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祷告:天父,祢差派独生爱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我们看祢的通盘计划的时候,我们就晓得祢是那位爱我们的主。祢的爱是那么的长阔高深,我们常常是不了解祢的爱,常常是面对祢的爱而无感。现在的夫妻关系也是常常经历这种,彼此之间沟通的困难,有的时候可能一番好意,但是未必能够完全的领会和明白。但是,好在我们要交账的是祢而不是人,祢是我们有一天要交账的那一位,我们将生命的心思意念仰望交托在主手上。谢谢恩主听我们的祷告,奉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阿们!
今天门训学习的课程题目是《学习耶稣带领门徒训练》,目的是跟着主耶稣的脚步,按照主耶稣的榜样,学习主耶稣的方式,我们自己做主门徒,也训练他人做主门徒,这种传递性是圣经从一而终的使命和意义所在。课程一共五大点:A.什么是门徒训练;B.耶稣与门徒的关系是什么;C.门训的必要性是什么;D.门训的实践;E.门训的评估。
什么是门徒训练?
概念的产生(领导力;管理力;圣经力)
历史的概貌(亚伯拉罕;摩西;大卫)
未来的前景(耶稣道成肉身;司提反与雅各;彼得与保罗)
我们思考门训的概念。坦率讲,能够把这个概念讲清楚的人不多,我们都要思考这个问题,什么是门徒训练?未必每个人都有认真的思考,但是,如果不思考就肯定得不到答案,你思考了就有可能有不同阶段的学习。请大家给【门徒训练】下一个定义,这个概念现在是开放式的,可能等我们学完这个课程以后,你才知道什么是门训,我先不讲我的答案。你们现在的答案大多是不标准的,但是没有关系,这个思考是重要的。
高传道: 以主耶稣为榜样,在教会里有牧者或领袖来训练那些愿意接受装备的信徒,建立教会为神所用,为了福音的缘故,按照马太福音28章19-20节的经文。
牧师: 我们平常的逻辑训练是欠缺的。我们在亚洲,包括韩国人,中国人,日本人,菲律宾人,新加坡人,越南人…….,基本上是不学逻辑的族类。当我们要解答一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都不怎么熟练,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是我们门训的一个范围,也是我的目的。当我们这么讲的时候,你要开始思考怎样回答这个问题,要思考怎样架构这个问题的结论,这个不容易。这个思考是重要的,我不奢望你们答得标准,但是,我训练的方法就是,不给你准备突然提问。目的是,要把你里面常年以来比较不太习惯的思维动机,给挑动起来。从现在开始,这堂课以后,你要自己去找答案。这节课的功课之一是:学习写【门徒训练】的概念。
LQ:在教会里面给信徒的训练,这是一个范围的鉴定。用一个熟悉的事物以对比的方式,当一个信徒接受了福音,了解了福音以后的状态,跟门徒的对比。福音是使人信神接受福音而得救,门训是得救了以后要学习效法耶稣,生命改变。
FEIF:简单来讲,培养主的门徒,为主所用。
CJUAN:学习主的样式,怎么去传福音。
CHUNT: 怎样做好主的门徒的训练,就是门练。其中涵盖很多内容,以前牧师曾经讲过,比如,向自己的头脑宣教,做不一样的信徒,信徒和门徒是不一样的。门训就是要做门徒,而不是普通的信徒。
牧师:
我之所以这样提问,是尝试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机会。什么是灵命?灵命就是,你突然间遇见一件事情,你突然间遇到这个情况,在那一刻,你生命的即时反映或者回应。如果你准备好了,去讲见证,做报告,讲得非常完美,那个不是灵命。那个是化妆,是面具。同样的道理,什么是你的智慧?当你突然间遇到提问,你随口作答的能力,是智慧,智慧的表达方式。
我们看福音书,为什么说耶稣是智慧呢?耶稣常常遇见别人突然间向祂提问,“是否要给罗马缴税?”;“是这样还是那样,哪样更重要?”所以,我们的主日学也是这个训练。牧师之前也不给大纲,你们没有大纲,牧师有自己的大纲。你们随时随地提问,训练的是一种智慧力。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在哪里呢?知识就是你写论文,有准备地把资料堆砌起来。而智慧不是堆砌出来的,智慧是随处随在的,即使的,好像是没有准备的那个回答。
