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 门训2笔记 救赎的意义
今天我们开始讲第三大点《布道神学的挑战》,分三个部分有些思考和神学反省。1.你们得救本乎恩;2.无论得时不得时;3.配角的责任尺度。讲到得救是本乎恩,就跟救赎有关系。什么是救赎?基督的救赎是什么意思?凭什么说你得救了?有人说,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要行走天路;永不叛教;要在某一个宗派,在天主教,在浸信会;有人说,要在某一个地方才是真正得救,因为世人都犯罪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基督的救赎把我们从罪中拯救出来,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圣经是这么讲的。我们还要思考什么是救赎?你得救了吗?你得救的依据是什么?得救的概念是什么?你心中的确据是什么?请大家用一句话回答我的问题,对于你来讲,什么是救赎?
Maggie 罪得赦免,得永生。
ZHANGY 离开了从亚当而来的罪性,应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我可以走向永生。
YIZ 从罪中得释放,耶稣在十字架上替代了我的罪。
牧师 这是代赎的观念,很重要。
高传道 主耶稣为我砍断了死亡的锁链,让我可以出死入生。
牧师
救赎的益处包括永生(启示录5章9-10节),单单从概念来讲,就是世人都犯罪了罪,亏欠了神的荣耀,因基督耶稣的救赎就白白的称义,罪得赦免,得永生。然后,我们需要处理几个概念。【罪得赦免】在以弗所书1章7节。什么是【义】?在罗马书5章17节。【脱离了律法的咒诅】在加拉太书3章13节。【得着儿女的名份】在加拉太书4章5节。【脱离了罪的捆绑】在提多书2章14节,彼得前书1章14-18节。【得神的平安】在歌罗西书1章18-20节。【住在圣灵里面】哥林多前书6章19-20节。因此得救所指的是,被宽恕成为圣洁,被称义获解脱,被接纳得和解,这是救赎的过程。涉及到的经文:【诗篇130篇7-8节】【路加福音2章38节】【使徒行传20章28节】。
关于救赎,有了圣经依据,还要回到原文当中,到底救赎是什么?在旧约中,可以从【路得记】看到波阿斯对路得的买赎过程,就是救赎在旧约中的,既是预言也是解释。救赎的希伯来概念就是买下全部,换句话讲,我们所有的价值都是被基督全然买赎,这是救赎很关键的一点。意思是,我们没有剩下一点是属于自己,属于世界,属于老我,属于撒旦;基督付清了所有的赎价。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没有一个不为祂而活的理由。我们通常信了主的人常常有个误会,貌似我们自己重新做一个决定,我要拿出多少百分比为基督而活,多少百分比为自己而活,多少百分比为儿女而活,多少百分比为父母而活,我们是否这样安排自己的生命呢?我们觉得好像,我们还有一个资本,还有一个本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请认真想一想,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加尔文是很有道理的。人是全然的败坏,上帝是全然的掌权,他不是没有圣经依据的,站在这个角度来讲,加尔文神学很有道理,因为上帝将我们全然买赎回来,我们没有自由意志的权力,却有一个从神而来的自由意志的恩典,这么讲的话就平衡了。我再一次的讲,我觉得加尔文把上帝所给的自由意志的恩典给抽走了,他把上帝的主权和权柄,取代了上帝给人的自由意志的空间,其实,我们活得蛮有“自由意志的空间”。当然,这不是我们的权力,是上帝给的恩典,是我们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权柄也不属于我们。所以,不认清这个道理,就会觉得我们还有一些空间可以为自己而活,其实从基督徒生命的本质来看,我们没有。
我们不要假设,不要奢望,我们貌似还有为自己而活的那怕一叮一点的空间,对不起,没有。为什么没有?救赎观就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被神全然买赎回来的。如果我们今天活在一个所谓的奴隶社会里面,我们来理解这个观念,全然买赎的观念很重要的。将我们全部的买下来,其实,直截了当的来讲,就跟当年奴隶主买下一个奴隶的自由,是同样的意思。这样描述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是最贴切,最完整的意思,没有加添也没有减少。换句话讲,我们原来是罪的奴仆,现在成为上帝的仆人和侍女,就是一个身份的转变。我们总是以为,做了上帝的仆人,上帝的侍女,我们就有了一个好像可以随意的放任自流,甚至去犯罪的空间,好像神也不介意,这个观念是错的。如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
