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受新的智慧
太13:51-58; BCBC/IOUC; 3/7/2021; Rev. Paul Wang 王保羅牧師
引言
福音的挑戰是我們從“領受新的智慧”開始的,同意嗎?門徒面對基督也是從門徒自己的“不懂”開始的,同意嗎?聖經說門徒總是不明白,所以才會有耶穌基督問:“你們仍是不明白嗎”?我們來看第一點:
人微言輕
耶穌是誰?當時代的人們對耶穌的認識,大都停留在約瑟的兒子,一個木匠。換句話講,就是個卑微的人。首先,熟悉中的陌生。耶穌出來傳道之後,包括門徒在內,對耶穌的了解都是一知半解的,同意嗎?每天都與主同在,一同吃喝、一同傳道、一同經歷風雨。但,耶穌是誰?51節中說的:“這一切的話”指什麼?指的就是日後的審判,講的是天國與地獄的結局。門徒說:“我們明白了!”你呢,你明白了嗎?真的明白嗎?這是誰說的呀?不就是個木匠嗎?他不是拿撒勒人嗎?拿撒勒能出什麼好人?狗嘴還能吐出象牙?達拉斯的牧師還能領受國際教會的異象?線下教會還能領受網絡線上教會的使命?我所熟悉的可以被我所陌生的取代嗎?
其次,本地裡的輕視。因爲熟悉,所以被輕視。耶穌不但是木匠,連他父親約瑟也是木匠,被稱為木匠的兒子。本地裡的輕視是代代相傳的,你能體會嗎?沒有科舉、沒有高考,社會結構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動!一個農民的孩子,靠讀書出人頭地,成了一方翹楚,甚至有機會可以衣錦還鄉、光宗耀祖。回到家鄉,見到髪小同伴,光景依舊。耶穌說的是人們的傳統眼光不容易改變,萬萬也想不到在加利利的海邊有永生的呼喚。我們也可能會想不到神會藉箸這場瘟疫來擴展天國,沿著使徒行傳一章八節的脈絡來延伸福音的觸角。
最後,習慣中的安逸。對呀,那麼辛苦做什麼?住在耶路撒冷就好了嘛,猶太曠野光禿禿的,撒馬利亞都是些“雜種”,走一遍都覺得噁心,渾身都不舒服。還要去地極?不會吧?我出點錢,買張機票,把牧師打發去短宣吧!再不行就多支持幾個宣教士吧!這難道不是教會多年來的光景嗎?耶穌要我們儆醒,免得入了迷惑!我們對主的輕視,在預備著我們日後被天父的輕視。我們在習慣中的安逸,足以毀掉我們整個生命體系,以致有一天主會說:我不認識你!不趁著可悔改時憂傷痛悔,甚至仍變本加厲,你是在積攢神的忿怒,你知道嗎?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你聽了嗎?我們看第二點:
認知真道
有沒有想過為何耶穌比喻中說要拿出新舊的東西來?直接拿出新東西來就好了嘛,對不對?這既是神的憐憫,也是神的智慧。首先,門徒當受教。我們平時對文士的了解,可能會比較多地受限於一些查經資料的影響,會不會? 總之,文士通常都是些壞人,對不對?我們可能想不到的是,耶穌在這個比喻中稱文士是“受教作天國的門徒”。你不覺得奇怪嗎?應該是怪而不怪啦!文士的原本使命就是抄寫聖經、傳遞聖經、保留聖經、解釋聖經。有點像是今天的傳道人,特別是神學院的老師,會不會?他們不但是門徒,而且甚至是教導門徒的人。有沒有看見耶穌在這裡放進一個做門徒的前提,就是受教。換言之,門徒是受教而產生出來的。反之,一個不肯受教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主的門徒的,同意嗎?當然,受教是辛苦的,需要付出代價。包括寒窗酷暑 、絞盡腦汁、伏案苦讀 、飽覽群書 、咬文嚼字,對不對?你還真以為寫聖經的作者都是些酒囊飯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勞而獲嗎?他們不用學習,一按電鈕就文思泉湧,講章就神蹟奇事般地出現在桌上?請問還有誰在做這春秋大夢?醒醒吧!
