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门徒录音
Ida的功课有一点开窍,因为你功课的落脚点都在点上,为什么我给你这么多的好评呢,因为你进步蛮大的,因为你结构点,文学点和洞见点三样都有很大的成长,我都想象不到这个是ida写的。要谦卑,蒙神悦纳。曹洁上来了,你的强项是你的文学艺术的多样性和描述性。你的弱项,你要注意从人本主义往神本主义靠,因为你比较注意从你的艺术解说里面去进入神学,这个进入不是主体,它是一个辅助体,所以每一次功课我都给你提这一点。你做功课就成长, 希望你把牧师这句话记住,印在脑海里。其实当你把功课写出来的时候,人就不一样了。而且你能够变成每一个礼拜都写,都写的出来,你生命就发出一个质的变化,不是量的飞跃,是质的变化。那其实这一次,我很想你们看看黛丝的功课,这两份功课都做了,而且她超越了她过去以往的功课,她不超过三句话,但是这次她超越了自己,而且写出了见证,你们上网去看看她的功课,为她的成长进步我们都献上感恩。不管是谁,你们成长了,进步了,牧师心里就很欢喜快乐。Ida的功课这次的确做的不错。我鼓励你看看焕慧的功课,当她对人对事都用心的时候,你也会被摸到。当然她还有不足的地方,概念表达、逻辑链接、结构整理都还有一些弱项,当她值得大家去读,成为大家学习的参考。
我就稍稍提一些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这个其实说心里话,在我们的神学著作和解经书里面,通常牧者和释经家们讲的都比较少,因为我们比较容易被先知的光环刺伤我们的眼睛,我们会看不见这一部分的需要,我们容易比较盲目。在约拿书,我带你们写的有10篇的功课吧,你会发现上帝的一卷书这么多的面,它像一个钻石,我们整个学习都在看约拿书,你还看不够,你越看就越有味道,对不对。那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它也是多面的。那这也帮助我们看问题的时候不要被那些明星效益蒙蔽了自己的眼睛。我们比较喜欢去追逐一些名利,或者明星呀,做人家的粉丝呀,这是人性的里面拜偶像的情绪、情怀在作祟。一旦有这样的情绪情怀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被光环所遮蔽了双眼,所以,通常比较容易觉得这个约拿是先知,是蒙神拣选的人,他怎么会需要群体呢?他如此刚强壮胆,怎么需要一些软弱的肢体呢,比较多的给他一些谅解宽恕,这是好的。但是你一旦带入到自己的生命,你就会发现其实活的不真实。其实约拿也有生命活的不真实的部分。因为他不在基督的身体里,他貌似在神的呼召里,他好像在神的头脑中,但是却忽略了基督的身体,所以这个时候他也会比较困惑。我们今天坦率讲,在这个网络时代,处理这个关系,也是不容易处理,个体与群体,实体与线上,也是一个不太容易处理的关系。这个关系又新,但是这需要极高的智慧量,需要极高的穿透力,极高的观察力,极高的领悟力,你从圣经从创世纪到启示录,你没有发现一种趋势吗,没有发现就是神在个体与群体之间,实体与虚拟之间其实放下我们生命当中真实的,就是神他自己。我们的生命所有的形态都是可以改变的,你留意一下从亚伯拉罕开始,亚伯拉罕一个人蒙召,上帝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亚伯拉罕,这个个体成为了一个群体,他带着70个人,他带着308人,他带着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群体,最后下到埃及,埃及的雅各带着70人去到埃及以后,那成为一个以色列人,成为一个大的民族,甚至可以成为埃及法老王劳工的主力,帮他建了许多埃及的工程,也在这个世上显示了这个群体的存在。其实你想想为什么,上帝要允许他的子民在埃及做那么多的苦工呢?难道不是在埃及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帝国当中留下历史的一页吗?大家都清楚,在埃及曾经有那么一大笔人在那里做了很大的工程,在那里历史当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这个痕迹吗?你想一想,为什么上帝会允许北国的亚述,南国的巴比伦,把北国人和南国犹大人掳掠到他们的国家去,也是一个群体去到另外一个群体当中,留下一个群体的痕迹和概念。上帝的手中常常是个体群体他运用得当,为要他的子民,他的心意在世上留下不同的痕迹,所以大家看一个问题的时候呢,要多重的角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径路,不同的感受去明白上帝的话语。