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小孩,先知約拿的故事早已爛熟於心、耳熟能 詳。我們常將約拿逃避神的使命、約拿因蓖麻樹向神發怒的事情編排成幽默的 聖劇,再加上約拿書只有4章十分簡短,然而這其中所蘊涵的道理不光是幽默 和喜劇,更多體現了人的「合理性」和上帝的「不合理性」。約拿在魚腹中的 三天三夜同樣被許多神學家看作基督在陰間三天三夜的隱喻,本文將進一步解 釋「合理性和不合理性」,並將先知約拿與耶穌做一個簡單的比較。
一、人的合理性
先知約拿是亞米太的兒子,在本書第二節經文接到耶和華的話:“你起 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因為他們的罪惡達到我面前。”然而第三節經文中,約
拿就已經逃往相反的方向,甚至已經坐上了船。尼尼微是亞述帝國的大城之 一,要走三天才能走完。當時以色列人在亞述帝國手下吃了許多苦頭,亞述民 族也並不是什麼和藹可親的慈善家,相反,他們喜好戰爭,對以色列民族一直 是一個威脅。約拿在後面也提到:“我知道你是有恩典……並且後悔不降所說
的災,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也就是說,約拿熟知上帝的恩典,他甚至認 為萬一尼尼微人悔改認罪,神所說的話就只不過是嚇嚇他們,他們根本就不會 有事。因此,他不希望萬惡的尼尼微人經歷上帝赦免的恩典。 約拿的思考作為人而言十分合理。人常說惡有惡報,人在做天在看,誰 不希望惡人遭天譴好人活百歲。人的理性思維無法理解和贊同憑信心得救的概 念,在過去數百年教會的歷史中,基督教的教義也不斷經受行為、教義、以及 異端的考驗,這其中最大的考驗就在於「人憑什麼得救」。是憑藉錢?還是善 行?或者被泡進水裡再起來?羅馬書中說的很清楚:因信稱義。新約中也反覆 出現「義人必因信得生」。我們誰不是約拿呢?我們總要惡人拿出什麼善行換 取救恩,不能便宜了對方讓他白白得救。人的邏輯若沒有神的啟示,只會永遠 在這個範圍內轉圈圈。
二、神的不合理性
約拿書中圍繞著約拿出現許多怪誕的情節,譬如大魚將他吞下過了三天 三夜人還沒被胃液腐蝕或者缺氧窒息,蓖麻樹今日生長次日就被蟲蛀壞死去,然而這其中最不合常理的便是神的慈愛。在短短四章裡便出現了好幾處「安 排」一詞。神將這些不合常理的事情安排在約拿的生活中,一點點教會他信心 的功課。我們許多人都真實地體會過主恩的滋味,知道在天上的父如何愛護我 們、耐心地等待我們理解祂的旨意,我們自己的生命也在這其中成長。大學這 四年來,我離開父母在國外生活更是對此感觸頗深。
在第四章中,神問約拿:你這樣生氣合理嗎?實際上,按照人的情緒, 沒有什麼不合理,但神的意念和道路高過我們人的意念和道路,若我們在信主 後仍活在人的邏輯中,那我們所思所想的一切將被侷限封閉在「合理」的範圍 中,而神那對於人之邏輯而言「不合理」的慈愛與救恩將於我們無緣。
三、基督與約拿
耶穌和約拿皆受到神的命令,來到這世上,將神的話語傳達給世人。約 拿的任務是將神告誡的言語傳達給一個大城的人,全城上下從王臣到百姓,從 最大到最小;耶穌的任務是將救贖的機會帶給所有人類,超越時間和一切人種 的隔閡。從這短短的四章聖經中,我們也能看到福音的形式的隱喻。 然而,耶穌和約拿有著本質上不可逾越的鴻溝。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 約拿是亞當的後裔。約拿違背神的使命,想要逃走,最後仍為神給罪人的慈愛 大發脾氣。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中說“不要按我的意思,要按你的意 思”。或許我們可以將順命的兒女和悖逆的兒女帶入其中,做父母的都喜歡孩 子聽話乖巧,不要青春叛逆期延長至四十歲。不光不聽話,還很小氣,對父母 的愛絲毫不理解。在天父這裡,祂卻給予同樣的慈愛和復活給每一個信祂的孩 子,用祂的杖和桿做我們的安慰。
祂給予約拿的愛並不少於任何其他孩子,即便約拿看起來像是一個信仰 狀態起伏不定的先知:首先由於自身的邏輯不願去尼尼微,在船上被抓鬮出來 才認識到自己引起了這場風暴,這可以算是向下的曲線。然而,在鯨魚腹中, 他發自內心地向神禱告,他的內心發昏時,他就開始想念耶和華,那救他出深 淵的神。三天後,神再次讓他去尼尼微,這次他便去了。這或許可以算向上的 曲線。然而,當他發現神果真沒有意思毀滅已經痛改前非的尼尼微人,大失所 望,還做了個棚子在城門前等著看到底會怎樣。這或許可以算向下的曲線。這 是否也很像我們每一個基督徒?每當我們親近神,禱告、讀經時,便感覺充滿 力量,願意遵從神的旨意,然而,每當信仰遇到挑戰,生活不如意,我們又有 了片刻的軟弱,開始向神發脾氣,質問祂為何如此。基督徒的生活實際上既有 堅定跟隨主的一面,也有充滿了抱怨和痛苦、苦悶和憂鬱的一面。只是這些老我的痕跡也將被神所改正,祂會安排一個又一個出人意料的事情,讓我們的生 命得到成長。而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榜樣,那走在我們前面的元帥。 從這過程中,我們總能見到神那不合理的愛,超越人邏輯的救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