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福音为耻-Julie

《约拿书》是圣经十七卷先知书中特别的一卷,是唯一的一卷对准外邦人传福音的先知书,先知约拿只身一人去到外邦人的国传教,整卷书充满宣教气息(1)。

首先,约拿在船上向外邦人传福音。约拿为了要躲避神让他到尼尼微城传讲神的话语,下到约伯买了船票上了船,要逃亡西向最远处的他施,结果在海上耶和华使狂风大作、海浪翻腾,船几乎破坏,多种努力无济于事,船上的人面临人船物随时葬身海底的险境。抽签发现狂风巨浪是因约拿违背耶和华神的缘故而起。当约拿被众人问起时,他坦坦荡荡,处在生命光中行在神面前(诗56:13),毫无保留地把事情的缘由原原本本地都告诉了大家。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拿1:9)。

其次,神在教育约拿同时向万民宣教。神创造沧海旱地,他自然完全掌控大自然,他通过约拿事件向世人显现神迹:他可以随时掀起狂风巨浪,也能够随时平风安浪,他掌控着世上人的行为走向,让船上的人通过掣签把约拿找出来。他有博爱有怜悯有耐心,只要他愿意,他完全可以只带走约拿,让那些非他的选民们葬身海底,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爱约拿,尽管约拿悖逆了他,他仍然孜孜不倦地教育约拿;他同时也爱万民,把福音通过神迹传递给他们,达到地极。让那些拜偶像和信奉各种杂神的世人明确的看到:耶和华是唯一的真神!“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拿1:16)

再有,约拿听从了神的教导,去了尼尼微传讲神的话语。约拿向亚述人宣告:“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短短的一句宣告,却令全城的人和牲畜都披上麻衣,以示悔改。这真是个奇迹!要知道亚述人在历史上可是以血腥残暴著称,他们杀人如麻,酷刑残忍。酷刑的记载并不是来自敌方骇人听闻的传说,而是亚述人自己史官的记载。这说明在亚述人看来,这不是残暴,而是体现了亚述士兵的英勇,是一种荣耀。亚述君王阿淑尔纳西尔帕二世的碑刻铭文,这样讲到他对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的洗劫:“我用敌人的尸体堆满了山谷,直达顶峰;我砍去他们的头颅,用来妆饰城墙。我把他们的房屋付之一炬,我把他们的皮剥下来,包住城门映墙;我把人活活砌在墙里,我把人用木桩钉在墙上,并且斩首。”(2) 约拿时期正处在亚述拓展疆土、披荆斩棘、战无不胜的鼎盛时期,可以想象这个时候的亚述人可是牛气哄哄不可一世的,约拿去宣告“尼尼微必倾覆”,这还了得?但是约拿不但没有被活剥反而因他的宣告让尼尼微通城人悔改、伤痛。何等奇妙!

此情此景,不由联想多多,是不是亚述人特别是当时的亚述王的心已经被耶和华神做了些软化,他们已经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行为的悖逆和罪恶,有了恻隐之心,或许他们正徘徊在良心与罪恶的十字路口,或许他们还没有明细自己的恻隐之心,或许他们内心有不安但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犯罪?约拿的一句宣告犹如晴天的一声霹雳,让尼尼微人忽然惊醒:是的,他们在犯罪,他们的罪达到了神面前(3)。所以尼尼微王遍告尼尼微通城:“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拿3:8)

约拿到尼尼微城的事件记录在《约拿书》第三章,第三章一共有10节经文330字,其中尼尼微人悔改的经文就占据5节180字,占一半以上的篇幅,经文对悔改做了精致细腻的描述。尽管尼尼微人拜偶像,信仰支撑着他们的负的价值观,当时的社会趋势是拓展疆土杀敌邀功,但是上帝的福音由约拿传递到达后,尼尼微王“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拿3:6),一个威震四方帝国的王帝可以如此谦卑。他通告城民“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拿3:8)。还有亚述王的信仰也受到了撼动,他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拿3:9)。王的一声令下,扭转了亚述帝国的社会趋势,王个人也参与到当时的社会趋势中,这个社会趋势持续了150年。在神的话语《圣经》中如此细致地记录人的悔改,使我们再次看到了神的爱是如此广阔高深,无论是外邦人还是曾经罪恶滔天,只要愿意悔改信靠神,都会得救。

20210206的北欧门训中,牧师引道出了信心方程式,这就是:听到福音–就信–就去行。这是一个单向的方程式,她走向的终端是永生,而起点则是“听到福音”。尼尼微人的悔改是个奇迹,试想,如果神没有派先知去尼尼微传讲神的话语,尼尼微人会“听到福音”吗?与约拿同船的人也在约拿的话语“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听到了福音。为了广传福音,神甚至派出他的独生子基督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人间,施救赎、传福音,何等恩典!

这个恩典也猛然给了我一击。在我的家,除了我一人其他都是无神论者或者佛教信仰者,每每我提起上帝、耶稣或《圣经》等字眼时,经常得到的反应是:“又来了”,或者他们之间会对视一笑。在我的朋友中,许多人也是无神论者,他们对福音的反应常常是沉默,也难于继续话题。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当我传福音时,我刻意避开这些字眼,羞于提及,我一直在寻找一种比较折中的方法,就是既不直接用基督教的言语但又希望能够把信仰和价值观传播出去,但是我发现我很失败,似乎很艰难几乎不可能达到我希望的效果,费尽脑汁讲出来的话,人家根本就感觉不到任何信仰。不是他们有意不解,根本就是——不、知、道。这就是人心的地极、就是需要福音的地方啊!要想能够进行“信心方程式”,必须有机会能够听得到才能开始啊!这就需要福音的广传。我们当下的一个社会趋势是对福音的不解不知不闻不问不理会,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是要随群体蠕动还是要做时代的弄潮儿?基督耶稣已经为我们做了榜样!对这次作业的写作和思考,我得到一个结论:我需要改变自己传福音的思维及行为方式。“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1:16)

(Julie, 20210115,于奥克兰)

 

 

参考文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