从亚伯拉罕走过来,到耶稣基督的时候,耶稣基督也是一样,耶稣他降生在马槽里,在约瑟玛利亚这个小小的家庭里面,看见怎么一个个门徒呼召出来,然后这个门徒成为跟随他的人,然后12个人,2-3个人,然后70人到500人,最后3000,5000人,最后到全球今天的20亿人,整个上帝做事的方式几乎就是从个体到群体的痕迹,让我们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留下关于它的见证,这个是整个圣经,整个教会历史一条清晰的脉络,所以我们在这个结构当中去重新读约拿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约拿书的内容如此的丰盛,以至于我们不敢忽略掉任何的痕迹,那当然在个体与群体当中,我们比较容易提到自己的感受,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伤痛、有限、卑微、罪孽,每个人都一样的。你很少有人在教会的群体当中不受伤害,极少的。因为人吗,人碰到一起,他就会受到伤害,那为什么会受到伤害,你想过这个原因没有,当你在教会里呆了一段时间的时候,你会发现可能在你身边有一些人,仿佛是个装甲车,从你身边就开过去,从他的角度来看呢,他发现怎么尸横遍野,这是谁把他们压倒在旷野当中呢?他忘了自己就是装甲车,那被压倒的人,从地里爬起来,勉强睁开眼睛,看着这个装甲车的时候,就像主呼求,主啊,你在哪里,你看两种不同的感受。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这个装甲车,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会去伤害人的。因为伤害人的方法很简单,你不要舞刀弄棒去扣动板机去杀人,你只需要说出一句残忍的话,就足以伤到人的心,用刀伤人顶多伤到皮筋肉骨,但是一句话的伤害,会伤害到人的心,走到人心里面,长期住在心里面。所以教会生活、群体生活,往往我们不一定是一个正面的记忆,未必是一个蒙恩的感受,往往是一个负面的。为什么上帝要把我们放在一个群体当中,并且让我们经历这个伤害呢?为什么经历这个仇恨呢?为什么让我们就是所得到的见证往往都是负面呢?想过没有,稍稍补充一点,能够想的通,在教会里面没有受到伤害的人,理论上你还没有经过教会,还在教会的外面,一旦你进入到群体,比如说教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概率极高,不要以为教会里面都是圣洁的子民,属神的儿女了,然后都是属耶稣基督了,都得了救了,道理一定都是美善的,不可能的,一定都会受到伤害,因为耶稣说了,有病的人才需要耶稣,来到教会的人和没有来到教会的人,世人都犯了罪,罪其实就是一种病态,其实都是病人,只不过来到教会的病人,他比没有来到教会的病人多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这个病人需要耶稣这个大医生来医治我,就是这个区别而已,我们跟世人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可夸口的。你在外面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勾心斗角,教会里面难道不也同样经历这些吗!罪人和病人的病态和罪症吗,所以你在群体当中受到伤害,是必然的。耶稣都受到伤害,去到会堂,去到圣殿,去到迦百农的会堂,去到法利赛人当中,去到加利利人当中,去到犹太人当中,哪个群体不受伤害,各个伤害他,他走到任何群体,他都是一个受伤害的群体,甚至在自己的门徒当中也被出卖,也被叛变,也被逃离。那不受伤害才是假的,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所以,我们在群体当中受到伤害,请大家做好准备,不要引以为奇怪,这不是理所当然,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当你受到伤害的时候,你不要以为奇怪,乃是要做好准备,你的选择是什么呢?约拿在这个地方,就给了我们一个所谓的反面的教材,他这个性格在群体里面,不受伤害才奇怪呢?说话那么冲,做事那么快,然后做什么事情,也不成熟,也不老练,做事的方法有一点像川普,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只顾自己,不顾别人。我的感受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所以你发现没有,如果你拿约拿跟川普做一个对比,也有一点像,蛮可爱的。两个人都是,有些人很恨他了,尼尼微人也恨他吗,约拿也是一样,他其实在自己的群体当中,应该朋友也比较少,在他的群体当中把身边人都得罪光了。