作主门徒要栽培的往往不是知识力,往往是智慧力。智慧力用什么方法去表达呢?就是在貌似毫无准备的提问当中的一个突然袭击。当一个题目来到以后,马上在你的生命当中要拷问你的灵魂,考察你的存储量,有没有这样的结构力,捕捉力,表达力,这是智慧力的形式。所以,当我提问的时候,大家不要害怕,不要害羞,;努力地去回答,努力地去尝试,这是提高你智慧力的方式。因为这种训练,坦率讲,我们从小到大,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硕士,博士,这种能力是很少机会去锻炼的。
在西方稍好些,在西方从初中就开始有group project (小组项目)。三五个孩子一起作一个题目,轮流向全班和老师作报告。当一个小组报告的时候,其他的组员、同学和老师都会提问题,他就自己所作的题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也是没有准备好的,他们从小就有这样的训练。相对来讲,西方的这种训练比我们稍好一点。但是,也不全备,因为他们的结构是人本主义的,是缺乏圣经总纲的。有了圣经以后,智慧的总纲就全备了。
ANH:门徒训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在校园里会有这样的概念,会有提到这个词,会有些材料让我们知道一些教义的部分。然后会有一些活动建立于门徒之间,也会涉及到带领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耶稣带了十二个门徒,我感受到一个递增的模式,有带领者培养门徒,然后门徒成长了以后也成为带领者。因此,这里就有福音的大使命的事工。
牧师:你从观察入手,最后也有事实考察。
EMMA: 门徒训练就是把一个世俗的人,培训成为耶稣一样的。具体的在门徒训练当中要从最基本的开始了解,耶稣是谁,我是谁,做什么,福音是什么。在训练当中把这些概念高清之后,我们才知道门徒是做什么的。
牧师:
言简意赅,道出了重点。其实,大家都知道,没有人不知道,只是表达的模式、方式需要调整和学习。通常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当我们要描述一个概念的时候,是由内涵到外延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去表达一个概念的全备性。关于逻辑,理论上我们自己应该去读书,去补充,这个工具对我们很重要。当我们描述一个概念的时候,在概念里面要包括内涵和外延。请大家上网查找资料学习这些工具,如何写概念?如何把概念当中的内涵和外延表达出来。
当年希腊哲学家的先祖亚里士多德,他单单教学习概念,表达概念,写概念,大概要花一年时间,他的学生要学一年。当时我很惊讶,怎么写个概念要花一年时间学习,当我越来越学习多了以后,发现写概念其实相当不容易。所以鼓励大家今天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我们遇见任何东西,比如,什么是茶杯?为茶杯写一个概念。什么是眼镜盒?什么是眼镜?你遇到任何东西就开始思考,如何用概念的方式去表达我所见到、想到、知道的任何事物,开始去学习。
这的确不是我们门训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花时间在每天的日常生活当中,让自己由一个训练的机会,训练学习写概念。否则的话,当你表达的时候,可能你自己知道,你身边熟悉你的人可能也知道,非常熟悉的人也知道你讲的是什么,不是什么。但是,其实你可能真正要表达的(内容)并不那么的准确,不是用通用的语言去表达。
LIANH: 为福音大使命的缘故,耶稣基督为效法对象,教会通过一些教导、互动、讨论等方式对信徒进行装备,往各处去传福音。
牧师:
很好,内容都有所涉及,但是,不是一种逻辑概念的语言,而是一种陈述性的语言。用语言表达和用文字表达,都是必须的,如果缺一个,就好像只用一个脚在走路。学习在人的面前去表达,请你往前多走一步。
第一点我们讲概念的产生。当我们在思考什么是门徒训练的时候,有几个基本点我们需要思考。首先,思考【门训】概念的产生,有哪些东西是与之相关的。第二,从历史的概貌看门训,到底有什么我们需要关注的地方。第三,未来的前景。这是相对于【门训的概念】的未来,不是我们今天的未来。所以,自从耶稣基督成为门训的未来开始,然后我们看到司提反与雅各;彼得与保罗。第一点讲概念的产生。包括:a.领导力;b.管理力;c.圣经力。
大家想过没有,什么是领导力?
