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1门训1笔记_三一论;对洗礼的态度反映对信仰的认知

天父,我们感谢祢,将一切荣耀颂赞都归给祢。祢是永远的主,祢是我们这一生的主,祢是我们每时每刻的主,祢是以马内利的主,我们的好处不在祢以外。求祢充满我们,亲爱的圣灵,求祢掌权,成为我们生命的满足。感谢祷告奉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

 

生命的能力从何而来?大多人关注管理力,其实也有道理,为什么呢?管理力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第一种能力,祂让亚当夏娃管理万物。人类得到了管理力,渐渐发现单靠管理力不足够,还需要领导力。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主要是与人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了管理力和领导力,那么力量的源泉在哪里?引出了第三个概念——圣经力。圣经中三万多节经文,每一节都会产生圣经力,虽然我们没法讲每一节经文,但是我们要思考:生命的能力从何而来?

我们的好处不在上帝以外,我们的能力也不出其右。“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马太福音28:19)为什么用大使命的经文开头呢?使命基于生命,生命得力于使命。一个基督徒如果以为得到了永生,就躺平了,不为主而活了,其实生命死了。应当从神的话语中,从尊主为大之中,从连于教会当中,从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当中,鲜活地心意更新而变化。

“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涉及对上帝的认知。我有个很多年的朋友在西安,有一天跟我说不再相信三位一体,并且引经据典。最后我拿他没办法,说:“至于我和我一家,相信我们的神是父、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真神。至于你信什么样的神,我没有能力左右。如果你也相信三位一体的神,我们就是同路人;如果你不相信,你我之间可能只能分道扬镳。希望你谨慎考虑。”后来不了了之,形同陌路了,可惜。圣经中充满了对上帝的描述,特别是耶稣临走前颁布大使命,吩咐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如果三位一体不重要,耶稣就不必须说“奉父、子、圣灵的名”了,只说“奉父的名”不就好了?但祂确实这么说了。

没有三位一体作为信仰根基,就很容易被牵引诱惑,如羊走迷。两千多年来大多数异端异教是围绕三位一体做文章的,比如耶和华见证人偷梁换柱,暗度陈仓,把三一论拆了,比如约翰福音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耶和华见证人的英文圣经里面的神都是小写的god,而不是大写的God;摩门教说每个信了耶稣的人都可以像耶稣那样成为神,抬高了人的神性,降低了神的人性;回教徒尊敬耶稣,但是认为耶稣只是先知,不是神子,而耶稣的神人二性是三一论的根基。甚至说被钉在十字架的是犹大,不是耶稣,耶稣逃去埃及了。所以回教徒对基督教犹太教没有太大仇恨。今天巴勒斯坦针对以色列,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人性的贪婪,想要扩大疆土。

对于三一论,我们接纳一个很基本的信条:我们相信圣父是神,圣子是神,圣灵也是神,祂们是一神。如果你不是很了解,可以继续学习。奥古斯丁说:“可以对这个真理认识不全面,不清晰,但是如果你否定了三一论,就连同这个信仰也否定。”

“为他们施洗。”很多人说:因信称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施洗呢?施洗就是浸礼的意思。不要把浸礼变成律法主义。圣经说彼得一天带了大约三千人信主,并且给他们施洗(使徒行传2:41)。在耶路撒冷有可以容纳三千人受浸的浸池吗?没有,当时应该是洒水礼。这次去以色列我们没去成马可楼,大家可以在网上看看图片,在锡安山上。其实马可楼没多大,最多挤下百人,怎么能挤得下三千人。所以洗礼应该是在马可楼之外,锡安山或者圣殿山的哪里,洒水礼。后来彼得带五千人信主(使徒行传4:4),应该也不是在河流洗礼。没有历史学考古学的证据,但是有逻辑推理。虽然我们教会是美南浸信会的背景,但是对浸水礼不执着,有条件就浸礼,因为效法主是应该的;没条件的话,比如在医院,总不能把临终的人浸到水里,我通常行点水礼。在信义会(路德宗)用湿毛巾在额头擦拭,天主教的神父用手湿了水点额头,英国圣公会也是。仪式上就讲这些,本质上,①相信三一论;②受洗是大使命的吩咐。到底是因信称义还是因行称义?因信称义,圣经讲得很清楚,同时圣经也讲了,信了之后就受洗。

跟耶稣一起钉十字架的两个强盗当中,有一个信耶稣了,他没有受洗,但是耶稣说:“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从这里看,似乎受洗不是必要的。相信是必要的,在没条件的情况下洗礼不是必要的。如果有条件接受洗礼却一直拒绝洗礼,在圣经里是找不到依据的。(总有一天,大家会走到一个地步,要为别人施洗,不是只有牧师才可以,弟兄姐妹也是可以的。)

 

XiaX:

耶稣只不过有个阶段道成了肉身,但是一开始就是跟圣父一样自有永有的,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牧师:

人是被造的。圣子是被圣父生出来的,与圣父同质同荣不同格。圣灵是由圣父圣子出来的。七次大公会议都在讨论圣父圣子的关系,仿佛圣父的位格高于圣子,但是祂们同质同荣。清楚了吗?