所以,这个救赎观,要对初信的弟兄姐妹讲清楚这个道理,就是信了耶稣以后,本质上我们从此不再活自己,我们也没有自己所活的任何的价值,我们要活的所有价值都在,也必须在基督里。在基督外,我们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也找不到人生的任何价值。如果不搞清这个观念,救赎就跟我们没有关系。很多人问我们,我们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当我们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大多数人都问错了。圣经当中所说的自由意志,绝对不是我们有一个背离上帝,或者是不理上帝,或者是经过上帝,或者是与上帝无关的一个范围的那个自由意志,这个是不对的。
我们的自由意志只能是,我们按照对上帝大爱回应的心,仍然在基督里甘心乐意的选择,这是上帝的恩典。但是不存在一个在基督以外有权柄选择的可能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加尔文是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这个观点。不过,他在文字上的表达太霸道,让人听起来不好受,但是道理上他真的没有讲错。当他这样表达的时候,留下了一个人类的文明、文化、文字的有限性,以至于,他把自己表达的立足点给搞没了,这是加尔文自己的问题,不是圣经启示的问题。圣经的启示是很清楚的,毫无疑问,基督是将我们全然的买赎,不留空间,也没有留下任何罪的破口。所以,对于我们来讲,没有犯罪的可能性,没有犯罪的空间,上帝并没有给我们。
我们之所以还会犯罪,只不过是上帝的一份怜悯,是我们在already but not yet 的阶段当中,有一个逃跑escape的可能性,其实是不存在的。上帝怜恤我们不过是尘土,让我们可以跌倒了,仍然爬起来继续跟随祂,给我们一份多的恩典,这份恩典往往就是在圣餐中得到了体现。每一个月领受圣餐的时候,是我们重新归回神的恩典的机会。约翰一书1章9节,也是祂为我们开了一条出路,【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是神的怜悯和恩典。但是,在整个真理的结构上,是不存在一个罪的空间。
讲到这里有些困难,有些悖论,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自己要清楚,跟人讲真理的时候要讲清楚。从我服事主三十多年的经验来看,蛮多的人都在这一点上,没有太清楚。总觉得好像我们信了主,面对的就是上帝无条件的恩典、怜悯,甚至可以继续犯罪的可能性,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犯罪的空间。所以,我们蛮愿意去尝试这种继续犯罪的可能性,好奇心,这个在教会里面太普遍了,这种胆大妄为的人比较多,究其原因来看,都在这里。这是整个救赎论的根基,这个问题很重要,跟人传福音,要告诉他什么是救赎。理论上来讲,罪得赦免,得永生,非常非常好,但是一个抽象的道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也不一定活得出来。但是,基督将我们全然买赎了,我们是切身活在其中的。
如果没有意识到基督是将我们全然都买赎了,如果没有这个观念来理解我们生命的话,我们信与不信的差别不大的。我们仍然还是会犯罪,我们头脑还常常陷在罪中,我们的行为也常常犯罪。关于救赎的全然买赎,基督将我们全然买下来的这个观念,换句话讲,我们的自由也是被上帝买下了。如果我们熟悉中国以前的家里的管家,家里面所谓的下人,家中的仆人,这种观念的话,大概就知道这种观念。这种观念代代相传,他一次为你的家奴,他的后代都是家仆的身份,去处理人际关系。
高传道 全然买赎和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相同吗?当我们作决志祷告接受救恩,上帝是全然买赎。牧师曾经讲过,一次得救永远得救,也未必。所以我想弄清楚,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种说法,跟全然买赎的意思是一样的吗?还是中间有些变化?如果人背离神,像圣经里面的一些人物,纵使神全然买赎,人还是有可能不得救。
牧师