CHUNT: 领导力就是带领的能力。是在关键时刻,对于团队走向的一种决策的能力。一种方向的决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带领和决策力方面,当有重大事项的时候,或者是出现选择的时候,这个人的领导能力就会体现出来。带领团队做正确的选择,走正确的路的能力。
LQ: 补充一点,凝聚力。这个领导力是将一个团队凝聚在一起的能力。
FEIF: 简单来说,是一种管理能力。对资源、人力的整体协调与安排的组织能力。
ANH:领导力让我想到有决策和导向,使用资源和团队的凝聚。
CHENJ:领导力是带领的能力。
EMMA: 取决于(领导者)的格局和眼光,这是两个重要的因素,领导者要格局大起点高。
高传道: 能够提前从神那里领受异象,顺服神,以仆人的样式来带领,是有从神而来的呼召的,一个位份,或者使命。
牧师:
大家基本上讲的是我下面要问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力。大家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在讲管理力,如,带领,决策,凝聚,管理,决策导向,格局,领受呼召,仆人式的带领,等等,这些基本上都属于management管理力的范围。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教牧同工开会,那时我们查考原文,查到一个概念,教会的管理在原文当中不是management,而是rule统领、掌管的意思。当我们说教会管理management的时候,在文字上讲不通,在原文中是指上帝对教会的统领、掌管的意思。所以,在整个教会的概念当中,有一个概念没有剥离出来。而领导力这个词,坦率讲,这二、三十年来被哲学界、文学界、教会界、咨询界给用烂了。本来是一个很好的词,但是现在被人本主义几乎吞吃掉了,所以要用得很小心。
领导力和管理力的区别。请注意,领导力不是管理力。管理,通常涉及到计划、组织、筹划、控制、带领……,这些都属于管理的能力。比如,怎么把一件事做好;怎么带领一个团队达到方向,达到目的,达到能力,这个比较多的是管理。比如,公司、企业、工厂、团队等,比较多的存在和比较在乎这个管理能力。这个人的管理井井有条,早上的安排,晚上的安排,面面俱到,每一样都达到标准,这是管理能力。
领导力,如果简单的讲,就是影响力influence。领导力的意思是基本上不管具体的事项。比如,我基本上停留在领导力的范围;高传道停留在管理力的范围,我们的配搭是这样子的。所以在教会,领导力也需要,管理力也需要。这样的讲法有些狭隘,但是观察是很具体的。我更多着力于在领导力方面,极少管理具体的事务;教会所有的行政方面的事务都是由高传道负责管理,所以,她是管理力,我影响力。
影响力涉及哪些方面呢?1)沟通,影响力最重要的就是与人沟通。遇到事情的时候要与人沟通,沟通就产生了影响力,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娓娓道来的,举重若轻的,就把一个核心价值观传递出去了。沟通,不是单单一个语言、文化、文字那么简单,乃是核心价值观的交换。2)解决问题的能力。遇见事情了该怎么解决呢?该怎么做决定呢?怎么做决断呢?这个就是领导力。出了一件意外的事情,由谁来处理问题呢?这是领导力的范围,处理问题的时候就表达了一个影响力。所以比较多的涉及这两方面。
透过影响力,是来引导大家的,不是命令大家;然后协调大家。不是在做什么规条,乃是带领出一个团队的氛围,一个气氛,是AIR。比如,中国跟美国,中国跟欧洲,中国跟西方的科技水平的差别在哪?很多人都搞不清楚这个概念,都觉得好像把美国最高级的工程师给挖过来,通过千人计划,中国的科技就起来了。但是,中国人一直没有搞清楚,其实中美、中欧、中西方之间所差的,不是这种管理能力,所差的是领导力。这个领导力是什么?是影响的能力。这个影响的能力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AIR,是空气,是氛围,是气氛。我用大家熟悉的事情来讲大家陌生的事情,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比如,一个软件工程师;或者一个硬件工程师;或者是做5G的,6G的;或者做F35战斗机的科学家、工程师。假如这个人是在美国的某一个著名的大科技公司,这种大科技公司里都有一个创新团队innovation group。这些核心的大佬们就在这种团队里面,每一个公司大概有二三十人,如果他们中的某一个人离开了某公司去到中国。因为在过去的近15-20年中,中国有计划地从他们当中挖人,其中有蛮多的科技人才被中国挖过去了。但是大家发现,这些人去到中国以后,他们的科技水平和能力就死了,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呢?
