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道神学的概念 之 圣经脉络 —–
a.你在哪里?b.该隐游走;c.巴别塔上
今天讲布道神学,我们要思考布道神学的概念,接着要谈布道神学的源流,就是起源和流派、流线、流行、以及在世上留下的痕迹;第三讲布道神学的挑战;第四讲布道神学的办法;第五讲布道神学的本质。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五个问题,盼望大家能够站在系统神学、结构神学、圣经神学,这三个神学的角度,统筹考虑这三个方面所带给我们的学习与概念。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布道?所谓布道,布,是一个动词;道,是一个名词。道,就是神的话语;布,就是分享,宣告,解释,告知,活出,我们生命里面的道,要借着人表明出来。到底什么是布道?布道是全世界最难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三件事最难:第一件事情,我把我头脑中的想法放进你的头脑中;第二件事情,我把你口袋里的钱放进我的口袋里;第三件事情,我的动机与你的动机合一,就是我跟你有同样的心思意念,我们同心合一去做一件事情,这是很难的。
你跟任何一个人,包括你的丈夫、儿女、父母,在人世间极难有一个时间的段落是同心合一的,人生三件难事都与我们的布道神学有关。布道,也包括了我要将我头脑中的想法,放到你的头脑当中成为你的思想,太难了,大多数的人听听就好,讲讲也罢,极少愿意把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思想放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的思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断专行,唯我独尊,九五至尊,基本都属于比较霸道的族类;除我以外别无证据,除我以外也别无标准,大多数人都以自己为标准,以我为中心;这不是批评哪一个人,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你我他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信了耶稣以后就有一个可能性,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而已,大多数很容易成为一个口号,而真正生命活耶稣基督的心的人是少之又少。
所以,布道本身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从我的角度来讲,首先我要开放我自己,将上帝的道理,神的话语放进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的想法,这个很难的。除了这个绝对的难,还有一个相对的难,就是要透过某一个人来告诉你,这就有一个信心的问题,[王牧师到底讲得对是不对呢?他是何许人也?他是何方神圣?凭什么我要听他的呢?]
关于布道的概念我们要清楚,说简单也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说简单,布道就是向别人介绍关于耶稣是谁,[我告诉你,耶稣是谁] 这样的介绍就与我们的生命有关。传道,就是告诉人,耶稣来到世上为我们做了什么?耶稣舍命在十字架上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这就是所谓的道,道的核心,整本圣经就是道,上帝的话语;道的核心就是耶稣,耶稣的核心就是福音,福音的核心对我们来讲,就是我们生命的改变,出死入生。
什么是神学?大家通常会觉得很神秘,其实神学很简单,神学触及到我们生命每一个角度,方方面面,与布道有关的圣经思考就是布道神学。所以,什么是布道神学?就是与布道有关的圣经思考,圣经讨论,圣经结论,等等,这就是布道神学的概念。(与布道有关,与圣经关联,思考,反省)
WEIW: 神学算科学吗?