称呼人少,得罪人多,这就是他的生命,他想避免这个呢?也不可能。所以盼望大家在写个体与群体的时候呢,把他写活,当然我们会第一直接的会反省自己的生命,我过去受到伤害,所以我就远离我的群体了。我不合适,当然这么讲,是一个很好的见证,反应我们自己的生命,但是也是会有一些过浅的嫌疑,所以没有必要浅到如此的地步,我们可以往深走多一步,想想约拿的生命,想想你的生命,想想今天这些领袖们的生命,其实蛮多的共同性,相近性。我记得我已故的朋友王永信牧师也有跟约拿类似的这种光景和状况。有一次,我去他家,我和师母、方中三个人去他家,在他家过夜,聊天,他就告诉我说,有一个弟兄跑到他的家里,请求他,要帮助他能够胜过他正在犯的罪,能够从罪中重新站立起来,重出江湖,东山再起。他就征求我的意见,我就跟他讲:王牧师,你和他有共同的问题,因为你们都是做机构的,你们不牧会,你不牧会做机构就有一个危机,在哪里呢?你容易把机构替代教会,机构不是教会,教会必须是基督的身体,只有教会才有赦免人的权柄,机构没有。你这个大牧师名牧也没有,你千万不要把自己替代神的权柄,抢夺了神的荣耀。那万一有一些教会,他不属灵软弱,那是这个教会跟基督去交账的问题,你也好我也好,都不处在可以批评他的一个角度。就为他祷告,凭着信心,把他交给神就好了。所以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对所有做机构的伟人们说一句话了,当你处在机构的队伍里面,你要警醒极其容易让自己脱离基督的身体,也就是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所以,我鼓励所有这些做机构的大牧师们,一定要一个基督身体的遮盖,一定要有的。一定要有一个团契的生活,讲白了一定要有人可以说你,你不要成为一个教皇式的人物,谁都说不得,太大了,你不能说呀,其实久而久之,其实可怜的是你,你慢慢就会堕入这个教皇的陷阱里面,谁也说不得。我记得方中阿姨,刚进到同工会来服侍的时候,也是一个说不得的人,一说就哭,我们都怕她。我当时跟教会的英文牧师,每一次要开同工会,我们都要提前先祷告一翻,然后才敢去把方中叫到我们当中一同来服侍。我们牧师一起在祷告中看到这个孩子是上帝派给我们的使女,在我们当中彼此的配搭服侍,这个我们都有共识,所以她再怎么软弱,我们仍然还是接纳她。我记得她刚来的时候,前半年9个月吧,每一次她开会都要哭个半小时,甚至到最长的45分钟,我就跟英文牧师相识一笑,这个情绪我们也是有的。她从她的个体88年信主,然后98年,然后到01年的时候,10多年,她其实活在一个虚假的群体的个体中,她并不在教会里,并不在群体中,并不在基督的身体里,但是她有一群非基督身体环绕着她,所以那群,我称之为妖女们环绕在她的身边,把她带离了基督的身体。我为什么这么讲她们呢?每一次我关心她们的时候,她们都讲王牧师,我们不属于教会,我们是自己一群姐妹的群体。那我就很纳闷,很奇怪,我说你在教会里,你有一群姐妹,但是你又不属于教会,那你属于谁呢?她说属基督,我说属基督的群体只能是教会,那你不属基督,你又属于谁呢?我很好奇,就是这样一群人环绕着方中,把她环绕出病了,这个是属灵上的黑暗,蛮可怜的。方中也是一个完美主义,家庭工作凡事都要完美,这个完美主义的病态需要基督的身体去释怀,释放的。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的。有自己的病,有自己的罪,我们需要来到属灵的家庭里面跟我们属灵的真理的教导,属基督身体的温暖,这个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记住我这两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病人,都是罪人,我们需要属基督的真理,我们需要属基督身体的爱、环境来环绕着我们,没有这个,其实我们是蛮可怜的。当我们去把方中从黑暗的势力当中拉出来的时候,我就很清楚的感受到就是她的生命其实当时处在一个濒临死亡的位置上,如果不去拉她一把,是命不久已,当时,处在这个光景中。感谢神吧,英文牧师和我一直为她祷告,把方中从里面拉出来的时候,原来撒但的权势被摇动了。今天教会的光景是蛮可怜的,很多人都打着基督的旗号,钻进教会里面,进行各种各样的破坏,是蛮可怜的,所以我们要警醒。
方中:牧师说的的确如此,那个时候,就像牧师说的,其实在这个群体里面,我也受到蛮大的伤害。在以前的教会里面,有姐妹叫我写那个匿名信,去质控教会的牧师。我听了她的话,就写了,其实这种东西,讲起来是行在黑暗里,其实是会见光的。这个事情过后,圣灵有责备我,我有跟牧师道歉,当时的情况发生是怎么回事,那我也后悔,我怎么会去听人的话,而不是听神的话。那年我总共发了6次病,其实跟这些都有关联,我自己也很后悔,这个就是当时经历过的伤害。谢谢方中的补充了。