(我跟这方面的科技人才,直接有过对话。)因为在美国的科技更新,科技创新,不是日新月异,而是秒新分异。这些更新的信息、论文、文章发表在科技圈内,如空气一般充满了在美国每天的更新之中。如果你离开了这个圈子,在圈外五年的话,你就废了。五年已近是很长的日子了,基本上五个礼拜,甚至出差五天以后回来,都觉得要重新再读一个本科。我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氛围,空气,环境;是一个制度,关系;是一个综合体。这是领导力所起的作用。
美国的领导力,大多数人都读不懂的,都觉得是靠核武器,靠战斗机,靠无人机,这些都是太小的东西。美国真正最发达的就是这个领导力,其背后就是影响力;而影响力的表达方式就是一个氛围,一个环境,一个大空间。任何一个个体进入到这个空间的时候,他就被影响。请大家注意另外一个概念,领导力是一定或者同时,与被影响的那个人是产生关联的;而彼此之间的位置是可以互动的,这就是圣经所说的,在后的必要在前,在前的必要在后。所以,你发现没有,其实这背后的整个核心价值观,既然是BIBLE圣经。圣经文化给美国的整个科技文化带来了一个创新的原动力,这是亚洲文化没有办法了解的。
从北洋运动开始,从公车上书开始,从慈禧太后改革开始,一百多年前开始,大家一直看着西方的科技怎会那么发达呢?我们就把它洋为中用就好了吧。中体,以中为体,以洋人的东西为外表的工具就好了。但是,我们都错在一点是什么呢?中国所谓的改革、创新,需要一个内在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个内在核心价值观的表达,就是我所说的氛围,AIR空气,其本质上就是领导力,而领导力的本质就影响力。大家清楚了吗?如果不懂领导力和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后面的内容就不太容易懂。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而影响力不是发命令。当有人要发出命令的时候,那就不是影响力,而是行政力,是霸权力,是独裁力,是专项力,通常也是最软弱的力量。所以,最强大的力量是影响力。我是怎样按照你的意思去做事情的?你甚至没有跟我讲一句话。最近,HUAN姐妹在学习她的课程的时候,她有一个motivation interview(动机咨询/动机访谈)。这也是我这十来年一直教她的,如何跟孩子说话的一种方式。很少人能够读得懂这个概念,想得清楚这个意义。
我们在跟儿女说话的时候,通常要避免直接说“去,打饭去”“去,干活去”,这种方法是最差的。当我们跟儿女说话的时候,直截了当给他下命令,你就是一个很弱的父母。你只会用管理力,控制力,但却不会用领导力。领导力是什么呢?领导力是用你对孩子的影响,来表达对他的带领。通常用什么方法呢?具体来讲,从心理学的角度,从我们日常生活的沟通来讲,我们用的是一个动机力。就是,我讲话不把话直接讲到位,但是我告诉你为什么(原因)。我不告诉你HOW和WHAT,但是我告诉你WHY。(举例说明)
我儿子小时候六年级的时候调皮,不太愿意读书。他做完功课把书包放进柜子里,就去玩了,踢足球,贪玩。一学期结束的时候,老师说他没有交作业,可是我每天都看到他是做功课的。我就问儿子,你把功课放在哪里了?我就在他的柜子里把他写的作业,那些揉成一团一团的纸铺平,整理好了交给老师。老师说,这个学期就让儿子pass(过关)但是没有成绩,可以读七年级,六年级他读得很差。
暑假儿子回家问我,“老师说我什么?”我说,老师说你是一个非常有盼望的孩子,你在七年级一定会把书读好,你一定有能力的,大家对你的评价都很好。但其实是六堂会审,六个老师跟我反映孩子的问题。当孩子问我的时候,我没有说“老师都来审问我,你怎么不给我面子呀”。我说,老师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告诉我,你是一个有盼望的孩子,他们对你的七年级期待甚殷,期待很高。七年级的时候,儿子的生命就很快的改变了。我是怎么跟他讲为什么要好好读书的呢?有三方面。
因为第一这是一份来自不易的恩典。此话怎讲?儿子所在的学区是全美排名第一、第二的位子,哈佛、耶鲁、常青藤这些名校常常到这里来挑选学生,是非常高质量的学区。我跟儿子说,你今天在美国读一个这么好的学校,不是一件简单的历史事件,而是积存了几代人。你的爷爷十二岁就离开老家河北保定,你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在明朝的嘉靖年间,从山西搬到河北。非常不简单,是很大的进步。然后,我父亲你爷爷在十二三岁就去当兵打仗,没有被打死。你父亲,我也曾经当兵打仗。从你爷爷到你父亲,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不知道有多少,我们都没有死。最后,上帝的恩典积存在你的身上,你要珍惜上帝给你恩典,包括你的学习。