牧师:
不算。神学是科学的一个分类,但不算科学。因为分类科学的根基是逻辑,神学的分类也是逻辑,在逻辑上他们结婚产生交点,交集,两条线交错,他们在逻辑上彼此交汇,以至于成为他们的概念是与不是之中,神学以逻辑为根基进行分类。
神学不是科学,神学超越科学,不违背科学,神学解释科学,科学解释不了神学,因为神学的概念比科学的大;神学包含的范围,如果神学是母集或全集的话,科学顶多算是子集或是交集;神学与科学不完全的合并,不能说科学在神学里面;科学和神学在逻辑学上是一个交集,但是,神学的范围却是包括了科学。纯粹的神学和纯粹的科学,他们的关系是互相交错的,但是,从神学的范围来看,它包括了科学。
为什么这么讲呢?顺便讲一下启示的内容,因为在神学里面,讨论圣经启示的时候有两个启示,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普遍启示就是,上帝借着所造之物,将祂自己向我们显明(罗1:19-20),上帝所造的万物在说明造物主自己本身,这句话是神学;但是,上帝所造之物是怎样的呢?这是科学。所以,神学的范围包括了科学,科学在解释神学所谈到的其中一个内容的概念。
比如,在上帝的所造之物当中,有一个东西叫做碳水化合物,有碳,有氢,那是怎样的呢?科学就做这样的研究,就把碳和氢研究透了。或者,今天还琢磨不透的量子、量子力学,这也是属于跨科学的,跨学科的;量子,既属于科学,也是心里学的,又是神学的,又是哲学的,又是逻辑的,但又在逻辑以外,所以,量子力学都穿越了这些东西。可见而知,人类在逻辑上所定的分类并不能囊括所有的东西,上帝只用一个量子,就打破了所有的界限。
普遍启示,是上帝所造之物向人彰显的时候,使人知道有一位上帝,这是一位怎样的上帝呢?这就是特殊启示的问题了。特殊启示的范围就是,耶稣基督就是造天地的那一位,祂是圣父、圣子、圣灵中的第二位,这是特殊启示。但是,普遍启示当中的范围包括了科学,科学只是在上帝的普遍启示的内容当中,其中一个环节,去研究、发现、明白上帝所创造万物当中的规律、概念、本质、现象,两者之间有相包容的地方,又有相交集的地方,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圣经的脉络:要说明的是,我是选材的,并不是囊括所有的概念,只是在逻辑链条里面挑选若干的项目来说明问题就好。你们可以借着这个方法论,再寻找其他的概念去学习,再发掘很多的概念;所以,我的教学是开放型的,不是封闭型的,我鼓励大家今后写你们的布道神学的课程、大纲,我甚至希望你们丰富我的,超越我的,因为我的整个课程是开放的,不封闭。
今天讲三个概念:你在哪里?该隐游走; 巴别塔上。
你在哪里?创世记3:9,耶和华 神呼唤那人,对他说:“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是所有布道神学,所有神人关系的转类点,核心的一句话,神与人的关系在哪里发生变化呢?就在这里。他们相遇了,他们在伊甸园相遇了,相遇以前上帝说,你在哪里?然后,亚当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我便藏了。”所以,你在哪里?就是神人关系的转类点。
我们可能常常向上帝问很多问题,但是,在我们问问题之先上帝先问了你问题,祂问,“你在哪里?”我们在任何生命的时点当中回答这个问题,【主啊,我在这里。】以赛亚回答了这个问题,(赛6:1-8)上帝呼召以赛亚。所以,人犯罪,神人关系的转类点的答案或答卷,以赛亚回答了,就是,【我在这里】。我们每个人在这句话的后面都应该做好准备,我在这里。
如果一个罪人悔改的话,就解决了一个对上帝的回应,上帝问你在哪里?我们回答上帝,【主啊,我在这里】。而亚当夏娃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上帝呼召你做全时间的传道人,你也要回答,【主啊,我在这里】,我准备好了,求主差遣我。但是可惜,亚当,他没有说“我在这里”,他没有站在神的光中回应神,他乃是藏了,【我便藏了】,这是另外一个逻辑选言支。
我们把【你在哪里】画一个概念图,再画一个选言支的线,第一个选言支就是【我在这里】以赛亚回答了;第二个选言支就是【我便藏了】;整个人类其实就是这两个选择。直到今天,这两个选言支仍然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徘徊,我们的生命在任何光景当中都在面对这个选言支,或者是【我在这里】或者是【我便藏了】。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藏呢?亚当面对上帝为什么要藏呢?亚当是上帝造的,藏什么藏,你的五脏六腑,浑身的裸露,在上帝面前还需要藏吗?或者说夫妻之间关系,还要藏吗?不需要藏。夫妻之间是赤裸敞开的,最没有必要藏了,我们跟上帝也是这样的关系,最不需要躲藏的关系,如今他藏了。为什么会藏呢?