个体与群体一定要经历黑暗的光明互动,从方中那次以后,我也在教会同工会立了一个规矩,我说教会只行光,不行黑暗。所以,就把所谓的意见先给撤了,我说有事情按照马太福音教会原则,按照神的话语来,不要搞个什么意见箱,什么匿名信,我说教会不接受匿名信,你若不是在神,在人面前说出,你因神而来的感动,我为何要听你的。教会会不听你的。你若行黑暗,我便不听。你若注重罪孽,主必不听。所以不要以为从个体到群体,从群体到个体会那么简单。所以我盼望大家对约拿多一点理解,但是也不要与他的黑暗认同。那是需要多一些理解,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他也领了神的呼召,却在行黑暗,他并没有在神那里,子民当中,教会当中去见光,分享他的使命和意向。所以,我鼓励弟兄姐妹,不管领受多大的意向,多高的使命,请你在神在人的面前坦然无惧的分享,行在光中,行出神的光。我就补充这一点,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要写,ida你写了委屈,没有写个体与群体,我觉得蛮可惜的。我觉得这个问题对于每一个做主的门徒来讲,相当的重要,委屈比较多的倾向于个体,当你去写约拿的这个群体的时候,会涉及到一个生命观、成长观、圣洁观、使命观和教会观。会把保罗书信所有的内容都串在一起,所以约拿这卷书是相当了不起的。大家如果认真读,仔细读,这卷书其实是带给我们太丰富的恩典和内容。那我接下来是不是要讲那鸿书,我还在考虑。因为那鸿书是过了120年以后,也是不一样的。这个我想你们应该有能力去读,应该有能力去处理,这个我们会稍稍提提吧,这个我们晚一点会考虑,因为约拿和那鸿书是一对吗,他们都向亚述帝国去传福音,乃是约拿的时代,上帝是恩典的时代,怜悯的时代,忍耐的时代,那尼尼微,亚述帝国还可以悔改,但是等到那鸿的时候,时候到了,想悔改没有机会了,说毁灭就毁灭,说没有就没有,跟我们今天的时代也很像。我可能会稍稍补充一下,而且那鸿书是很美的。那鸿书全是诗篇,那鸿书美不胜收,那鸿书这个文笔,除了所罗门,除了诗篇以外,我想就到那鸿,你读那鸿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在画一副画,唱一首诗歌,拿那鸿书可以画很多副画。他一直在画画,一直在唱诗。他那个艺术情节很浓。我想凡事你右脑比较发达的人读那鸿书,你一定会泪流满面,一定感动不已,然后心潮彭拜,所以约拿在这一块,理性比较强,神学比较强,然后立论比较强,结构比较强。那鸿,就是一个比较诗情画意,你看见那鸿,应该可以写的出你的诗篇,应该可以写的出你自己所有的感受上的得着,当然他也有理性,也有结构。所以我晚一点讲,现在不讲,你读约拿应该同时读那鸿,区别就是把120年前的约拿,拿到了120年后的那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份心意。这个立体的结构到时,我会让你们两卷书一起对比着写。也是一份非常美的篇章,非常美,好,我稍稍停一停,看你们对个体与群体有什问题想问,或有什么样的回应,我稍稍停一停,内容都是很丰富的,我就看你们的领受在哪里,我就根据你们的领受来表达。
Ida : 委屈是一种内心的活动,约拿当然是很血气的,他的血气就是一种外向的表达,那从一个内心活动到一个外向的表达,如果你没有干预的化,他就会一气呵成了这样子。我在问的这个干预会是谁,以怎么样的方式和形式来进行,是不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就在这个环节里面会体现出来。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这样讲大多数人听不懂你意思,让焕慧来讲讲。
焕慧:我们有共鸣,所以她写的东西,我很喜欢,也有共鸣。然后其实你写的那个文章,我逼的自己写了这份功课。当初你讲了约拿的委屈的时候,这个理解,我也是这么理解的。但是我定义不出来,我对定义就是我在逻辑上面比较弱,我定义不出来,但是你写了,牧师给了这个定义非常好,就是个人期望跟实际的距离,那我觉得这个我想写,我能理解到你就是说,我其实就是说,你讲到的这一类人,其实就是说,情绪让我想到牧师讲到了两点,你有情绪你要接受,你不要去反应出来,当你真正要发出来的时候,要在一个安全的群体,就是说比方说祷告会,你的属灵肢体中反应出来,你反应出来的时候,他们如果都在基督里的时候,他们会为你这个情绪做一个祷告,让你这个情绪落下来的时候,做一个铺垫,这就是群体与个体的关系,但是如果说,你没有这个群体的化,你这个情绪一发出来的时候,是一个无的放矢,是没有一个方向的。