儿子听完以后就流泪了,他说,“我现在才明白,原来我领受上帝的恩典是这么大。我以后再也不贪玩了,我要好好的学习。”我说你确定吗?他说确定。我说你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他说,“因为,原来在我的身上有好几代人的努力,轮到我,我才有一个这样恩典的学习机会。爸爸你小时候在文化大革命,都没有机会好好读书。你上山下乡的时候在煤油灯下读书,是多么的不容易。”我在文革十年里基本上没有读书,所以别人去玩的时候我就不去,我自己读书。
当我要儿子好好读书的时候,我就跟他讲我们家庭的历史,讲我的见证。最后我讲,我们最大的恩典就是信了耶稣。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是中了魔鬼撒旦的诡计。觉得只要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一年几次读读圣经,背背几节经文就好了,而不用去学习,这是魔鬼撒旦的期望。上帝的孩子一定是充满着智慧、知识、能力和恩典,当有人问到我们的信仰的时候,应该按照圣经的吩咐一一地应对有余,能够将福音讲得清楚,说得明白。
当我们学习去思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上帝的恩典和智慧的行列里面。所以,我跟儿子讲的是为什么。至于怎么读书,读什么书,那是他的责任。我的责任是用影响力,用领导力,我不用管理力,不用控制力。大家听懂我的意思吗?这样你就大概知道怎么教养儿女。当我们用勉强力,脾气力,情绪力,火气力的时候,其实你是在糟蹋孩子。当你的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在拿刀,一刀,一刀,伤你孩子。但是,当你一点一点地把原因跟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好好读书?原因何在?
所以,我在讲领导力的时候,就讲到了影响力;而影响力的关键是,在跟人表达的时候,用的是动机力,而尽量不要用勉强力,而要用管理力。我想,这些内容对大家是有启发的。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对你的儿女说话,或者是在公司里作为一个管理者对待你的员工,你在表达问题的时候,能不能不要用情绪,乃是清清楚楚,安安静静,冷冷静静地去表达孩子的动机。意思是,当你的话说完以后,孩子可以产生动机。门训的关键是在这里,尽量避免用勉强的方式,教导孩子也是一样的。
LIANH: 家庭的空气和氛围是什么?
牧师:
家庭最需要的是爱,是委身,是信任,是同心,这些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氛围的内涵。有一次我们全家去外地,在外面的时候,孩子们累了饿了,他们说,“DADY,MAMMY,我们回家吧。”结果我们全家人就站在一个空地上都愣住了,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家”。因为我们明明在外地不在家,但是当这个概念出来的时候,我就跟孩子们讲,“你们讲对了,什么是家呢?家人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家。房子不一定是家,地区不一定是家,环境不一定是家;国家、民族、省、市、自治区都不一定是家;当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就是家。”请大家清楚这个概念,这样就不会被外在的东西miss leading误导了你。
由此我们就晓得如何藉着这个概念,彼此在核心价值观当中去产生我们的影响力;而这个影响力其实就是领导力。领导力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在前的必要在后,在后的必要在前。所以,一个聪明的父母,是尽可能早的,让儿女走上领导力的位子。儿女们未必知道,他可能自己不知道,但是你有意无意地把他放在领导力的位子上,从小让他担任家人的一个责任,给他挑一个重担。(举例说明)