我们把这两个概念分开讲。首先,什么是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个在圣经的原文当中并没有出现。在希伯来书讲到,一次得救成了永远的救赎,并不是在讲“一次得救,永远得救”。“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是一个神学思想,特别对华人教会的影响颇深;它欠缺许多逻辑上的限定,在神学上的解释既不清楚,也不完全。我们既没有一个立论反对它,也没有一个太强的依据去支持它。请问,“一次得救”是什么得救?是真得救?假得救?全然得救?部分得救?还是,拖泥带水的得救?如果,你是一得救,就非常清楚的晓得,自己是被基督全然买赎的;我借用加尔文的思想来表达,你得救了,你甚至没有抗拒的能力,这是指上帝的权柄;加尔文比较多的强调上帝的权柄,站在上帝的能力去看这个人的得救。
但是,在白色大宝座面前,作判定不是我们的事情,坦率讲,我们连谈论这个问题的立足点都没有。因为,只有当神回来审判的时候,我们才清楚,我们是谁?我们是否得救?我们是否全然得救?假如从哲学的角度,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看,好像是这样子。但是,人的知道与否,不是跟救恩必然挂钩的一个联系;人的知道与否,都不能改变上帝起初在创立世界以先,就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所以,这两个问题并没有逻辑上的必然交集,是两个分开讨论的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这两个概念不是必须要连在一起,当然,也可以连在一起谈。要搞清楚的是,这两者之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必须有交集。
我现在讲的基督将我们全然买赎,是在讲基督为我们做了什么,意思是,基督全然舍命,祂没有留下半条命不给我们。祂的全然买赎是藉着基督的全然摆上和付出来决定,祂没有上了十字架而不去死,祂死了。基督走上十字架是毫无疑问的absolutely绝对的死了。这就是为什么福音的根本内容,必须要包括耶稣基督‘死了’这两个字。基督没有死,我们不得救。基督的死,或者全然的死,或者真正的死,就是指这个赎价全然付清了,为什么?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上帝说了这句话;满足这句话,就是满足了上帝的公义。谁来成全?人成全不了,为什么?因为人是罪人,罪人死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必须有一个不应该死的那一位,去死了,以至于将死亡里的人替换出来。听懂了吗?
罪人死是理所应当,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从出生就是从摇篮走向坟墓,每一个人都是这条路,牧师的死救不了你,A死了救不了B,我们任何人的死都不能彼此之间的替换和救赎,因为我们都犯了罪。罪人犯罪以至于死,是一件满足上帝公义的事情,理所应当,毫无可夸,也没有任何盼望。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死亡的链条会被挣断呢?就必须有一位没有犯过罪的,非罪人。死亡像血盆大口吞吃罪人,当突然间死亡的牙齿咬碎了,死亡的权柄就被粉碎了,就毫无权势了。从而死亡转换方向,把所有的罪人送到天父那里去,而不是送到阴间和地狱,这是耶稣扭转了死亡的律。
上个礼拜我的讲道中讲到,耶稣死了,三天后从死里复活。在这三天当中,祂做了什么?请看一下上个礼拜的讲章,祂在生死之间自由的行走,道理就在这里,因为祂把死亡律粉碎了,打败了,这就是为什么祂可以替代,祂为什么可以救赎,祂为什么有资格全然买赎。因为祂是上帝的儿子,祂是上帝的独生子,祂的价值足以丰富,足以高贵,足以等量,足以超额,足以超值,可以说买赎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生命,因此,我们得蒙救赎。这个道理又简单又深刻,所以,基督买赎的道理太重要了。祂把我们的生命全部都买赎了,没有留下一叮一点。既然基督已经付了赎价,我们全然被基督买赎了,所以我们在罪的里面,在基督以外,没有任何的自由,没有任何的自由意志,也没有任何的空间;但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在基督里,我们可以自由意志的为基督而活,我们可以甘心乐意的享用祂所赐的永生。我们可以穷尽我们的创意,活出主所赐的爱,以至于我们弟兄姐妹之间可以彼此相爱。