某种程度上会激到某个人,但是你如果是在一个群体上,向方中阿姨经常会把她的事情拿到祷告会上面去分享,那不是说在一个私人的情底下,或者只跟牧师分享,或是在一个黑暗的角落去分享,是在一个完全透光的环境里面,这时候神的医治和肢体的就出现了,这是我的一个理解。所以你能不能有胆量,把你的事情放在祷告会上这么多人,这种情况下面有两个,就是领导者在这个祷告会中会形成一个保护的机制,大家只是在祷告会中分享,而不能在祷告会以外去分享,这是一个机制的保护,同时也是神的保守,神完全的主权的掌控。第三,就是个体,就是肢体之间相互的祷告,他们为这件事情祷告,我们看看他们的心意,就让这个情绪有一个缓冲。我是一个情绪很大的人,就因为有事就这样说出来,我的感受就在这个祷告会中,我得到了一个,大家都接纳我这个情绪,牧师、师母、方中阿姨他们都会给我一个软的接,然后我再跳出来,然后不会完完全全的伤到某个人,这是我的分享。
看到了吧,这个人分享的时候是带着很大的情绪的痕迹,在那里表达。叶子,也认识这个姐妹吧,对这个姐妹也非常了解。但是你想一想,我们做传道人,牧师,我们牧养教会,我们难道不是就为了担当弟兄姐妹的软弱吗!不是该管教还是管教了,她也是会会受到牧师的责备,管教,也是一样的。
方中:ida 其实我到瑞典的时候,有住你们的家吗,其实对她有所了解,她这样写,其实我能理解那个意思,可能我们当中有的弟兄姊妹听不太懂,你在说什么。那我就举一个例子。焕慧的功课,她有提到她真实的自己,那牧师前几天,我跟她联系,这个礼拜,我们要为教会的奉献祷告,我就例行公事,就是我就礼拜一,我通常在几天前,我就会提醒弟兄姐妹礼拜一要把视频发过来,你的服侍是什么?简单的例行公事的提醒,她确实是很忙,各样的事情,压力的确也很大,我们也是经常见面,那其实我们在上个星期,聊了很多了,她已经分享差不多了,已经有一些关怀了,那结果没有想到,我在礼拜一提醒她的时候,请她发视频,指出我只关心侍工,不关心人。看完这个信息,我想该怎么回应她呢?说实话,我心里也有委屈的感觉,为什么,前几天我刚刚煲了汤,你就忘记了。其实我知道她的意思了,是想撒撒娇,被爱一次。那我应该怎么样呢?通常我不会那么快回复,我要祷告一下,我就跟她道歉,我说我可能关心的不够,我只关心事情,不关心人。那我就回了一个字,好,我说好的意思就是了解你的情况,我会找其他人来顶进这个服侍的位置。那也跟她道歉了,我关心的不够,我就跟她讲,我不会去主动改动弟兄姐妹的服侍,除非弟兄姐妹告诉我,你有什么困难,或其他的原因。这跟她慢慢讲下去,我发现她慢慢冷静下来了,那我就问她了,怎么样,下次想吃什么,就是这样子一个关系,那我觉得事实上,以何种的方式进行,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是否在这里体现,其实是体现的,为什么呢?当她跟我讲的时候,我不会把她的话停在我这里,我们是教会的同工,牧师师母一定会知道,那我不会留在我这里,为什么?因为这是我跟你的交往,不是我们两个人,其实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不是一个人,当成神托付我要关心的肢体,但是这个关怀,我会跟教牧同工分享,在一个安全的环境,然后我也会请他们为我代祷,这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神未必给焕慧话语说你错了,你怎么样,或我错了,关心人不够,可是神往往就是透过我们人跟人之间的互动,然后我们只是那个器皿,所以我们跟焕慧的关系,她回头的很快,现在她不会不理牧师。其实人灵命的成长,你是要在基督的身体里面。感谢主!
焕慧的确有很大的进步,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一个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的见证。想一想,叶子,她来到我们教会9年了,到今年快10年了,我有时候看这个孩子成长的慢,也打一些,打过一次,打小腿了,她的爸爸妈妈说,这个熊孩子,你以后真的要打一下,调皮吗,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你不会忘记的痕迹在这里,主所爱的,你才会管教。