有时候我跟师母发生矛盾,是她不太喜欢接电话,也常常忘记接电话,她把电话放在一个地方就忘记了,就去做别的事情了。我怎么打电话也找不到她,我就不高兴了。那时儿子是九年级,我就把我沮丧的心情告诉他,“妈妈不接我的电话,我好沮丧,好灰心。我需要帮忙,不知道你们两个孩子谁愿意帮我的忙。”儿子就说,“DADY这个忙我来帮”;我说,你可以帮吗?他说可以帮。我说,“我就把这个主权交给你,你要祷告哦。我需要你来招呼我们两个一起开个会,带领我们两一起在神的面前有一个祷告。”我就把责任交给孩子了。其实你发现没有,这难道不是门训吗?他也开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祷告、祈求和感谢,不是管理力,而是影响力。这是一个立体空间,灵力。祷告、祈求和感谢,其实就是领导力。
然后,在一个礼拜六的晚上,他把我和师母叫来,“我要找你们俩谈谈话,请爸爸坐好,请妈妈坐好。”他对妈妈讲,“听爸爸说,你不接他的电话,会不会是因为你不爱他了,所以你才不接他的电话呢?”然后,师母就没当一回事,在那里嘻嘻哈哈的。儿子就很严肃地说,“妈妈,请严肃一点。我们现在组织召开家庭会议,进行家庭辅导。所以,你现在正在被辅导。”师母一听,吓坏了,儿子来认真的了,好马上不开玩笑,认真听。儿子说,“我再问一遍,你不接DADY的电话,是不是你不爱他了?”师母说,“不是不是,没有不爱DADY。”然后,儿子转头跟我讲,“DADY你听到MUMMY说的没有,她说没有不爱你。所以,你告诉我说,‘可能妈妈是不爱我了,才不接我的电话’,这是错的,请爸爸把这个概念从你记忆当中抹去,不要它。”
我简单的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领导力的传递transaction这种交换,是父母需要学习尽可能早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必要。不管你的孩子有多大,要尽量让他进入到一个领导力的学习和训练里面;让他开始产生影响力,产生去服侍人的能力,也是一个影响力,也是领导力。彼此之间的角色互换也是领导力,彼此之间相交的一个必要。
高传道:a.刚才讲了领导力是影响力,在与人沟通的过程当中,把核心价值观传递出去。所以领导力的先决条件是,这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他的属灵光景,对吗?从价值观来看,如果这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不是那么贴近的话,领导力是没有办法产生出来的。b.领导力是否是一个恩赐呢?有人在这方面神给他比较强的恩赐,有一个领导力;而有的人把一个概念、一个观念去影别人,在这方面就比较弱。比如管教孩子,大家都有原生家庭的一些缺陷。门徒训练的第一点是概念,概念的第一点是领导力。我们要怎么看?是跟恩赐有关呢?还是无关的?这是我困惑的地方。
牧师:
当然有关,没有这个恩赐是做不了的。但是,在恩赐以先是恩典,所以这个领导力本身就是一份恩典。为什么这么讲呢?领导力是under在门训里面,做主门徒是耶稣给每一位相信他的人的呼召,所以,没有一个人是不具备做主门徒的呼召、恩赐,这是一个基本的大前提。如果说,对不起,我没有恩赐,我就不做主的门徒,这是个伪命题。所以,做主的门徒是属上帝的人的一个标配,或者说是基本的前提。如果是这样子的话,领导力也是上帝的一个应许、恩典、恩赐、能力以及信实。
比如,我们有谁在做父母之前经过训练的呢?没有的。但是我们做了父母以后,却有不同的父母。有些人做了父母以后,他努力学习如何做父母,你会发现他的儿女好像就不一样,结的果子不一样。而有些是真的不负责任。有一次我需要搬家去另外一个地方,我需要在一个公寓楼里住几个月。在那几个月里,我的周围(邻居)大多数是黑人,黑人妇女比较多,一个黑人母亲至少生3-5个孩子。有的时候见到了就会聊聊天,我就问她,“这两个孩子怎么长得不一样呢?爸爸是谁?”她说,孩子的父亲是谁,她自己也不知道。男人回来也会问,“到底哪个是我的孩子?”这也是做父母的一种光景。
其实门徒训练也是一样,正如保罗说的,传福音的使命已经给你了,你传就有赏赐,你不传就有灾祸。所以我们做主门徒,是一个甘心的乐意,你甘心就乐意去做了,或者是乐意的甘心。你的选择是什么?所以,做主门徒的本身不是一个,有没有恩赐才去做的问题,乃是你做了,恩赐就在那里;你不去做,神就把恩赐拿走了,你就没有这个恩赐了。所以当你去做主门徒的时候的那个人,他就有领导力,神的应许就随着你。所以,每一个主耶稣基督的门徒都有领导力,这是上帝的应许,为什么呢?