其次,知新當溫故。從庫裡拿出來,表明是主的預備,而且是創立世界以先,在基督耶穌裡所預備的。拿出些什麼東西呢?聖經說是新舊的東西。什麼意思?從上下文關係來看呢,新,是指福音、指拯救、指永生、指天國。舊,則是指審判、指永死、指敗壞、指地獄。耶穌不多說,意思是,你們這些做以色列人的先生的人還不知道嗎?你以為換個猶太人身份就可以得永生嗎?我這麼說並不是空穴來風,乃是一股歪風邪氣已經吹到了今天這個世代。人們也真的誤會得可愛,還真以為除了信耶穌還有其他路可以得永生!
最後,當認識救主。耶穌的比喻中對次只是輕輕地說了一句,說我們做主門徒的,所服事的,“就像一個家主”。家,是指神的家,就是教會。家主,當然就是指教會的主,就是主基督。耶穌用家主來比喻祂自己,是極其有道理的。家主是連在一起的,不可分的。你不能說,我信教會的主,卻不回教會,也沒有歸屬的教會。反過來講,你說你信主,就成了一句空話。祂說祂是真葡萄樹,我們是枝子。試問枝子與樹能分離嗎?信了主能不回教會嗎?我們看第三點:
新舊難辨
這是今天講章的難點了。耶穌是天國的福音,是神要做的一件新事。因著神的信實,祂選擇來到以色列,故地重遊。首先,卑微中的智慧。按理說,神就是智慧的本體,祂只需要直接宣告智慧即可,對不對?同樣,祂是神,怎麼用接受浸禮呢?別忘了聖經說祂是道路啊!他在向我們顯示天國之路、回家之路,對不對?智慧唯有在卑微中得,這是神所定的旨意。祂不但是說,也如此活出真理。祂也接受浸禮,你我還有什麼藉口不接受浸禮嗎?神高抬卑微的人,擊打驕傲的人!你的選擇是什麼呢?
其次,熟悉中的厭棄。除了理性思考,還會有感性的過濾,會不會?站在拿撒勒人面前的,還真的就是一個木匠,還是木匠的兒子。在世俗人眼中,這不是人們願意去親近的人。我在法國一個朋友,送他孩子去讀中學。我問他,是什麼樣的學校啊?他告訴我,祂兒子讀的學校,同學們都是些有錢人,非富即貴。他是個牧師,大概也不會把孩子送到有木匠孩子就讀的學校了吧?我到了美國,也是一位做牧師的朋友,也同樣是將孩子送到間私立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價格不斐,是怎麼想的呢?耶穌會去哪間學校呢?地位低下會討人厭煩的,你知道嗎?
最後,不信中的平凡。主自己親自經歷這種被人厭棄,對不對?他甚至提醒我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太13:57b)。”從舊約到新約,無論你是做先知的,或是做牧師的,在本地本家會被人厭棄的。其實也沒什麼,你厭棄我,我就不行異能就是了,對不對?不行異能,仍然可以行出常態中的能力呀。所以,當你的牧師講道平平,沒有什麼大能力時,可能你正在厭棄牧師呢,會不會呢(一笑)?
結語
如何領受神的智慧?豈可因人卑微而輕看他口中所出的言語呢?認識真道必須學習受教,不得閒懶走捷徑!從舊約的表象中認出福音的新意,是屬神兒女的責任。
我們一同禱告……
13:51 耶穌說、這一切的話你們都明白了麼.他們說、我們明白了、
13:52 他說。凡文士受教作天國的門徒、就像一個家主、從他庫裡拿出新舊的東西來。
13:53 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那裡、
13:54 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裡教訓人、甚至他們都希奇、說、這人從那裡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
13:55 這不是木匠的兒子麼.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麼.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有古卷作約瑟〕西門、猶大麼.
13:56 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麼.這人從那裡有這一切的事呢。
13:57 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作因他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13:58 耶穌因為他們不信、就在那裡不多行異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