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一,唯一和第一看约拿的成长脉络—魏薇

专一,汉语词汇。(1)指一个人对事物和感情一心一意,无论肉体还是精神都从一而终,绝不会改变。从定义中,我们不能看出,这是信徒对神的一种态度。约拿已经感知道耶和华的话临到自己头上,却从信仰的层面跌落到伦理道德层面(当时亚述帝国对以色列人的残酷暴行,约拿心中怨恨),选择反方向逃跑。从一路的逃跑中,约拿在船上被找出来因为他的原因而有大风浪,他甚至跌落到社会的大趋势中,用自己的神来吓唬和炫耀,他属于神的选民一族。同样,大家在社会压力下,不得不把他丢进大海里,这样约拿在对神的不专一中,从信仰价值观落到社会趋势,最终把自己葬送大海。

作为信徒,我们对神的专一,有时也会在外在的条件下,软弱起来。一开始,我信主的时候,都不敢在朋友圈里发关于上帝的话语。当我第一次跟我哥说我信上帝时,他一番嘲笑。因为他的岳母也信主,而且不识字。他几乎是瞧不起地对我说我跟他的岳母差不多。是啊,我们在耶稣基督里就是姊妹啊,虽然她大字不识,我读了些书。但是对神的专一,我大概还不如这位姊妹。在北京的CBD里,很多信仰上帝的是海归,他们用这个信仰来区别自己不同于土鳖,有时会觉得那是一种“炫耀”。现在看来这些不都是基督徒的软弱吗?从信仰的价值观直接跌到社会趋势里,连伦理道德都跨过去了。2000多年前的约拿也不例外,我们的软弱他都有,这样的灵命需要成长。

唯一,只有一个,独一无二。(2)在约拿书中的第二章里,约拿在鱼腹中,没有其他一切人为的干扰了,他一定很宁静和绝望。这时,他对神的祷告是在求饶吗?他在第一章节中的软弱,到第二章节的忏悔。在祷告中,他虽然还是没有跳到信仰价值观的层面,但是已经爬上了伦理道德的高度,“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约2:9)上帝怎么会要我们偿还许愿呢?他为了我们牺牲了唯一的爱子,我们的任何作为如何等同于耶稣基督为我们上十字架呢?约拿在信仰的排他性上,对神是衷心的。他不曾去看其他的偶像等等,毕竟他有着自己的骄傲,他乃神选之民。

中国的佛教里有很多佛,对于这种唯一真神的理念,国人还是不那么接受的。最近我在一边做家务一边听youtube。里面讲了台湾一位教授研究人的特异功能,比如能用手认出纸团里的字。如果写的是佛,有一个先天具有这种特意功能的小女孩就能看见一位别人看不见的笑盈盈的老人在人群中。写的是Christ, 具备特异功能的女孩说看见一个镂空的十字架,里面光芒四射。我也不知道自己从那里来的突然的想法。佛尚且有肉身,但是上帝是不需要的。上帝就是光。所以小女孩看见的是光。佛也要金光好让人看见,只有光是不需要任何衬托,因为光是让人看的。所以上帝是唯一的,不可用佛的想法来推演上帝。这是我的一点猜想。

第一, 优先次序放在最前面。最后第三章,约拿顺服了。把神的话语传到尼尼微。但是第四章,他并没有把神的意愿放在第一位。他知道上帝是具怜悯和爱心的,但是他的老我却要爬上第一位,跟神争抢荣耀。他巴不得尼尼微覆灭,坐在城外的他可以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故事,他的灵命在最后的一关上没有通关。神就教育他,反问他,当他参与或者写下约拿书的时候,我猜他的灵命已经把上帝放在第一位,不再害羞和遮掩他内心的想法,暴露在光中了。

复活节四天假期,闺女跟教会去参见Easter Camp了,四天三晚。我跟先生去爬山走步道。第一天感觉还不错。周六晚上,先生跟母亲聊天,说闺女露营去了。也不是第一次,但是以前每晚都会跟我们发微信或者短信说晚安。可是这次去的地方没有信号,一点联系都没有。真的是凭信心啊!奶奶问孙女有没跟我们说说每天的情况,先生只能哄骗老人家,闺女说了。其实我俩心里都在打鼓。我更加殷切地祷告,一遍一遍地说把这个产业交托给上帝。第二第三晚,我都一早不到5点就醒了,平时得6点半闹钟叫醒我。睡得很轻,白天很困。 我一直觉得自己这两天睡得不好是因为鼻子堵,最近松花粉很厉害。昨天下午闺女到家,我早早地就觉得困得不行,上床睡觉,一早还是闹钟叫醒的。今天我琢磨自己半天,终于明白自己的潜意识里还是担心害怕闺女有意外。虽然我祷告,跟神说要交托,但是骨子里,我依然把自己的担心放在了第一位。跟约拿不是一样吗?我是选择了信仰耶稣基督,也用自己的一点知识去认知基督的唯一性。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却时常把自己的意志放在第一位上。今天跟家人分享,还是信心不够,有太多的软弱。虽然嘴里不承认,心里不觉得,但是睡觉把我暴露了。

作为基督徒,做到这三个一实在不易,每日的祷告灵修可以做到专一和唯一,但是第一是在行动层面上的,行出来远比说出来有震撼力多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