我先讲了管理力,再讲了领导力,这两个力要一起来讲。管理的能力通常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服侍中的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带领等等这些能力。而领导力不管这些,领导力涉及的是沟通与解决问题。而沟通与解决问题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影响力,而影响力指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刚才LIANH问,家庭中的氛围是什么?家庭中的氛围就是,我们家庭中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内容。比如,一个具有领导力,具有影响力的人,他的生命有哪几样最基本的品质quality。
1/首先是信心,对神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的话,所有的领导力都是空的,是空中楼阁,毫无根基,毫无基础。
2/除了信心以外,我们必须要有信德,信德包括诚实,诚信,说话是否讲信用。所以信心和信德是紧紧相连。
3/另一个品质是专注concentration,我们可以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比如传福音,教导,探访;或是做一件很卑微的小事,做清洁工作,打扫厕所,做一餐饭。无论你做什么事情要专注!当我们没有专注力的时候,就不会有影响力。你会发现,自古以来那些最好的领袖们,他一定有一个专注力,没有专注力做不了领袖。摩西是专注在那里祷告;耶稣专注在那里祷告;大卫专注在那里祷告;亚伯拉罕专注在那里祷告,献祭,筑祭坛;那种专注力是相当强。请大家看圣经中的专注力,我们的孩子要学习,是否能够专注完成功课,从小就要开始训练。4/teamwork团队精神,团队激励。在团队中与同工彼此配搭,相互鼓励。你在团队中是一个鼓励者,供应者,和谐者,谦卑者,公义者,怜悯者。所以团队精神非常重要,否则的话,你只能是one man band一个人的乐队,你不能跟其他乐器合奏。这意味着你要放下老我,你要放下自己的喜好,和众人和睦。
5/decision making 一个出色的领导者,他必须是很果断的下一个决心,做一个决定。
以上几点是我们领导力、影响力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我们没有具备这些的话,我们的生命产生不了影响力。当有人接近我们的时候,发现我们是一个没有信心的人,是一个信心软弱的人,那你就很难产生影响力。但是如果你对神的信心满满,这个本身你就在影响你身边的人。
我记得十几年前,刚开始在MCKINNEY植堂,我们就五六个人一起开荒。当时我儿子一看我们就这么几个人(小猫两三只),怎么可能建立教会呢?他是不相信的,那个时候他是高中的最后一年。我是等到他去上大学以后,他才回来告诉我,那时他几乎不相信能够凭空建立一间教会,他根本不相信。但是后来为什么相信了呢?他说,因为每一次家庭当中的祷告,他眼睛的余光都在看我。他说,“我发现爸爸对于,从无到有地建立一间教会是充满信心的。我开始勉强我自己,虽然我信心软弱,但是我看见爸爸是有信心的,我选择相信,我愿意配合。”所以他在教会里做翻译,开始的时候不是高传道当翻译的。
所以,他选择顺服,选择配搭,选择服事。第二年,当他从大学回来的时候,看到教会的人数增加了,事工建立了,他说,“DADY那个时候我心里其实是软弱和小信的。”为什么他能够在相信当中建立呢?是受了爸爸的影响,因为爸爸是有信心的。所以,当我们向我们的团队、家庭、教会去表达核心价值观,成为影响力和领导力的时候,信心是排在第一位。盼望大家把这些核心价值观装进头脑里,以信心为驱动力,没有信心是很难往前走的。
CHUNT: 是否可以理解为,领导力的解决这个团队的思想意识的问题。管理力,更具体的是解决行为能力的问题。可以这样理解吗?
牧师:
可以的。领导力其实是触及到我们的核心价值观的。因为,核心价值观很难将其变为管理的一个规条,做这做那就达到核心价值观了,是要透过影响力去表达。影响力具体的表达是什么呢?讲白一点就是跟人沟通,帮人解决问题,最直截了当的,“我们谈一谈吧”。弟兄姐妹遇到事情的时候就想跟牧师聊聊天,就是用牧师的影响力对自己产生帮助。
前段时间有个姐妹问我,“牧师,你是怎么带领你们家的方向?你怎么知道未来要发生什么事情?你们家的事情好像都安排得好好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方向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我说,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上帝,我怎么可能知道明天要生何事呢?没有这个能力的。但是,又必须活出这个方向。这个方向是怎么活出来的呢?就跟今天有关系了。