 

XiaX:

不清楚。圣父生了圣子,您能具体讲“生”是什么意思吗?

 

牧师:

通过熟悉的事情了解陌生的事情。亚当是怎么被造出来的?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用尘土造的,上帝对他吹了一口气,他成了有灵的活人。

圣子是圣父生出来的,“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诗篇2:7),生,不是被造。到底怎么生?圣经没有明说,但是圣经启示被生的圣子和圣父同质同荣同权能,不同格。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比较容易理解“格”,用中文不太容易描述“位格”。“位格”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一样,未必做出道德上的论断。比如“人格”表达人与人之间不一样,牧师当有“牧格”,医生当有“医格”。

 

Eunice:

我跟别人说,人是神造出来的。他们说,人是父母生出来的。我该怎么跟他们解释呢?

 

牧师:

这个例子恰恰可以帮我们说明这个真理。父母生儿女,儿女和父母之间没有价值的差别,本质上是相同的,荣耀是共享的。圣子不是被造的,是圣父生出来的,和圣父同质同荣,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当然,人的生养不能和圣父生圣子相提并论,但是可以帮我们理解。关键在于区别被造和生的关系。人被神造,是从无到有,圣父生圣子,是从有到有,人生儿女,是从有到有。

天地万物还没被造的时候,圣子已经被圣父生了出来,并且参与了圣父的创天造地,圣经说创天造地的时候圣子是工师(箴言8:30)三位一体的真神是一个团队,一起创造。

 

Sarah:

同质的意思是同本质还是同性质?

 

牧师:

同本质。

 

Sarah:

我可不可以理解为,圣子从圣父分离出来,是DNA的延续,所以本质相同。人是被神造出来的,和神的本质不同,没有DNA的关联。

 

牧师:

这么讲有说明的能力,但是也容易陷入人本主义陷阱。比如你提到了DNA,这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用于描述神就把神降格了。所以你要记住,描述的时候要按圣经的界线,圣经描述到哪里你就描述到哪里,尽量不用人本主义的词汇描述神。假如要用,那要申明这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是事实本身。就像刚才我跟Eunice说的,她那么说有把人和神等量齐观的嫌疑。

 

Sarah:

对,圣子和圣父不是DNA相同,是本质相同。

 

牧师:

哪怕我们说“本质”,也有人本主义的嫌疑,只是从人的角度描述。能准确表达圣父和圣子的关系的人类语言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人类的语言很有限,很贫乏,除了圣经的语言,找不到别的语言描述上帝。所以,圣经没有说上帝生人,圣经说上帝造人,那我们就这么说;圣经说圣父生圣子,那我们就这么说。

创造(create),是从无到有。人常说自己造了什么,其实不过是make(制作),是从有到有。人类却盗用这个字显示自己有多伟大,偷盗上帝的版权。

 

BB:

受洗在得救中占的比例有多大?假如一个人承认耶稣基督是救主,但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受洗就去世了,会影响得救吗?

 

牧师:

刚才我已经讲了。得救的依据是相信上帝,因信称义,这是绝对标准。

同时,上帝对相信的人有吩咐,包括信而受洗。一个相信上帝的人,为什么不听从祂的吩咐呢?

一个人被钉在十字架的时候信了主,下不来,耶稣没有拉他到约旦河去受洗,但是对他说:“今日你和我同在乐园了”,从这里看,洗礼不是必要的,相信耶稣才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信了耶稣之后,明明具备洗礼的条件,家里有浴缸,外面有约旦河、鄱阳湖、麓湖,更远处有大西洋太平洋,为什么还坚决不受洗呢?

 

BB:

我刚才说的这个实际情况是,教会要求上完一系列课程再受洗,但是因为他身体原因没法过去。

 

牧师:

曾经我在香港九龙城教会带领浸礼班,每次一两百人。不同的教会有不同的规定。这一两百年华人教会中很多人对信仰不清楚。听说教堂分发面包就去了,或者别人信了他就信了。于是大多教会先安排课程把基要真理讲清楚,上帝的创造、审判和拯救,道成肉身等等,帮助信徒真正相信祂。也有一些教会先安排受洗,再上课。不同教会有不同做法,这些只是相对的。绝对标准是什么?

