。】这是一句有预言性的经文。第27节【愿 神使雅弗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棚里,又愿迦南作他的奴仆。”】这两节经文(26节和27节),都是在历史当中直到今天,仍然看得见这一类的痕迹。9章28-29节【洪水过后,挪亚又活了三百五十年。挪亚共活了九百五十岁就死了。】10章1节【挪亚的儿子闪、含、雅弗的后代记在下面。洪水以后,他们都生了儿子。】

看迦南,10章15节【迦南生长子西顿,又生赫,】这两个人对后来的历史影响是很深的。西顿又成为地名:推罗西顿,在以色列的西北角,在今天的黎巴嫩。10章16节【和耶布斯人、亚摩利人、革迦撒人、】。第18节,诸族分散【亚瓦底人、洗玛利人、哈马人,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

很重要的经文第19节【迦南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今天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战争就在迦萨。(*专有名词:西顿基拉耳;概念:迦南的境界;)从北到南沿着海边这段路就是迦南的境界。创世记10章19节出现了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19节)。所以,迦南的境界基本上就是圣经画的一幅,受咒诅的图画。加沙(迦萨)今天不是一个受咒诅的光景吗?所多玛蛾摩拉已经被清算了,已经被硫磺所灭了。

作业:从创世记10章看今天加沙蒙受咒诅的圣经根源,可以从创世记第9章开始(梳理)。加沙蒙受咒诅的圣经根源,其中会涉及到含。这个作业跟现实的联系就比较多了,<加沙受咒诅的属灵根源>。做功课的目的是帮助大家思考,你的思考能力,比思考的结果更重要。

 

当你做了今天的功课,你再去看目前的新闻,你就会笃定很多了;会看清很多事情,不会那么的毛躁,不会给白左牵引诱惑;也不会被人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就把你给牵着鼻子走了。人们已经连一些基本的常识也没有了,包括联合国10月27日的决定,要以哈双方停火。以色列的总理说,“让以哈双方停火就意味着,当年面对希特勒的屠杀,好了,好了,和解算了,不要打希特勒,慢慢谈。911袭击之后,大家也不要说话了,用爱心去接纳这些人吧。”

 

如何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一个问题,与这件事情的根源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今天的人们未必能够活在一个清醒的头脑当中,大家都被某一种思绪,某一种情绪,某一种潮流,所牵引诱惑。鼓励大家做功课,整理挪亚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标注上圣经的出处。这些资料在门训的后续课程中都会用到。(先整理含,再闪,再雅弗。)

 

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谈的所学的,就是要达到一个目的:上帝为什么会拣选亚伯拉罕?上帝在怎么样的人文环境当中拣选他?上帝是在怎样的上文下理当中挑出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如何在当时的人文环境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上帝所拣选的那一位?

通常我们读亚伯拉罕,是从创世记十二章开始,上帝已经拣选了;十一章拣选他拉,亚伯拉罕的父亲;十二章拣选亚伯拉罕。所以我们了解亚伯拉罕是从上帝对他的拣选开始;一拣选,亚伯拉罕就是一个信心伟人。但是,亚伯拉罕他当时处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时间环境、背景环境、习俗环境、属灵的根源,等等。

今天你们所做的作业,都会成为神拣选亚伯拉罕的背景资料,请大家清楚这个结构和目的。你的思维模式也要开始从这里去想问题。你以后的读经也会受影响,就不会单单生硬地把亚伯拉罕给吞了,吞不下去的,没有一点消化剂是吃不下去的。所以我们学习是需要有上文下理,前因后果;需要一个背景;需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高传道:

亲爱的主耶稣,我们感谢赞美祢!谢谢祢带领我们今天的课程。让我们学习再一次的将门徒训练概念的产生,领导力、管理力、圣经力,这三者的关系梳理一遍。帮助我们再回听录音,看笔记的时候,把今天所学习的有结构性的整理。主,我们感谢祢!带领我们今天学习创世记第十章,看到今天加沙受咒诅的属灵根源。也求主赐给我们智慧,让我们反复多读创世记第十章的时候,让我们看见在起初当时是怎样的情况,不至于带到今天现实的光景。求主与我们同在,也保守我们愿意在祢的话语里面,能够打下基础,愿意花时间学习。谢谢主,听我们的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