ZHANGY: 人犯了罪,内心就受到了良心的责备。
牧师:
对,良心的责备。【我便藏了】留意前面的经文,【因为我赤身露体】(创3:10),为什么我赤身露体就要藏呢?因为 【我就害怕】 。今天这个世界,人有一个共性,是人人心中都不安,全世界七十亿人,人人心中都不安,都活在恐惧中。欧洲的不安是怕俄罗斯把天然气切断,冬天就取不了暖,过不了冬;美国人怕通货膨胀,物价太高,生活成本增加。
【你在哪里】人类各样的疾病都从这句话开始,忧郁症也是从不安开始,今天全世界人类都处在一个不安的光景中,从何而来呢?就从这里。解决之道,就是以赛亚说【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的意思是,我敢于、愿意见光,来到神的面前;相反,就是【我便藏了】,我还要躲在黑暗里。我觉得你(XINXIN)的牧师在教会把罪剪断的示范是很好的,让你知道,敢于来到神的面前承认你是个罪人,你要剪断跟罪的关系,从此成为上帝光明的儿女,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从圣经的脉络看,我们为什么要布道呢?布道的凭据从何而来呢?因为人犯罪了,人去到黑暗中,人从此感到心里不安,从此神人关系发生变化,而布道的本质就是将人从罪的位置转变到义的位置,拉回到上帝面前来见光,这是所有布道神学的根基。所以,当我们讲到为什么要布道?我们如何思考布道的问题?就是从创世记三章九节这节经文而来的。
【创世记4:16】【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 这节经文很关键,盼望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这节经文,可能很少人讲这段经文,一般不讲,但是我觉得是有必要讲的,这是彰显上帝的大能。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该隐这个人物,因为这个人物太关键了,该隐和亚伯是亚当夏娃所生的第一对孩子。当上帝造了亚当夏娃以后,吩咐他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当时,那么大的地方只有亚当夏娃,太孤单了,多生点孩子呗,反正伊甸园里面有吃有喝,他们生的第一对孩子是该隐和亚伯。
该隐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5:8】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上帝好像用一个戏剧,一个话剧,一个电影的方式,演给我们看。亚当夏娃生了孩子,该隐和亚伯,这两个人当中,我们看见该隐是一个罪的代表。他们各人做各人的工作,该隐把田里的出产作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将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所以,耶和华就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却没有看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这本身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
而解经家们在这里添油加醋,加了好些东西,但是,我觉得没有太多的圣经依据,虽然有后面的应用部分可以这么讲,比如,亚伯就是一个伟大的先知,他提前知道上帝喜悦养羊,不喜悦人种地。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合乎常识和逻辑,所以,不可以作为解经基石。关键是他们两个人面对献祭的态度,这个是关键;假如换个位置,该隐是养羊的,亚伯是种地的,我想道理是一样的;亚伯可能就不会像该隐这样,或者上帝可能喜悦亚伯的供物。其实,无论你是奉献牛羊,还是奉献土里的出产作为供物,都不能够说明哪一样东西贵贱之分,其实他们主要所奉献的就是他们的态度。
当上帝对我们的喜悦或者不喜悦临到我们生命当中的时候,我们对神的态度是怎样的呢?有的时候,我们在教会里面,在家庭里面,在工作的场所里面,你会发现你会遇到老板喜欢A,多过喜欢B,老板喜欢别人多过喜欢你,就有一点像这种场景。人的生命有一种东西埋在里面,它叫做嫉妒,而嫉妒不是上帝创造的,这是人犯罪之后的结果;这不属于上帝,是一个罪的衍生物,罪的派生品。它原来不存在,因为这个缘故,生命就具备了一种可能性,这种犯罪的可能性就在圣经当中,清清楚楚的活出来。所以,该隐就把亚伯杀了,人类第一桩谋杀案发生了,人类第一桩嫉妒案发生了,人类第一桩驱赶案,驱逐出境案发生了,人类第一桩游走案发生了,该隐代表了人类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次。