总有一天要到耶稣面前,耶稣问你在哪里信主的?有没有受洗?你说在广州信主,没受洗。为什么信了却没受洗呢?因为人当时在深圳,教会在广州,就没去浸礼班,也没受洗。耶稣说可以在深圳的教会受洗啊。你问一定要受洗吗?耶稣说,我吩咐了大使命啦,教会要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吩咐去受洗呢?你说你那天发烧了,耶稣说那天之后你为什么不受洗呢?耶稣讲得很清楚:“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翰福音14:15)所以,信了耶稣,有什么理由不遵守耶稣的吩咐呢?

 

BB:

所以这只能怪他个人,不能怪教会,对吗?

 

牧师:

教会邀请他,他不参加,怎么怪教会呢?

 

BB:

他觉得是教会的原因,觉得教会好像太……就离开那个教会了。

 

牧师:

教会也不完美。那他就去找合适他自己的教会嘛。但是这个“合适”的标准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圣经。最终要到耶稣面前交账,如果没受洗的理由是那个教会不好,牧师不好,BB不好,CJ不好,心情不好……这些都不是真理,不是圣经标准哦。我们行事为人的所有标准都在圣经中,我们的血气、对教会和弟兄姐妹的不满,不是标准。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你总要回到教会里,满足主的心意。

 

BB:

有人对我说,信主的人死了之后,到阴间等待耶稣审判,也有人对我说,信主的人死了之后,灵魂就立即到天堂了。可能我对圣经不熟悉,所以对于很多问题我都难以分辨,觉得他们都有道理。

 

牧师:

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自己去读圣经、读神学,或者找几个小伙伴一起研究圣经。这样很好,也有一个弱项,就是缺乏权柄性,缺乏圣灵的保守,因为圣灵的保守是对教会说的。“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所以,你要把立足点放在教会。你不懂就可以在主日学或者门训提问,牧师的回应代表教会的立场,有教会的权柄和圣经的依据。如果你私下问我,我表达的可能仅代表个人。

 

BB:

福音派和浸信会的牧师的观点也有不一样。

 

牧师:

我懂你的意思。你不具备把全世界每一个宗派的观点当你的依据的时空能力,因为你只是一个人,不是神。当你在神面前做了委身某个教会的决定,那么这个教会的立场就是你的官宣立场。你不可能永远得陇望蜀,永远迷茫,你总要根据圣经和圣灵的带领和环境的印证,决定去哪个教会,不然你一直跟耶稣的身体(教会)没有关系,灵里不得安宁,活得像该隐,一生都在游离、流浪。鼓励你相信神,做出决定,找到属灵的家,和属灵家人一起走天路。无论你最终确定去哪个教会,我们都祝福你。

 

Eunice:

听BB的提问,我想分享一点点。信主之前我总是要利益最大化,信主之后我一直在IOUC这个线上教会,上帝让我诞生在这儿,我就在这儿吧。以前我对很多人不满,信神之后,我相信既然上帝允许我遇到这些人,一定是对我好。不管在哪个教会,上帝总会有祂的方式牧养我。

 

牧师:

感谢主。Eunice是个可爱的小叛逆,心里有很多不定,但你对主是忠心的,是认真的。每次看到你的成长,都感谢神把你赐给我们教会。当教会服事岗位空缺,没有人回应,你说“我可以的”,不争不抢,不求名利,让我很感动。

我跟师母还有高传道常常为教会的服事流着眼泪祷告,想到我们不是完全的人,有很多毛病。我自己曾经是脾气火爆,想要一走了之的人,现在略略安静、忍耐、谦卑,发小们都觉得我和以前判若两人。当然有时老我也难免会出现,但是神及时让我安静下来。在服事中,生命与生命碰撞,良善与丑陋的部分都会出现,但这个过程中铁磨铁,磨出刃来,会让神得荣耀。磨得最多的是跟高传道,快20年了,我跟她的背景完全不一样,我来自大陆,她来自台湾,语言、习惯、传统都非常不一样,但我们竟然配搭快20年了,真奇妙!