关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基督已经做了祂那部分,祂已经全然买赎了我们,接下来看我们如何面对上帝的全然买赎。【罗马书12章1-2节】如果我们是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全然为主而活,凡事奉耶稣基督的名,去行事为人的话,当然就永远得救。道理是这样讲,你有(这样做)吗?当年,犹大可能也是决志信了主,就把主卖了,最后由马提亚替代了他。即使如此,你、我、彼得、约翰都没有权柄去论断犹大是不是信主,耶稣说,“与你何干呢?”并且,我们也没有权柄尝试一下,是不是要效法犹大,我们也没有这个空间。所以,像钟摆运动,我们两边都不能,我们只能去中间跟随主的道路。不要想着犹大如果得救了,我也可以卖主,我也可以背离主的道,圣经没有这个空间。
圣经说,【我们可以仍然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保罗说,【断乎不可!】所以,钻不了空子,没有如何罪的空间。‘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一次’,关键在于我们是否与所信的福音相称。基督是全然买赎了我们,祂付清了所有的赎价,我们已经全然属基督了,那么,请问,你的决定是什么?如果,你今天的决定是全然为主而活,就不要再想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不要再想还有什么罪的空间,老我的可能性,为自己而活,不要再想。这是一条不归路,走了,就永远跟随主。不要再想着,今天跟随主,每天跟随撒旦,后天跟随世界,大后天跟随老我,没有了。如果,你不承认全然归主的道路,你可能还真没有得救,这是很关键的一条。我们的生命中再也没有罪的空间,没有了,找不到了。
我们先前的状态是罪的奴仆,上帝在奴隶市场买了我们的自由,我们不再被罪,或者旧约的律法所束缚。【救赎】比较多的出现在加拉太书的3章和4章,请大家自己看。另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赎金】的意思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基督为我们从罪中得解脱、得释放,所带来的后果是祂付出了赎价。【马太福音20章28节】【提摩太前书2章6节】以祂的死来换我们的生,这是一个替代。前面讲的是,祂买下了全部,现在是祂付出了赎金,这个角度也是一个比喻的说法。这个问题的困难是,基督付赎金是付给谁?付给撒旦吗?祂将我们全然买赎了,祂向谁买?当年,我读神学的时候,老师也问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也很热烈。现在是可以犯错误的,以后服事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机会犯错,在这个课堂上什么错误都可以犯。读书的时候,学习的时候,是犯错的时候,不怕的。这个观念很重要,基督到底是把赎金付给了谁?
这里的重点是强调,到底撒旦有没有权柄;第二,撒旦权柄的界线划在哪里。犹大书记载,天使长取摩西的尸体的时候,撒旦说,天上的权柄是耶和华的,地上的权柄是我(撒旦)的。所以,摩西的身体属于我(撒旦)管,不许拿走,然后天使长说,“愿主责备你”。这一段出现在次经《摩西升天记》里面,这里引用了非正典的内容。这里告诉我们,撒旦在这个世上是有权柄的,上帝把权柄也赐给了撒旦,也如同今天许多的敌基督的政权有权柄一样,但是有一天,上帝会从撒旦那里把权柄夺回来。到底如何,或者是怎样,我们真的不知道。但这是很有益的讨论,我们需要知道,见到撒旦我们可以奉主的名赶牠走。
赎价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基督为了我们从罪中解脱,由此带来的后果付了赎金。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圣经没有讲赎金是付给谁。付给撒旦不合理,因为撒旦没有一个高过神的权柄,上帝没有必要把赎金付给撒旦;上帝把赎价付给祂自己,又好像是多此一举。所以,圣经没有讲过赎金要付给谁,在神学上是有很多讨论,但是我们在圣经中找不到有关的启示的痕迹。但是,圣经的确用了赎价、赎金这个比喻来的说法。
请大家想一想,在你们传福音的时候,难免会遇到这个问题,救赎,赎金,赎价,多少百分比?全然?部分?都是很重要的观念,难道都没有这种思考吗?ZHANGY说,向神的公义买。这有点把神给肢解了,这个不对。圣经没有讲,为什么不向神的怜悯买呢?为什么不向神的智慧、能力取买呢?