我说,你是蒙了牧师的疼爱,才会打你,其实不会真打,是说你错了。但是,焕慧有什么好呢,我喜欢她的透明,她不遮掩,凡事摆在桌面上讲。她对方中阿姨有很多的爱和尊重,但是她表达爱的方式,就是情绪,过了,她也没有事了。那天,她跑来跟我讲,牧师,我又犯错了。她说我可能跟方中阿姨急了,发了脾气了,那该怎么办呢!我已经跟方中阿姨已经解决好了。我说你还是跟方中阿姨个人的问题吗,方中阿姨代表的教会,你是谁呀,你竟敢在永生神的面前耀武扬威,我说你想当歌利亚吗,她说不敢,我怕。这种严肃认真也会去严厉的管教,这是基督的身体在里面,就是基督的身体作用在这里,群体与个体,我假设约拿,讲见证很重要,我还是盼望大家回到约拿书当中来,我假设耶和华的话临到约拿,我要是约拿,今天的约拿回到祷告会当中来了,主啊,求你帮助我,耶和华有话临到我,让我去伊拉克那里去穿福音,让我去北韩去那里传福音。其实我们教会有一个弟兄,专门去北韩做福音工作了,我们就为他祷告了。那假如约拿有一个这样的健康的教会生活,哪怕她是焕慧,也会得到一个蛮蒙恩祝福的结果,你不觉得吗?其实这个孩子是蛮蒙福的。她蛮有神的智慧,就是打也不走,骂也不走,反正知道这是神给我的家,她把我们当做家人。我们都成了孩子的爷爷奶奶了。慢慢大家就成为一家人,你发火也好,发脾气也好,不是还的回来在基督里彼此相爱吗,这些群体基督身体的作用,因为这是神的家。因为这里面有神的爱。
黛丝:我刚刚听到方中阿姨讲到就是我们的服侍,有的时候就是我们都是有一个误会的,我感觉这个是方中的工作,一直来提醒我们参与教会的服侍,我很感恩。就是有规矩。第二个我很感恩,之前对牧师有一点苦毒,感觉牧师很偏心,好像牧师都不理我,不睬我,后来,我跟牧师谈了1个多小时,我感谢主,神真的很爱我,很感恩。因为一直我都是很里面有很多学习的功课,我们也有团契,我好像老是做错,这是神给我管教的功课。我很感恩。就是我有什么误会,有什么要说的,当面对面来讲,不要在后面讲,就是我们每一天都在学这个功课,不容易学,如果一直都是有这个罪的化,我们都会给他骗到另外一个情况里面,我们就更糟了,我们就不能从黑暗里面出来,不能正道光明,因为神要我们要光明啊,所以我们个人很感恩,可以把这个功课,我就是坐在沙发上写的,还没有写完。
焕慧姐妹:我借着祷告,还有环境的印证,把我带到牧师的这个教会,但我说你凡事都是要求耶稣基督的神的话语为标准,其实牧师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他罚我的时候,也非常严格。我有的时候,跟牧师闹矛盾的时候,我是人吗,有情绪,何况我们是一个罪人,我情绪是很大的。我情绪很大的时候,我甚至我不想见到牧师,也不想去祷告会。到那里肯定要跟牧师说话,要面对他,我还在生他的气,我那个气还在没有下来。那我自己怎么处理,其实这也是一个慢慢的过程。我觉得说我来这个教会,来这个祷告会,不会因为牧师,也不是因为方中,也不是因为某个人,我来教会是因为神的带领,我做这件事情,也因为是神。我跟这个肢体之间发生了这个冲突不能成为我不去教会,不服侍的理由。我会发泄我的情绪,方中阿姨会马上跟我道歉,她是一个很成熟的传道人,就是说当你遇到很成熟的传道人,比如说牧师,方中,他们都是很成熟的。他们会接住你这个情绪,然后给我们一个道歉。然后圣灵马上提醒我说,你这样子不对,因为你是一个侍工,不是发泄你的情绪。我会马上下来,找时间录完了,发给她,哪怕说不完美,其实这时候,跟神交账。那同时讲到说祷告会很重要,每个教会,每个地方的祷告会非常重要,虽然说,祷告会不超过10个人,特别是对于国外的教会,因为地里位置不方便,神说,只要有2、3个人同在,神就与你们同在,这的确是神同在的地方。那你在神同在的时候,你的祷告,跟人的冲突,就会在这个地方被化解。就是我自己的体会。那我生牧师的气,就在外面可以不理你。但一进入祷告会,神就会动工,神会把你的,因为这个我们的教会的祷告会是非常安全的地方。可以非常安全的去把我的情绪去宣泄,表现出来。我觉得是什么,我该受的惩罚是什么?牧师也会让我去担负这个责任。当这个过程反反复复,我以前的脾气在慢慢的改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时候,真的就是可以改变的。那很有一个当方中阿姨,说,对不起,我以后对你的关心要多一点。我的情绪马上就下来了。其实祷告会真的很重要。
焕慧的进步很大,牧师给予鼓励。
Ida :这篇功课其实它一直在我心里面有冲动,直到形成了文字,它才成了一篇信息和功课。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不能一个人自己去完成,我也非常感受到夏翔和牧师给我的帮助。夏翔在上次功课,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做大纲,我要建立信息的架构,所以,在我这个功课里面只是先做了一个大纲,另外就是牧师对这个委屈的定义,一个是事实,一个是期待。所以这两条线就成为我做这个功课的一个进入吧。否则,我堵在里面很辛苦。一个多月,我给牧师的留言,都是没有条理的,信息都是堵在那的,但是找不到头绪在哪里,你的脉络是不清晰的。所以,我会发现,人如果不是在语言当中去表达,很容易就在情绪里面去表达。