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拿的個體與群體
「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 約拿卻起來,逃往……….. 」。當約拿聽完耶和華的話,他的第一個反應是「起來,逃往」,從文字的描述,沒有見到約拿有發問問題,或者是找人分享他的差遣,或者是先禱告、求引證,他只是起來,向反方向的城市逃走。
牧師在課堂上說,約拿蒙神揀選,但從他對差遣的回應行動來看,他的生命看似缺乏一個教會的支持,缺乏一個教會的群體,缺乏一個信仰群體的支持,以至于他沒有能力去面對他的壓力。書卷中的約拿,被定為是個「選擇以個體上逃避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先作群體上的共同禱告、分享、引證等,才作出決定」的先知。
過往閱讀約拿書,都只是停留在窄狹的觀點上,從來沒有從他的委屈、他的個體與群體這方面去看約拿,因此對我而言,這二個星期的課程內容,特別引發我很多的感觸,引發出正、負面情緒上的爭戰。這幾天「委屈、個體與群體」帶領我對過往十年的事奉作出深深的反思和反省。
感到受了委屈,是人情感上的感受,是負面情緒的一種。我個人上如果感到受了委屈,會藉著讀經、聽詩歌、向神傾訴來發洩這情緒。在反思和反省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就是另一個約拿,是以個體行為來行事的人。接著我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個行為和決定。感謝神,藉著這次的課程內容,讓我再次去面對自己一直執著的人和事,讓我再次明白何謂神的主權,讓我知道並不是凡事,都有答案的。如果神一直不給我答案,我是要順服神的決定,停止因發問而引出的負面情緒。
感謝神,過往的十年,帶領我從群體走入個體,再從個體走回群體。從群體走入個體的路上,由一個群體上退回個人單獨上,缺乏一個教會的支持,缺乏一個信仰群體的支持,開始時感受極差,覺得自己是行在一條孤單無助的路上。但神是信實的,祂的恩典夠我用,在被神管教、修剪時,神讓我知道這看似孤單無助的路,事實上並不是,因為神衪自己一直陪伴隨著我同行,那時的我,只是被情緒所掌舵,蒙了心眼,看不到神和我一同流淚,聽不到神和我一同嚎哭。
經過再被神陶造,學會了放手、不再執著後,神把我從個體上走回群體上,神親自為我預備了一個姊妹作同路人,彼此有相同的意念和心志,共識不看人,只定晴在神身上,唯一要做的,就是傳講救恩,和尋找走失的羊,在這小小的地,為神作光作鹽,把神的名高舉起來,榮耀神!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