上帝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我讲过多次,让你们看一幅画,《该隐出走》(油画),这幅画将整个该隐的生命,犯了罪的,罪人的生命,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个画家太了不起了,他用该隐和该隐一家人的那种,因为罪而带着生命里面的劳苦愁烦,那种愁锁眉结,狼狈不堪;那种因为罪的缘故压在肩上的担子,沉重不已,全部描绘出来。XINXIN你刚才讲到,你在受洗之前,牧师剪断罪的时候,你嚎啕大哭,为什么?你得释放了。在此之前,你的罪压着你透不过气,全世界每个人都是一样,被神赦罪以前的人生是很可怜的。
想想我们的人生,我们从小长到大犯了多少错,犯了多少罪,多少事情是得罪神的,多少事情我们是活在黑暗里的,是我们难以启齿的,我们是很羞愧的,对吗?该隐就背着这个羞愧走了一辈子,我觉得该隐的意义有如下几点:第一,该隐是一个示范,是一个罪的示范,是一个罪人的道路,让我们看见。你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罪,你如果不认识什么是罪人,看看该隐。该隐和他的后代将罪代代相传,一直传了多少代,我们不知道。
我们看圣经,【创世记4:15】【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了一个记号。【创世记4:18】到这里(拉麦)刚好是七代。【创世记4:24】【若杀该隐,遭报七倍,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所以,神保守该隐大概有七代人,神给他几代人的示范。第三点,该隐是一个反面教材的布道者,他也布道,让人知道什么是违背真道的人,这是该隐。当然,不是出于他个人,他是被动的,不是主动,背着自己的罪债。
所以,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神学观念,不要以为好像只有牧师、传道人,只有爱主的弟兄姐妹才能为主作见证,其实,哪怕是一个强盗,哪怕是一个坏人,也是上帝普世差传,普世福音,拯救世人的那一粒棋子,上帝也可以用。所以,当我们见到我们的生命当中有一些坏人、罪人、恶人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心生不平;因为恶人与善人,好人与恶人,在世相遇都为神所用,我们不要成为那个审判者,某一个人是不是坏人呢?上帝来审判。因为,恶人、坏人、罪人也是上帝所用的人。该隐,不要忽略他,我们每一个人要在该隐的生命当中,看见我们生命的警醒,看见我们生命当中的小信,看见我们生命当中原本的样式;
我们心里的不安,从该隐看得到,怎么来的?从该隐来的;我们心里面有仇恨,有杀戮,从哪来的?从该隐来的。在该隐的生命当中,给我们有足够的警醒,有足够的祷告,有足够的悔改的缘由,所以,不要把该隐忽略了。圣经的脉络有很多,我今天在讲课的时候,选择了该隐,盼望大家了解该隐的意义,该隐与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要把该隐丢在一边,好像跟我们无关,对不起,该隐跟我们的关系很密切。
WEIW: 我记得牧师曾经讲过关于该隐的献祭,土地也是受咒诅的,请牧师再讲一讲。
牧师:
毫无疑问,土地是受咒诅的,包括牛羊也是一样的,也在罪的权势之下;只不过,从整本圣经的脉络来看,上帝的确是拣选了羔羊作为祭物。但是,我刚才讲过,我觉得这个是以后的应用,但不是释经的基石,释经的基石是在他们两个的态度上,而在延申的应用方面,其实是可以找到很多痕迹的。因为,你到以后来看的话,整个以色列人都是游牧民族,从亚伯拉罕开始,都是放羊的。所以,不能拿这段经文的应用,牧养或者土地作为解经的基石,我们只能说,亚伯和该隐他们对待上帝喜悦与否的态度上,出了问题。
上帝审判你,上帝决定你,上帝喜悦你或者不喜悦你,我们的态度是什么?我们面对上帝喜悦他人多过自己的时候,应该心怀感恩,这是一个非罪人的模式;只有信上帝的人才有可能,应他人得到上帝给的福气、益处而喜乐。如果是一个不信上帝的人,他永远不可能应他人得益处而心生喜悦,是不可能的。罪人一定是因为自己得好处而喜悦,别人得好处他就心生怨恨。所以这里强调的是罪的根源,这是根本,这是对我们的教训的意义。
