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书读书笔记、分段—Jack

前言
        那鸿先知名字的意思是“安慰者”,他和神达成默契,推知神意思表达,神是独一真神,圣洁公义,不能容许人敬拜他神。否则,就是审判开始,必按人的罪报应各人。
一、    神圣洁公义不可亵渎(那1:2~7)
        耶和华不轻易发怒,他发忿恨,谁能立得住呢?他发烈怒,谁能当得起呢?
        他斥责海,使海干了,使一切江河干涸。巴珊和迦密的树林衰残,黎巴嫩的花草也衰残了。
        神发怒是警醒和惩罚,还有悔改机会,真正审判了还没到来,已经不远了。
二、尼尼微城的灭亡(那1:8~15)
        從神呼召約拿,到興起那鴻,我們可以看到神對尼尼微心意的改變。約拿去尼尼微宣教大概是在主前862年,到尼尼微被巴比倫聯合瑪代攻擊滅國,整整250年。那鴻服事的時代,剛好卡在中間的主前721-701年間。這二十年間發生了三件大事:一是主前721年北國以色列被滅,二是主前711年埃及被擊敗,三是主前701年亞述開始攻打南國猶大。那鴻書的寫作時間應該是在猶大被亞述攻打的前夕,這一年應該是猶大王希西家十四年。(王保罗牧师写)
         已经给尼尼微人250年的时间赎罪和悔改的机会,没有把握住机会,最终被进行审判,如一段数据程序被删除的干干净净。
         尼尼微人哪,设何谋攻击耶和华呢?他必将你们灭绝净尽,灾难不再兴起。(那鸿书  1:9)
三、预言尼尼微整军备战(那2:1~2:5)
       攻打尼尼微的军队是巴比伦和玛代的联军到来,亚述帝国整军备战。
       他勇士的盾牌是红的,精兵都穿朱红衣服。在他预备争战的日子,战车上的钢铁闪烁如火,柏木把的枪也抡起来了。
        车辆在街上(或作“城外”)急行,在宽阔处奔来奔去,形状如火把,飞跑如闪电。
       尼尼微王招聚他的贵胄;他们步行绊跌,速上城墙,预备挡牌。(那  2:3~5)
        亚述王亲率精兵上城墙,帝国兵强马壮,准备充分有恃无恐,有护城河宽200余公尺,城墙本身有外内两层,外城长约50公里,内城长13公里有层楼15座,可以说固若金汤。
       四、预言尼尼微城被审判时候的情景(那2:6~13)
面对耶和华的审判,这一切都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哀鸿遍野。
四、因亚述的残暴恶行最终覆灭(那3:1~19)
   审判的到来是如此的可怕。
专有名词解释
伊勒歌斯人:
        那鸿先知名字的意思是“安慰者”,他自称是伊勒歌斯人,“伊勒歌斯”是指何处仍然是不为人知的地方。关于这个地点,有三种不同的传说:
       ● 一说是指在尼尼微城的北边,该地有“那鸿之墓” 。
       ● 一说是在耶路撒冷之南,有一乡村名叫伊勒歌斯。
       ● 一说是加利利的迦百农,因迦百农之名意为“那鸿之村”这三种传说均无法有一明确的证据,只作为参考之用。但先知是犹太人则是众所公认的。
默示:
默示形式又可分为作为的默示和不作为的默示。前者指当事人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积极行为将其内在意思表现于外部,使他人可以根据尝试、交易习惯或相互之间的默契,推知当事人已作某种意思表示,从而使法律行为成立。后者指既无语言表示又无行为表示的消极行为。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不作为的默示即沉默也可被视为已构成意思表示,由此使法律行为成立。
忌邪:神为独一真神,圣洁公义,不能容许人敬拜他神。
巴珊:《旧约》中常常提到这个国家,后来在罗马帝国时地位重要,位于现在的叙利亚境内。在《新约》时代,巴珊是罗马帝国最大的粮仓之一。其中一座城市波斯特拉(Bozrah,罗马语作波斯特拉〔Bostra〕)对纳巴泰和罗马很重要。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曾任命希律为巴珊统治者,西元106年图雷真把整个纳巴泰王国纳入帝国,新建阿拉伯行省,首府设在波斯特拉。7世纪以后,巴珊日趋衰弱。
巴珊--意即多产的,系位于约旦河东极北之地,南自基列,北至黑门山,富有森林,土地肥沃, 橡树尤为著名;且多草场,盛产牛羊牲畜。以色列人进迦南地的时候,这城的王噩率领众军民顽抗,尽被歼灭,失去一切牲畜财物,及六十座坚固高城。分地的时候,此地给与玛拿西半支派。玛拿西人称巴珊为哈倭特睚珥,现今成了荒墟;在此地牧放牲畜的,只有亚拉伯人。
迦密:这是一个连绵的山脉,突出地中海岸,在今之海法港附近。米吉多古城在这山脉中,守卫着一条离海岸数哩之遥的重要通道。在迦密山(最高点是535公尺) 上,先知以利亚曾向巴力先知挑战。继以利亚为先知之以利沙似乎也是以此地为基地。
忿怒:汉语词汇,释义是愤怒;忿恨嗔怒。这里是审判的开始,但神是公义的,必按人的罪报应各人。
涨溢:喻人的感情激动,光的深度增大。
基本解释:水流上涨泛滥充满而流出来。
那打碎邦国:指攻打尼尼微的军队巴比伦和玛代的联军。
挪亚们:又称底比斯为埃及古国南部首都,位于尼罗河上游。
古实:埃及之南,即今苏丹
蝻子:蝗虫幼虫
参考资料:
百度搜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