所以,我认为这个也是,我读的特殊教育学里面,他鼓励孩子,就是说要用语言表达情绪,而不是说不是用你的情绪来表达你的感受,所以,约拿面对的事实和期待,我去读了列王纪上下、先知书、何西阿书、阿摩司书,这个背景,将约拿书发生的场景放回到那个时代环境,当时的那个背景里面去解读它。然后发现约拿的言行有一个时代对他的影响,同时也有约拿对那个时代的环境的回应。就有一点把它当做一个影片,舞台剧可能有一些道具就可以了,但是影片背后就会有一个很丰富的一个环境的细节在里面,这个我在这个群体里面得到的一个帮助,如何把我里面的感动能够以文字形成一篇功课信息,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是焕慧也给我一个,很大的鼓励吧,就是写功课的心智,她的见证就是给我一个很大的鼓励。所以我也决定写不完,我也要交上去,然后就坦诚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是你要更看中自己的真实。另外还有我从前的功课,有点贪多嚼不烂,就像牧师说的主题不突出,太多了。事实上,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现在每天有一个小的打卡,有灵修,我发现在三个方面帮助了我,一个是它约束了我的一个关注点,因为经文就是一部分,我要聚焦。第二个篇幅不能太长,它要约束住我,文字要精简。还有一点,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了。灵修,我一直以为它是一个个体的部分,但是没有想到,在灵修的小打卡里面,彼此分享,彼此看的时候呢,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见证。见证从来不是自己对自己说话。见证是一个群体的行为,并且需要语言的表达。
你的分享对她有祝福,有帮助,请问你听到了吗!你记得肢体之间,这么远的肢体隔着大西洋,神借着你的生命对她鼓励,对她安慰,阿们!
焕慧:我们对牧师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在网络上怎么建立肢体之间的互动,互相关心。因为我自己体会到肢体之间的帮助是非常的重要的。那怎么样,在网络上建立起,跟线下一样的关系怎么建立。我们都有讨论,那当然我们有各自的看见,我还是没有办法接受的时候,我们是保持互相的尊重,互相的意见,但是走到现在,看神怎么带,现在看到的确神有一些。
我稍稍提一点在哪呢?你知道我们最后,到末了的时候,我们要在哪里,与主相遇。在空中相遇。难道我们现在不是正在预备吗?难道我们现在不是在空中借着我们网络教会,借着我们的方式,在与主相遇吗,我们在预备这种生命。如果你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仅仅看做某一个人,那我们就太狭隘了,请你站在基督的眼光里来看我们。我们正在预备他日与主相遇的生命。我们正在操练,这个操练成熟了,去到主面前,你不会陌生,要不我们只娴熟与的某一种,我握到你的手、脸了,真实实在在跟你去吃饭了,我才觉得有一个真实的生命,那就是你自己的狭隘与限制,限制了基督的工作了,对不对。
Ida:我们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因为到今天来讲,我们可以透过电子的方式,那回到最根本的方式,人其实是靠语言来沟通分享、彼此支持,其实人是一个语言来交往的一种群体,所以我会想到就说巴别塔,人想要一起来建一个什么,上帝就变乱了人的口音。他没有把你们都分散到哪里去,首先是语言上,使人不能彼此沟通,所以事实上,我觉得古代人是需要见面才能说话、沟通,但今天的电子时代里面,时间和空间造成的障碍,不影响我们在这个信息的传达,神也是在用语言与我们沟通和传递信息的。我是这么想的,谢谢!
今天,我盼望大家从ida 的分享当中,能够得到一个很重要的语言,这个很重要,这个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其实语言是构成文化与沟通的,生命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媒介,所以,耶稣也是用语言表达他的真理,圣经也是用不同的语言描述。至少是希伯来文到希腊文,当中有一些亚兰文,亚兰文其实也是耶稣时代的希伯文,希伯来语言。所以,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媒体,那如果我们当中有人在读语言学,有感动恩赐的话,可以自己学学希伯来文,希腊文,也不是难道学不会的,是可以学会的。希伯来文刚开始入门会有一些难,不习惯,书写的符号不习惯,希腊文跟英文还是比较近的。所以我想叶子,你在学习希伯来文对吧!