Maggie 赎价是向谁付的?牧师刚才提到的经文,罪的工价乃是死,所以,这句经文是否回答了这个问题?【罪的工价乃是死】这是出于上帝的公义,出于上帝权柄,这个法则是上帝定的。所以当人没有遵循的时候,就出生了罪,带来了死的后果,耶稣基督替我们付了死的代价,祂替我们承担了后果,把我们买赎了回来。
牧师
你可以这么说。但是,不要忘了,我刚才讲的赎价/赎金付给谁,是圣经里的一个描述,但是圣经没有提供答案,到底赎价付给谁了。你刚才讲的是一个解释,罪的工价乃是死。工价就是结果的意思,就是犯了罪的结果就要死,这是上帝所定的律,是上帝所订立的公义的标准,上帝自己会去满足这个公义的标准。犯了罪的人要经过一个死亡,罪的工价乃是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死,这个是公义,你犯了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上帝又不忍心我们的死,为什么?祂除了公义还有怜悯,还有慈爱。他的怜悯与慈爱不忍心我们死,但却无法容忍我们的罪,这是一组矛盾。而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中的关键就是基督,基督去替我们死,以至于就满足了上帝的公义。
所以,整本圣经的核心不是怜悯,不是慈爱,乃是公义。而上帝的公义就是最大的怜悯,最大的慈爱。因为,祂没有用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或者更多的人去满足祂的公义,乃是用祂自己的独生爱子,用耶稣基督去满足了,因犯罪而死亡的公义的律。上帝付出的代价是祂的独生爱子,这个公义的背后又是最大的爱,爱和公义合并了,爱和公义合一了,祂没有用别人的生命来满足这个公义。有人解释说,祂的赎价/赎金是向祂自己付的,有那么一点不符合逻辑,但也堪称是超越逻辑,这是一个解释。上帝既然定下了公义,祂无论如何都要去满足这个公义的标准,而祂满足公义的标准是透过,将自己的独生爱子舍了,并且让自己的独生爱子去死,去满足‘罪的工价乃是死’的公义,就成全了上帝的公义。而满足这个的赎价,不是别人,真是祂自己的独生爱子。
救赎观的讨论很重要,基督徒的救赎是什么,上帝的救赎是什么,什么是救赎。我们比较容易背圣经中的经文,或者神学观念,罪得赦免,得永生。这是很抽象的,什么叫罪得赦免?什么是得永生?可能我们没有人能够讲清楚,讲明白,反倒是基督将我们全然买赎的这个‘全然买赎’跟我们的生命具体有关联。如果基督是将我们全然买赎的话,我们就没有一个为自己而活的空间,就没有为了这个世界,为了这个世界给我们的名誉、地位、金钱、安全、贪婪等等而活的空间,上帝没有给我们这个空间,因为祂将我们全然买赎。
当一件事情临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唯一的选择是祷告求问神的心意,我们做决定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神的心意,神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因为祂将我们全然的买赎了。我们其实没有一个空间说,‘主啊,让我拿出一部分的爱给你吧,让我拿出一部分的顺服给你吧,’我们唯一的空间就是为祂而活,唯一的空间就是顺服祂的旨意。救赎观包括了,基督为你我买赎了全部,祂将我们从魔鬼撒旦的权柄之下买赎回来,为什么呢?神那么有权柄,直接打倒撒旦把我们抢回来就好了,上帝为什么没有怎么做?这是我当年问老师的问题。
CHUNT 因为上帝给人自由意志的选择权。
Emma 当人在罪里的时候,魔鬼撒旦也在我们的心里,没有清楚干净。如果上帝把前面抢回去的话,就把我们的罪和魔鬼一起抢回去了。上帝吩咐我们不能吃那树上的果子,因为不是吃一个果子就能够改变我们的生命,生命的改变是很长期的过程。如果那么简单就能够做到的话,每个人都发一个果子不就解决了嘛。所以,赎回,就是把魔鬼撒旦赶出去,耶稣的宝血洗净我们的罪,还有我们本身的接受和配合。(我确实讲不清楚)
牧师
信了耶稣以后,上帝应许圣灵住在我们的心里,撒旦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位置。当我们决志信主的时候,圣灵就在我们心中撒旦就走了,圣灵在我们心中掌王权居首位。为什么上帝那么有能力,却不是直接打倒撒旦,然后把我们抱在怀里带回呢?
YIZ 上帝要我们的心,以基督的心为心,以心换心,如果心不在乎,抢人有什么用呢?