今天是你生日,师母买了生日卡片,我写了欣赏和感恩的话送给你,读给你听:方中,你是主耶稣介绍给我认识的朋友,上帝击打你成了软弱的残废人,我们才有机会认识。如果你是过去那个小骄傲,那个每天在乎名牌的有钱女,我们可能不会认识。20年的时间足以印证主耶稣有长阔高深的爱。一个月一年的忠心就足以让我们感动,20年的忠心,就什么都不必说了。

等会我们一起吃午饭,我还叫了Michael和HH。

张阳,今天对你说了几句话,跟狗狗有关的,会不会让你很难过?盼望你过这一关,不容易,但是要记住一点,把耶稣当做唯一、专一、第一,你的重担就放下了。你听李茜的分享,她今年底就要失业了,但是脸上没有忧愁。我们为她生命的成长和成熟而感恩。面对失去,生命的态度会说明问题。

 

Z:

只要得着耶稣,看淡其他。如果其他指的是没有生命的事物,我可能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是一条生命,显得我太自私了,虽然我本来就是自私的,但是为什么要通过一条狗显得我自私?让我很难过。

 

牧师:

你发现没有,你内心有声音说你自私,对你道德审判。你要问这个审判的声音从哪里来?是出于圣经的吗?没有圣经依据,这是圣经以外的声音。如果你能识别,就有能力对撒旦说不,撒旦就没机会篡改上帝的话语,没机会另立标准。圣经没有说,就不要浪费情感去难过,乃是把所有情感和感觉都交给主,跳出来,不受撒旦捆绑和道德审判。为什么要钻到非圣经的圈套中呢?能听懂吗?

 

Z:

可能没有完全听懂,但是愿意相信,还想追问一句,圣经对于动物的生命是怎么说的,动物有位格吗?约伯的牛羊说没就没了。

 

牧师:

人也是说没就没,为什么不可以呢?

动物没有位格,动物是神所造的,为人所管理。人可以对动物投入情感,但不可以取代上帝。

 

Z:

但其实我没有把它当偶像取代上帝。我以为是因为它才不想参加祷告会,后来想想,就算它在,我也可能不想参加,因为我自己懒惰才不想参加。

 

牧师:

你可能是因为这只狗狗,可能是因为对它思念,也可能因为它消失而沮丧,都有可能。但不管是什么,总之不知不觉中占用了亲近神的时间,就是偶像了。任何取代神的,都是偶像。神藉着事情锤炼我们,使我们更亲近主。

当面对三位一体真理的时候,愿意与祂有关系吗?面对信而受洗这个吩咐的时候,愿意遵行吗?宠物让你跟上帝的关系更远或更近了,在证明你跟上帝关系的本质。你的感受当然可以理解,陪伴的人和你同流泪,但是你最终把情感放在哪里却是你的责任。可以一次两次不参加祷告会,但是不能成为你的生命常态,这是关键,知道不?

 

D:

宠物死了之后会到天堂吗?

 

牧师:

有可能啊!圣经说:“豺狼必与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牛必与熊同食……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因为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以赛亚书11:6-9)猛兽尚且和人和谐相处,更何况你的宠物呢?圣经启示的拯救是对准人的,我可以回答你说不知道动物会不会上天堂。但是根据圣经留下的痕迹和逻辑推理,我可以回答你,动物可能上天堂。Z得到的最大安慰不在于重新拥有这条狗狗,而是Z和她母亲因为这件事而更多得到基督。我的祷告是,假如主让这条狗狗回来了,感谢主,假如主没有让它回来,求祢让Z和她母亲多而又多认识祢。

 

Eunice:

可以提炼一下今天课程内容吗?我没有头绪。

 

牧师:

今天主要讲了①三一论对圣经力的根基性的影响 ②对洗礼态度表达了对信仰的认知。我放慢速度,从不同角度讲了大使命和圣经力,大家也要去听新西兰课程的录音

 

LQ:

亲爱的阿爸天父,感谢赞美祢。今天是方中姐的生日,大家送上了祝福,我们为在教会中有方中姐向你感恩。在服事、思考和生活上,她就像妈妈一样,求祢纪念她。见面之前,我以为她个子很高,等到见面了我才发现她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而且步履蹒跚,走路很难平衡,但是她可以服事祢,这让我们看到祢的伟大,我们感谢祢。求祢祝福她和她一家,求祢带领我们教会的弟兄姐妹像方中姐效法祢,跟随祢。谢谢主透过今天的门训再次教导三位一体的真理,当我们传福音的时候应该怎样理解和分享三位一体,怎样信而受洗。虽然我们常常有迷茫,但是求祢帮助我们透过门训、主日学等等一切的学习,使我们能对福音对象讲得明白,使我们有能力讲到他们心里。谢谢祢赐给我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同行天路。愿所有颂赞荣耀都归给祢。祷告奉主名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