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的神迹
前言
公元前829年到804年左右,先知阿摩司就已经预言了以色列会被灭国(参考 1)。当时以色列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就是在北部兴起的新亚述帝国。新亚述帝国以残暴著称,与当时两河流域信奉的汉谟拉比法典形成巨大反差,他们的法律充满了肉刑,公然鼓励将俘虏折磨至死,对不服从的奴隶可坑杀剥皮(参考 4)。他们的军队征服战争也是以残暴闻名,经常对所征服的城市进行屠城(参考 5)。同时,他们还在各地上层份子中间扶植亲亚述的势力,物色代理人,利用他们充当傀儡来奴役当地人民(参考 2)。尼尼微是当时亚述帝国的首都,那鸿书也记载了很多关于尼尼微的恶行(参考 6)。
约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上帝呼召,去到尼尼微传讲悔改的福音。而约拿对着神的呼召直接选择逃跑。我想他逃跑的原因可能他惧怕成为俘虏,被折磨至死。另外,他也惧怕,耶和华借着亚述帝国的悔改让他们强大起来,让自己的国家面临灭顶之灾,自己也会被以色列人认为是叛徒,被大家所唾弃。面对这种两难的苦差事,不成功 自己可能会成为俘虏,成功 自己会成为以色列人的罪人。当然,他知道第二种可能性更大,因为他知道耶和华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加上惧怕,迫使他背向逃到远方的他施。
一. 约拿的十架之路
约拿看似登上了一条自以为正的不归路,然而耶和华的声音会一直在约拿的心里盘旋,他能往哪里躲避耶和华的面?独自逃往陌生的地方,意味着与神的分离,约拿的心是痛苦的。然而船已起航,回归谈何容易?当海上狂风大作的时候,约拿似乎感受到神的爱依然没有离开,就像相爱的双方 有时会通过把对方惹怒来感受对方依然爱着自己。约拿赌气似的,独自下到底舱沉睡,他很疲劳,他也相信神始终爱着自己。没有信心,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下面沉睡。
当约拿被同船的人通过掣签的方式寻找出来时,约拿好像赌气出走娘家的媳妇遇到来寻找自己的丈夫一样,他心里应该是火热的,喜乐的,于是不由自主的传扬起了耶和华。当面对越发翻腾的海浪时,约拿知道这是耶和华的作为,他相信耶和华爱着自己,只要自己回头,即使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他让众人把他抛入海中,海就会平静。开始人们因为道德伦理的约束,他们依然想要靠着自己的努力来求生,却是无果而终,最后只能牺牲约拿保全大家。这是一种社会趋势,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私欲无视良心的谴责,稍后可能通过一些外在的形式来企图寻得一些安慰,就像钉主上十字架的彼拉多,就像卖主的犹大!
二. 约拿的死里复活
约拿被举起的那一刻,他已经把自己生命的主权完全交给了耶和华,所有的民族情结和惧怕 随着自己的老我沉尸海底。在大鱼的肚腹中,约拿就像处在热恋中的情人,被爱的潮水环绕,对着自己中意的情郎 倾心吐意。他已经无法抵挡那份爱的火热,与耶和华立下婚约,‘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当鱼把约拿从肚子里吐出来的时候,他获得新生,他死里复活!他一改从前的悖逆,顺服耶和华,去到尼尼微,宣扬悔改的福音。须不知,耶和华早有预备,早就开始用他们的良心自己责备自己。约拿的宣扬只是临门一脚,使得尼尼微全城的人开始悔改。
人活在罪中是痛苦的,人活在罪中是毫无希望的,哪怕他表面看起来很成功!尼尼微通城的悔改,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他们在神面前,深知自己是该死之人,祈求神的怜悯,就像那个和耶稣同钉十字架又祈求耶稣纪念的犯人,最后得到神的救赎!
三. 约拿的老我重现
约拿看到这一切的发生,心里五味杂陈,说不出的滋味。他对着自己本民族的人传悔改的道,无人理会,却到一个恶行著称的尼尼微城随便喊一声就带来合城的悔改。冲动的他又对神发起了脾气,只是这次他没有一开始就选择赌气式的逃跑,而是向耶和华祷告。约拿老我重现了,但约拿成长了,他经历了神无限的忍耐,他经历了神爱的锲而不舍。
耶和华将自己的救恩之道向约拿陈明,他是满有怜悯的神,他对自己的创造无比爱惜,他对我们的爱永不放弃!
结语
约拿有着和耶稣极其相似的经历,他们都经历了十字架之路,他们都经历了死而复活。然而,约拿是爱的接受者,被动的上了十字架,因而获得新生;而耶稣是爱的源泉,他主动的舍己上了十字架,赐予了生命!
参考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阿摩司書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新亚述帝国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汉谟拉比法典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848885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亚述
6. https://www.ccbiblestudy.org/Old%20Testament/34Nah/34GS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