叶子:我正在学习希伯来文,今年把创世纪看完。牧师刚才讲到了教会,讲到了祷告。昨天我们是查使徒行传,耶稣在升天以后,使徒们会聚在一起。弟兄姐妹会说,上帝都知道,我们干什么要祷告,但是使徒行传的第一章,却让我们看到门徒们聚在一起,唯一的事情就是同心合意的、恒切的祷告。教会里的祷告会似乎是那么三三两两的人,牧师在几年前就有一个叮嘱,祷告会另外一个弟兄负责,牧师说这个祷告会是一个教会、一个团契最重要的看不见的一个支撑,这是最重要的侍工。因着在后面的祷告,任何前面的风雨都无法阻拦。任何的祷告是,从去年开始,今天提到了一个是灵修、一个祷告、一个是见光,那我也敢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出来,没有偷偷的学,我在学希伯来文,学这些字母,我有一个目标,我是因为看到很美,你不是为了学一个语言,50岁了,我还能再学一样新的语言吗,我受另外一个弟兄的启发,一起来学希伯来文,从字面开始,看见另外一种美吧,我现在学了创世纪第一节,原来不懂希伯来文,不懂的话,我没有办法理解,上帝从这个语言,我们是三位一体怎么来的。当我们懂一点点希伯来文的时候,再跟我的信仰结合起来,这个语言是可以说是第一次,不是我非学不可,我最早看圣经也是为了学英文,看圣经,都是有目的的。然后学这个希伯来文,是想看看上帝对这个世界上留下来的心意,通过希伯来文把圣经留下来,另外提到因为牧师的经历,很特别,也看到神的手在你的后面成立这个国际网络教会,成立这个虚拟的教会,大家看是挺难的,因为很多的关心、关怀,没有物理空间的本地化,其实是很难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你们彼此的鼓励,也看到一些联结,会有一个使命在里面,你是否见过面,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有一点像保罗,我切切的要去见你们,有点这个味道在里面。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教会其实是30多个,貌似把保罗当年所活的初代教会的生命好像重来一遍,只不过用了不一样的方式表达而已。今后我们在国际网络联合教会的同工一出门就是保罗,一停留就是彼得,一驻扎就是雅各,就是从来一遍,就是你在活圣经,我是很感动的。其实叶子讲的就是我的心意。就是以后我们去哪,不在是为自己去哪,为基督而活,你再去看国内的弟兄姐妹。其实在网络上不影响我们,不影响我们坦诚相交,哪怕你在线下,你也未必有我们如此这般的深刻,反倒我们再去接触的时候,就成为一个立体的使命,所带出的果效远远超过我们人心所求所想,这是神自己的工作了。
功课;你们的委屈和个体、群体还是要继续写,如果没有写的化,你不要停止,还是要完成,每个礼拜,我尽量争取都要给你们新的一个观点,哪怕你不写,你也知道约拿书有多么的丰富。那你如果写的化,你会积累出这么多的丰盛,我想你会有截然不一样的生命。这一次,我让你们写耶和华,在约拿书中的言行,从约拿书中来如何看待耶和华的言行,你把耶和华在约拿书当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进行你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整理,你或者用139,或者用361,用不同的方法论,或者你熟悉的方法,我都可以,我都接纳,但是目的是从约拿书当中看看上帝对人说话的机会、方式、恩典、怜悯、慈爱,公义、智慧和能力。这个你看的是很多很多非常丰盛的内容,每一次我给你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其实我就给你们一个角度,而这个角度是你们需要去学习的。你们从约拿书可以这么看,以后你们把我每次布置的功课的角度去对待其他的书,你会发现你人也变的丰盛了,你读经也变得有能力了,你看问题也变得宽阔了,丰盛,带着神话语的能力。其实上帝的能力都在他圣经中的语言去向我们彰显他的大能。其实坦率讲,从某种程度讲,人生处处艺术,所以曹洁你应该从艺术的角度往神本主义靠,靠到基督身边,去活出上帝心意当中的艺术。其实约拿书本身就是一本艺术教科书,你不觉得吗!认真读一读,你就发现处处都是艺术,非常美的。所以,今天这个功课盼望大家学习,你这样需要对整本约拿书进行整理,他又有逻辑学,又有语言学,又有结构学,也有艺术,如何将他表达的很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功课了。第一句话就是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约拿,对不对,神的第一句话,一开始就是耶和华的言,但是耶和华还有行,耶和华有言有行,你如何将耶和华在约拿书中的言行进行一凡你生命当中的整理、整合、整顿,最后调整出你自己向神献的一道活祭,这是本身是一道美不胜收的宴席。大家想想这个功课会很有意思的。耶和华的宴席这个角度本身也是很少人去这么看问题的,觉得耶和华讲话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怎么他还需要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的痕迹需要我们去整理呢,这恰恰是我们容易忽略的问题。你有了这个观测点,你就有能力和训练,你以后再看以赛亚书,但以理书,你就会变的不一样了。你观测点丰富了吗,你开始结构与结构环环相扣的时候,你就会不一样了。我很高兴叶子读希伯来文,因为读语言是很困难的,要下功夫的,希伯来文发音是比较强调,比较激情,用希伯来文演说会非常有激情的,现在希伯来文,他的鼻音,喉音到胸腔的音一起出来,是非常强调的发自心生似的诗篇似的语言,非常美的。从音律学来看也是一个善于唱诗的语言,你用希伯来文唱歌很美的。盼望大家学习无论是希伯来文还是希腊文,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