从应用来讲,我们摸摸自己的心,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生命?就是,见到他人得益处,我们就满怀喜乐,满怀感恩。其实,我们当牧师的也是一样的,刚刚读完神学的神学生,新的传道人,都要面对的挑战是,谁讲道比较好?谁比较受欢迎?这些挑战都在我们心里磨合。如果,看见我的同伴更加受教会的欢迎,受弟兄姐妹的喜爱,我心里面怎么想呢?这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上帝,你要面对你自己,我是否因为我的同伴,他的恩赐、他被人喜悦的程度,被上帝喜悦的程度高过我自己,而我自己满足呢?我喜乐呢?这个挑战是很大的。
我牧会这么多年了,多年之后我一直在问一个问题,我牧会的目标是什么?约翰讲,【祂必兴旺,我必衰微】,这个祂,既是指基督,也是指教会;基督不用讲的,祂一定兴旺的,所谓教会就是指一个一个单独的弟兄姐妹。所以,我牧养教会的目的就是,我所碰到的弟兄姐妹,我心中的盼望是弟兄姐妹超越我,比我更强,更蒙上帝的喜悦,这就是我生命所活的目标。大家不要以为这是一个道德品格的问题,不是的,道德品格达不到这个水平;道德、品格、伦理,人都到不了这个位置,你只有被上帝充满才有可能;我因为弟兄姐妹学习更好,服侍更好,而我更满足。
在我的身边比较近的是高传道,我带了她18年,好像把一个baby慢慢的带大。这次去北欧,感觉上帝很多的使用她,教会更多弟兄姐妹认同她,也愿意让她担任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服侍的担子,我心里就充满着感恩,充满着满足。YEZ弟兄说,牧师,高传道跟了你18年了,你把她栽培成这样了,你要过来栽培我们才行啊;他希望我们能够在北欧多住些日子,多而又多的带领北欧的弟兄姐妹。我们聚会的方式在线上或线下都是可以的,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把弟兄姐妹栽培到一个新的、超越的,超越他自己,甚至也超越我的一个光景,一个地步;这也是考验人的内心深处,因何而活,为何而活,你生命的目标是什么?这个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XINXIN你希望你的儿子超越你,你会觉得是一件很满意的事情,但是,是你儿子以外的人呢?就不容易了,凭什么超越我?我当然要比你好。所以,道德、伦理是不能把你带到这样的位置上,就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孔夫子,中华文明,是不能够带我们去到那个位置,没有人能够。只有上帝可以把我们带到一个去满足祂的心,而祂的心就是,个人看他人比自己强,看自己合乎中道,看上帝常以为亏欠。
上帝对我们的鼓励是,看他人比自己强,换一句话讲,这也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就是让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弟兄姐妹,活得比自己强。不是单单自己的眼光看见他的强,乃是我生命的目标就是要让他比自己强;达不到这个目标,我们是亏欠的;所以,我希望这个目标成为我们生命当中的方向和意义。若没有这个方向,我们的生命是苦毒的,我们总是不满足的,总是要这要那;但是,当你有了这个方向,就总是愿意给出去,总是给不完。
记住一个属灵道理,当我们愿意去给的时候,你就变成一个给不完的一个人,你总是有东西给人;如果你总是要这要那,你就总是装不满;当人的心贪婪的时候,是永远不满足,但当人的生命是奉献的时候,总是满足和丰盛,总有东西给人,只要你给,就有东西给人,盼望这样的生命成为我们生命的模板和方向,我们的目标要往这里活,否则人活着也很可怜。
所以,该隐是一个反面的教材,也把我们带到一个看他人比自己强,因为该隐没有,该隐总希望亚伯比他弱,该隐受不了上帝对亚伯比对自己好,所以上帝就让他成为一个反面教材,游走江湖,让全天下的人都看见他的脚步。我觉得他是一个显行和隐形的教材,在我们心里,也在我们的眼中。
【创世记11:4】【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这是布道神学,圣经脉络的第三个支点。每一个点都在问,我们为什么要布道?布道为什么是必要的?圣经怎么看?因为人心走到极点的时候,就要与上帝分庭抗礼,与神为敌。巴别塔在今天的世界中,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巴别塔林立的世界,任何一个领域里面,人人都要找到一个巴别塔,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不是基督的名,而是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各地。