其实我们的人生是有方向的,这个方向就在我们的核心价值观里面,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产生了人生的方向。因为这个核心价值观,我们就决定要做什么事情,或者不做什么事情。通常我们自己也知道,一个错误的核心价值观,在群体、家庭、团队里面,一定会产生错误的人生方向。相反的,你就知道了。如果是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属上帝的核心价值观,合乎圣经的价值观的核心价值观,所带出来的方向一定是产生出,朝着永生方向去行走,去奔跑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也是产生方向的能力,也恰恰是我们领导力,影响力所根植的土壤,一个提坝,一个根基,一个驱动力,是从这里来的。所以,当我们想到领导力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把领导力想成是管理,想成是给人下命令,想成是自己怎么做大领导,最大就是做秦始皇。大家容易把领导力往这方面去想。
其实,秦始皇的领导力是很弱的,他有最强的控制力,掌管力,命令力,独裁力,但是他却没有沟通力,他跟人不沟通的。他下个命令不会征求人的同意的,不会尊重别人的愿意或者不愿意。他跟你讲,你们不可以接待外人住在你们家里。最后,商鞅是死于自己所定的秦律,他逃跑来到了秦国的边界,想借宿在百姓家一晚,被拒绝了。因为商君定的秦律不允许接待陌生人,所以他不能接待商鞅;而圣经的价值观是让我们接待远人。看到不一样了的吧。所以商鞅就死在,于圣经核心价值观不相符合的,自己定的秦律上。
所以,秦始皇有最高的命令力,独裁力,控制力,拿捏力,但是他缺乏最大的领导力,影响力,核心价值力。而教会的领袖是仆人式的领袖,不是发号施令,不是下命令。教会的领袖一定是首先要做仆人,甘心做仆人,服事众人,为门徒打水,为门徒洗脚,擦脚;服事门徒,服事众人。领导力和管理力,统管力是截然不同的。而管理力在钟摆运动的最极端,就是独裁力。
当然,管理力的另外一端是任凭力,或者是放任力,这是从人的方面来看。当孩子到了一个地步,你没有能力管了,最后不管理了,这叫放任力。这其实是个咒诅,是从神那里来的,当你不用领导力,不用影响力去帮助孩子,就只剩下管理力的两极分化。或是勉强力,或是任凭力,放任力,对孩子都是咒诅。这个很重要,这对于我们理解领导力有很大的关系,跟我们做主门徒息息相关。
高传道: 这是最难的部分。牧师常常讲,要对人的心说话,怎么样把话讲到他的心里面,就是把我们的信息传递到对方的大脑。不但传递到耳,还要听到心里面。所以,领导力,管理了,圣经力这三个,我感觉第一个领导力是最难的,蛮不容易达到的。因为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另外一个人的头脑里面,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可是,却要让对方听进去,而且是能够接纳,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的困难。教养孩子或者与配偶交谈,你把所信的神告诉对方,就算是硬邦邦的把一个价值观传递出去,可是对方未必能够听进他的心里,也可能会抵触。所以,好像道理懂,要做到却是,跟管理力比较起来的话,因为管理就是执行;领导就是怎样去影响对方,就是让对方听了,还能够听进去,又能够服你。所以,感觉蛮难的。
牧师: 当然,这是最高的艺术。以我和高传道的关系来讲,你已经服事十九年,快二十年了,牧师有没有试过勉强你一次?牧师有没有说过“高传道,你必须要做这件事”呢?我没有说过一次。
高传道: 我每次带领其他的姐妹,我跟她们说,当我遇到事情不知道要如何处理而询问牧师的意见的时候,牧师从来不告诉我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怎样。而是把原则告诉我,最后就是一句话,你要自己去祷告,因为这是你跟上帝的关系。
牧师:
这就是影响力,而不是管理力。如果是管理力,我就会说,“高传道,你把这事情做好,我大大的有奖,我给你奖金。”这是管理力,有报酬。影响力很坏的,影响力没有报酬的,影响力是给你动机,给你原因,给你沟通,是你自己做一个在上帝面前的决定。
包括耶稣对门徒也是一样,耶稣从山上下来,门徒说,“主啊,为什么我们去禁食、祷告、赶鬼,鬼却不听我们的呢?”耶稣回答说,这一类的鬼,非禁食祷告不可。耶稣没有说,你只要说这几句话,鬼就被赶走了。耶稣把他带到神的面前来,你要禁食祷告的意思是,你要专注,你要专心,你不要开小差。你不要一边传福音,一边还扯着渔网;一边去布道,一边还做个小买卖。而是要专心,要禁食,要惊醒。
其实耶稣问的是,请问,你有没有专心在主的面前祷告呢?但是,耶稣没有直接地用管理力对待他,他没有责备门徒,他说,这一类的鬼,非禁食祷告不可。其实这句话没有在说鬼,而是在说门徒,但是话没有对门徒讲,他告诉门徒这一类的鬼是什么。这句话是反噬,反过来对着门徒说,你专注了吗?你禁食了吗?你祷告了吗?你专心了吗?如果这么问就变成管理力了。
但是影响力不是这样子的,影响力是说,你要不要专心呢?你要不要专注呢?你要不要惊醒呢?产生动机,给你发出邀请,请问你要吗?你是否愿意呢?耶稣这样讲,用的是影响力,领导力,而没有用管理力。高传道说话的时候,常常用管理力,没有用影响力,所以,尽量学习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