牧师
根本的原因是,上帝要满足祂自己的公义。罪的工价就是死,所以,必须死,死必须要发生,不能把死亡省略了。只不过,祂把死亡的人,从普通的罪人当中换作祂的独生爱子。也不能勉强,祂要跟圣子耶稣基督商量,我有一个拯救世人的大计,你是否愿意去执行?圣子说,父啊,我愿意。所以要满足公义,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基督死,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满足祂自己所定的公义的标准。所以,总要有人去死,谁去死呢?这个死,不能是那种死了不能复活的死。如果单单只是死,就跟孔子、老子、孙子没什么区别,死就死了呗。但是这个死,不但死了,还能三天后从死里复活,是把人从死亡的道路当中带出来,从死亡的权势当中带出来,所以,耶稣说,祂是道路、真理、生命。既满足了上帝的公义,又带出了上帝怜悯,又进入了上帝的永生,基督的所有功用都在这里。
请大家必须把救赎观讲清楚,基督为什么要为我们死?祂不死行不行?不行,因为,基督不死就满足不了上帝的公义。而上帝让祂的独生爱子死,不单单是为我们死,不单单满足了上帝的公义,还满足了慈爱和怜悯。所以,慈爱、怜悯、圣洁、公义,祂的两极属性,钟摆运动的两极属性,都在基督里得到了全然的满足,赎价,赎金就由此而来。这个道理一定要讲清楚,赎价/赎金的道理,是基督教救恩核心中的核心,要讲明白,说清楚。下一次要做好准备,每一个人都要学习讲清楚,什么是基督徒的救赎观,什么是圣经中的救赎,就是今天牧师讲了什么。
首先,从上帝的公义开始,罪的工价乃是死。基督来以前,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从摇篮道坟墓,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这是整个人类的结局。然而,因着基督的降生,所有的事情都改变了,他道成肉身,舍命十架,就改变了原来‘罪的工价乃是死’的死亡的律,以至于死亡的权势被打破。怎么打破的呢?上帝让祂的独生爱子去经过死亡,耶稣就成为死亡陌生的食物,死亡不认识耶稣。当死亡吞吃耶稣的时候,耶稣反倒将死亡的权势粉碎了,死亡的权势再也不能牢笼和控制凡相信耶稣的人。基督不但是完全的人,祂原本就是完全的神,所以,祂带出了一个出死入生的道路,祂活出救恩的真理。因为,祂就是那一位我们可以跟随祂的道路、真理而完成的生命。将我们从死亡中带出来,进入祂的复活,死而复活是我们要走的道路,当祂再来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要从死里复活。
圣经没有告诉我们赎金付给谁,付给撒旦不合理,付给自己有点多此一举。刚才ZHANGY说付给了自己的公义,有道理,但是逻辑上说不通。单单付给公义,不付给怜悯慈爱吗?也不对。所以,赎金付给祂自己不合理,但在权柄上是讲得通的,也只有祂自己才够资格,收回祂自己的赎金,但是在逻辑上又不通;既然是付给祂自己,那岂不是多此一举吗?都会产生悖论,也都可以去问。所以,赎金付给谁,不是一个本命题,即不是一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赎金付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祂付了这个赎金,付上了赎价。而这个赎价/赎金就是基督祂自己为羊舍命。
关于赎价付给谁的问题,两千多年来,几乎每间神学院,每次神学讲座,这个问题都会被提出来。我们可以不回答,但是,别人在学习过程当中,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在门训当中学习,如果我们不思考这个问题,今后有人问你的话,我们就没有经过思考。如此,我们在那些提这个问题的人的面前,反倒不知不觉显得愚拙了,反倒显出我们没有经过学习。我们应该是经过圣经的教养,经过圣经学习,经过思考,最关键,最关键的问题我们就很清楚了。救赎,就是上帝差派祂的独生爱子,为了我们罪的缘故,舍命死在十字架上,以至于,因着祂的舍命我们得永生,这是救赎罪基本的观念。如果单单只讲这一句话,很多人在学习过程当中是不满足的,他们会提很多的问题,诸如此类,比如,你说基督为我付上了极重的赎金,那祂的赎金付给谁了呢?
换句话讲,上帝所付的赎金/赎价,在宇宙间没有谁可以承受得起,那怕祂付出来了,也没有谁接得住,为什么?因为太珍贵了。那是祂独生爱子的生命,谁也承接不了。所以,没有为赎价/赎金预设承载的对象,谁也承受不起。撒旦也承受不起,这个世界也承受不起,我们的老我也承受不起。上帝也没有必要去承受,祂付出去了,就是付出去了,祂也是不求回报的。所以,道理要讲明白,救恩要讲清楚,救赎要说明白。救赎的核心就是基督为我们舍命,祂死了;祂的死解决了上帝公义的问题,祂在此过程当中所付出的,是祂的怜悯,是祂的慈爱,是祂的独生爱子,是祂的赎金,是祂付出的赎价,请问,谁能接受得起呢?
假如我们把赎金/赎价等同于耶稣基督的话,其实就会出现另外一个悖论,这个赎金/赎价是付给了我们。祂把极重的赎金赏赐给我们,以此帮助我们活出与福音相称的生命,像主的生命。所以,也可以有付给的对象,付给谁?付给我们,极重的赎价赏赐给我们,这就是上帝的救恩,就是上帝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
今天的功课就是,学习将基督的救赎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