今天,全世界要搞全球化,要把什么都合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者只要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他自己;所以,可以看到共产主义敌基督的倾向。巴别塔是什么概念呢?从大的观念来讲,巴别塔表面上是一座塔,它是在怎样的圣经文化当中产生的呢?我们进到11章,要离开11章,进入巴别塔,要离开巴别塔,怎么看这幅图画呢?先看圣经,若要给圣经分段,可以分成2个基本的大段,第一大段是创世记第一章到第十一章;第二大段是创世记第十二章到启示录二十二章。
第一大段的十一章信息和内容是上帝对全人类说话,我盼望大家读经要读到脑海里去,结构读出来,虽然这十一章的内容不长,但是其范围,圣经是对全世界每一个人说话。从创世记十二章开始,上帝呼召祂的选民,开始呼召亚伯拉罕。【创世记12:1】【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开始变化了。
上帝开始在茫茫人海当中,拣选了一个人,亚伯拉罕,当时还叫亚伯兰,是一个非常卑微的人,住在吾珥,就是今天的科威特。他并不是个渺小的人,从考古学来看,在当时的吾珥,有很多的家庭里面已经有壁炉了;在亚伯拉罕的年代,四千年前,家里有壁炉,可以烤火,而且有烟囱通向户外。
我们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壁炉的呢?长期以来,在没有煤之前,我们是把炭火拿进屋子里取暖,一不小心会烧着房子,那时候只有有钱的人家才有炭火。在清朝的皇宫里,那些不得宠的妃子,她们烧的炭火有很大的烟,而得宠的妃子会得到比较好的炭火,烟就比较少。
而在四千年前,亚伯拉罕所生活的吾珥,已经开始有壁炉了,这意味着那时的家庭设施已经很先进了,说明亚伯拉罕并不是在一个穷困潦倒,毫无办法生活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吾珥,去到一个他自己找不到未来的路程,不是的。他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他和他的父亲经营有头脑,做事有方寸,也是一个蛮大的家族。他的父亲带着亚伯拉罕,带着亚伯拉罕的侄儿,祖孙三代离开了吾珥。这是怎样的光景呢?
在亚伯拉罕蒙拣选之前的十一章圣经,上帝对全人类说话,所引出了的家谱,引出了他拉,哈兰,亚伯拉罕,引出他拉的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引出家族来,带出上帝对祂的选民的拣选。(请留意这个结构)在这个拣选以先的整个十一章的圣经是对全人类说话,最后,第十一章的重点是巴别塔,巴别塔是整个布道神学的必要性的最高解释。
如果没有布道,没有传福音,人类是非常可怕的,人类是走向绝望的,这个绝望就是与神分庭抗礼,欲与天宫试比高,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类这种骄傲的内心是自古以来都有的。【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我们要拿石漆当灰泥,我们要建一座城,建一座塔,塔顶通天,传扬我们的名】【创世记11:3-4】;与之相对应的上帝是要传扬耶稣基督的名。
【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创世记11:4】,不要分散,我们集中起来一起做,集中起来人多好办事,集中力量做大事,看到没有?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子;但是上帝不是这样,上帝说,所以你们要去,是分散。耶路撒冷教会,想在耶路撒冷自立为王,想成为教会的首领的时候,圣经在使徒行传记载,上帝击打这个教会,把他们打散,去到万民当中去传福音。
属撒旦的人是要建一座城,免得人们分散在全地,他们只顾自己这群人过得好,岁月静好,我有钱,我能够制造出2-3亿的中产阶级,去法国卖奢侈品,可以看到这种区别。所以,布道神学来到创世记一到十一章,特别是十一章的时候,已经达到了顶峰,所以布道的必要没有办法逃开,逃不开要布道。我们要在逻辑上,在真理上,在哲学上,在释经运用上,在圣经应用上,我们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今天讲了布道神学的概念的第一小点,圣经脉络。圣经脉络讲了三个小点,a.你在哪里?b.该隐游走;c.巴别塔上。创世纪3章9节,4章16节,11章4节。
最后的重点,一个重要的观念是,圣经的分类,两大类,当然有很多种分类,现在这个是很重要的分类,就是从上帝说话的对象来分类;创世记的1章–11章为第一部分,上帝对全人类说话;第二部分是创世记12章–启示录22章,上帝对祂自己的子民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