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中的自己 -魏薇

约拿在书中骄傲,我觉得自己一直都是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的。一直不明白顺服上帝。从小到大,我大概属于家境优渥,没有碰到什么大的困难。骨子里的骄傲也是不经意间会表达出来。知识改变命运,一切靠自己的大背景下,我的年纪正好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尾巴,职业生涯从真正意义上的白领开始的。那种自以为靠自己的学习就可以改变命运的假真理一直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鸡血,喝了很多年。在这种大的社会趋势下,70后的这些靠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总是认为任何事情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目标。约拿听到神的呼召去尼尼微,但是他却依然选择对着干,往反方向走。我在听从父母的话语上,依然还是遵循着中国的传统道德理念,属于比较听话的。但是家里和社会的教育依然是你可以做到,你可以更好。所以18岁离开父母去了北京,一切都是自己,自然就夸大了自己的能力。在做任何重大事情的选择前,我可能更相信自己的总结,分析和列表。但是去瓦努阿图的经历让我突然明白,人的分析和准备是多么的渺小和无用。当一家选择去瓦国的时候,我把所有我能想到的不好的因素都列了下来,所有能带过去的药,我都准备了。但是所有我想到的都不是问题,最终我们被蚊子打到了。由于那里的空气湿度达到100%,所以蚊子叮咬后,很容易溃烂,然后是苍蝇过来叮腐烂的部分。那么这个伤口就不会收口。医生甚至说由于亚洲人普片缺乏一种微量元素,导致伤口的愈合会更慢。你能想到被蚊子随便咬一口会需要纱布包裹的景象吗?我的骄傲和认知被砸得一地粉碎。自以为能列出来的最详细的可能性,最后是一张废纸。那时,我不认识主,但是我非常感谢主,带领我们一家去了瓦国。约拿在跟水手说自己是希伯来人那时的骄傲,我不是时常 需要警醒的吗?我们在一种骄傲和把工作划为369等的社会趋势下长大,自我的骄傲是在我的血液里的。是的,每天的祷告我都提醒自己顺服上帝。一开小差,就把顺服给忘了。牧师在上帝是我主的解释,让我更加清晰我需要切切祷告,向神询问心意,而不是觉得自己能做主张。

约拿缺乏怜悯和原谅。是的,亚述人对以色列人的欺压和暴行,让以色列的大环境下是仇恨和报复的社会趋势占上风。人们已经看不到怜悯和原谅。在这一点上,我受的教育更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复仇是仇恨的累加,我对很多对我不好,或者工作上给我小鞋的人,抓住机会是一定让他们不好受的。而且也一直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之。而且我可以一直忍耐,直到我认为这次反击,对方一定没有还手的余地,而且永远不会有,我就倾我所有的力量去报复。在我的生存法则里,没有怜悯和原谅,只有我不在乎不跟你计较。我还以自己是个有爱和宽宏大量的人设自居,如果我不计较别人。在认识主的过程中,我才知道我们每个人在神面前是站立不住的,只有神是完美的,我们都是罪人。我不知道怜悯,就以上面自己定义的义来行事,凡事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上帝和他人毫无顾忌。当知道自己的恶,才明白上帝宽恕我的大恶,所以我才有能力去原谅别人。慢慢改变自己的刚硬之心,学会原谅那些伤害过我的人,为他们祷告。我的得着是一旦我开口为他们祷告,我便不再觉得委屈和难过,反而一下解放了自己,把自己从痛苦的情绪中拯救出来了。

约拿书中的第四章是我看着怎么都觉得不大理解的。上次门训我提出来,牧师一句就是你自己,我突然也看见了不少的自己。我的父母四十多岁才有我,上面有一个哥哥,所以这个宝贝女儿的出生,让我爸妈高兴得不行。从小也是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看见约拿跟上帝发脾气抱怨,耍小性子,我几乎看到了自己在父母面前的样子。很会看父母的颜色,然后知道何时乖巧,何时得理不饶人,拿捏爸爸的脾气,看他的脸色已经融入习惯中了。父母6年前走了,天父却进入我的生活。天父的爱让我从丧失父母的痛苦中走了出来。我从父母的爱中直接衔接到天父的爱中。从看似只为了孩子读书去了瓦努阿图,到最终神的一路带领。我们一家越来越看到人的渺小无力,神的全能和无所不在。即使最近先生的手腕骨折,我们依然在数算神的恩典。如果是过去的我,照顾这个啥也干不了的“废物”,心里一定有很多苦楚和抱怨。但是现在我和先生都坚信神给了我们一个新的开始,也让我们好好休整,等待神给的下一个任务。奥克兰周日开始封城一周,对我们来说没有区别。彼此非常享受这段休息的时间,让他从忙碌中, 休息并好好读经和思考。第四章中的约拿多多少少让我有共鸣,那是过去在父母面前的我。

这个作业让我想了又想,甚至都不想选这个题目写,毕竟让自己透明活在光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勇气的。依然在追随主的旅程中,在改变自己,活出主的样子的见证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