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的残忍(Mina)

 

约拿的残忍

 

残忍的定义:看不到对方的需要,不愿意给对方爱、怜悯、饶恕,任对方发生不好的结果而不愿帮助。

 

  1. 约拿对尼尼微人

约拿认为当时的亚述帝国人残暴,是仇敌,认为不应该被神拯救。约拿对尼尼微人是残忍的。

 

  1. 约拿对上帝

约拿自认为自己很了解上帝,更认为自己想法对,而不愿听上帝的话。作为先知,不听从给上帝的话,逃避神,离开神的面,逃往上帝让他去的相反的方向,不理解上帝的怜悯。约拿对上帝是残忍的。

 

  1. 约拿对船上的人

约拿让船上的人把自己扔进海里,以平静风浪,这是约拿牺牲自己以救船上的人吗?很多人对这里解读不一样。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的解释是,约拿这么做,主要是明白自己不能再逃避神,选择面对神的愤怒,意图并不在于救船上的人。并且,对于借船上之人的手把自己扔下海去,行为结果上导致了船上人杀人了,会承受犯罪后果,约拿是否想到会连累船上的人呢?这些圣经里没有提到,不得而知。

我在想,为什么约拿不自己跳进海里?而要借船上人的手把自己扔下去,献祭一样?可能被人扔、献祭有一种仪式感,代表认罪、悔改、求赦免。

 

  1. 约拿对自己

约拿可能不太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真正的需要,个人的情绪和血气胜过了信仰层面听命神的职份,结果惹怒神兴起风浪他沉海底被吞鱼腹,经历躲避神、仰望神、侍奉神、体贴神的痛苦蜕变过程。表面看他顺从自己庆幸逃避神,对自己挺好,但实际上主权在神,神掌管他的生命,他最终没躲过苦头。从结果来看,他对自己是残忍的。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出现了约拿:

(1)3次求死,第一次是在船上面临风浪不止息,全船人质询他时,他愿自己被抛入海而死;第二次是约拿见耶和华果然如自己所料见尼尼微人悔改就赦免仇敌的罪,让约拿发怒,并求死,称自己死了比活着还好,这是信仰价值层面的不能接受带来的情绪;第三次是约拿爱惜的蓖麻被虫咬死,约拿被暴晒而致头昏,发怒并求死,这一次是肉体上无法承担。

 

(2)2次发怒

第一次是约拿见耶和华果然如自己所料见尼尼微人悔改就赦免仇敌的罪,让约拿发怒并求死,这是信仰价值层面的不能接受带来的情绪;第二次是约拿爱惜的蓖麻被虫咬死,约拿被暴晒而致头昏,发怒并求死,这一次是肉体上无法承担。约拿认为自己发怒是合乎理的。

 

(3)2次发昏。第一次是约拿是鱼肚中,黑暗里受尽折磨,心里发昏时想念耶和华。第二次是蓖麻不能为约拿遮盖日晒,以至于他被暴晒而至头昏,发怒求死,并且面对耶和华对话的时候,仍坚持自己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

 

约拿的情绪体现为发怒、发昏、求死,这些都是人离开神后生命里面出现偏离的后果,并不是喜乐、平安、生命。

 

  1. 约拿对蓖麻

约拿是爱惜蓖麻的,从耶和华的话中很明确看出来。蓖麻长高为约拿遮盖日晒,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后来蓖麻被虫咬死枯萎,没有为约拿遮挡日晒,使约拿被暴晒而致头昏,发怒求死。蓖麻是给约拿带来益处的,满足了约拿的需求,因此约拿爱惜,不想蓖麻死去。

 

但这个爱惜的标准是以约拿自我为中心的标准,是满足人心意的标准,而不是神的标准。

 

结论:约拿的生命不是完全以神为中心的,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对神、对自己、对他人(尼尼微人、船上人)、对世界之物(蓖麻),都是以自我的标准去衡量、判断,结果是不听神的话、对自己认识不清导致苦果、对他人残忍不怜悯、或考虑不到他人需要,对世界之物是自我喜好定论,结果也都失去了他所爱惜的。他必须仰望神,认罪,重新回到神的心意里,服侍神,听从神,体贴神,才能得永恒的喜乐、平安,以及真正的生命。

 

One thought on “约拿的残忍(Mina)

  1. Mina, 感謝主!不錯,開始上軌道了!最近的功課越來越好,表明妳的思考也越來越有結構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