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鸿书的时代背景 —Jack

一、约拿书到那鸿书的历史跨度
        亚米太的儿子,迦特希弗人约拿在大约公元前844年完成此书。
        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的预言书,那鸿大约在公元前632年之前在犹大完成本书。尼尼微于公元前632年败亡;先知写下这些预言时,毁灭尚未临到。
        尼尼微人有200多年的悔改时间,天父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他们最终放弃了赎罪和忏悔。
二、尼尼微城历史
       那鸿书用了五个字形容古代的尼尼微:“流人血的城”。古代尼尼微的遗址由底格里斯河东岸的两个土墩(在现代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城对开之处)标明出来。它四周有高大的城墙和护城河,亚述帝国的晚期便定都于此。然而, 古实生宁录,他为世上英雄之首。  他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所以俗语说:“像宁录在耶和华面前是个英勇的猎户。他国的起头是巴别、以力、亚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从那地出来往亚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和尼尼微、迦拉中间的利鲜,这就是那大城。(创世纪   第10章:8~12节)
         亚述帝国晚期,当撒珥根、西拿基立、以撒哈顿及亚述巴尼拔诸王在位时,她的声名尤为显赫。亚述帝国四出争战,巧取豪夺以自肥;此外,其统治者更以残酷不仁地虐待俘虏而声名狼藉。塞拉姆(C. W. Ceram)在他的著作中写道:“尼尼微人丧尽天良,滥杀无辜,恣意掠夺,作威作福,欺凌弱小,发动战争,滥用暴力,君主凶残无道,施行血腥统治,结果他们受一些比他们更凶残的对手所灭。”
三、尼尼微的宗教
       尼尼微人崇拜众多的神祇,其中有许多源自巴比伦。君王在南征北讨之前先祈求神祇庇佑,而贪得无厌的祭司则从旁怂恿统治者四出征伐,希望从战利品得利。赖特在他的书中说:“他们崇尚武力,并热衷于向狮子、公牛等的巨大石像祈求;这些像的笨重四肢、鹰翅和人头象征力量、勇气和胜利。他们穷兵黩武,祭司则惟恐天下不乱。祭司的收入主要依靠战利品的收益,从中先拨出固定的比数归他们所有,因为这个强暴的民族极为虔信宗教。”
四、与犹大国的战争
       当犹大国希西家王在位第四年,亚述帝国军围困以色列,到第六年攻取撒马利亚城,掳掠十支派的百姓迁至亚述,且在伸展其威势,攻击犹大国,夺取许多城市(列王纪下18章:9-13节),但后来希西家王率众百姓迫切向神祈求,圣经记载说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亚述王西拿基立就拔营回去,住在尼尼微。一日在他的神尼斯洛庙里叩拜,他儿子亚得米勒和沙利色用刀杀了他,就逃到亚拉腊地。他儿子以撒哈顿接续他作王。(列王纪下19章:35-37节)
五、考古发现
       尼尼微的毁灭如此彻底,以致有多个世纪之久它的所在地竟被人遗忘了。有些考证学家因此讥嘲圣经,说尼尼微根本从没有存在过。然而,有进一步的证据支持那鸿书的真确性。十九世纪的考古学家发现尼尼微的遗址,并开始在当地进行发掘。据估计至少要掘去数以百万吨计的泥土才能把整座城发掘出来。有大量出土文物证实那鸿的预言丝毫不差!例如,其中的石碑铭刻证实了尼尼微人凶残成性,城中仍遗留着一些巨大的有翼公牛石像和狮子石像。从那鸿书可以看到,那鸿把城形容为“狮子的洞”!
       犹太人一向均接受那鸿书是上帝感示的圣经的一部分,故此它的正典地位是不成疑问的。它跟圣经的其余部分完全协调一致。书中的预言全都是奉耶和华之名而说的,并把一切功劳和荣耀全归给他,这也是证明那鸿书是圣经一部分的有力证据。
参考资料
     创世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