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和约拿_夏翔

对于耶稣和约拿的关系,耶稣本人在圣经当中提到过三次。当看到这些经文的时候,不由会想起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一章22节说的,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这句话,我想应该是解释耶稣和约拿关系的一个切入点。

  1. 一. 耶稣大于约拿

1.约拿的神迹

简而言之,就是在海中溺亡,在大鱼肚子中三天三夜,然后复活,随后去尼尼微传神的话,使其全城人人悔改。

2.耶稣说约拿

一共三次,按照圣经的顺序,分别是马太福音12章39节,40节和41节,以及马太福音16章四节,和路加福音11章29节,30节,32节。

第一次讲约拿

场景是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要耶稣显神迹给他们看。而在此前的九章2节,耶稣说他有赦罪的权柄,明明告诉他们自己就是神,他们却说他说譖妄的话了。根据12章14节的描述,他在安息日行神迹,法利赛人却商议怎样可以除灭他。再根据24节的描写,法利赛人诬陷他赶鬼是靠鬼王。

文士掌握当时的圣经手写保管和教导,法利赛人是当时的主导教派,虽然也有像尼哥迪母这样的人,但是当时社会的属灵气氛已经非常邪恶,所以耶稣就一针见血指出,给他们行别的神迹已经没有意义,只有他的死里复活,才能洗净整个时代众人的罪。

因为死后三日复活,并且传道使人悔改,在先知中只有约拿有这种经历,而这个经历就是为耶稣的到来做铺垫。

同时,耶稣也用悔改的尼尼微人,定这个时代的罪行,警戒他们不悔改的结果。

第二次讲约拿

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来试探耶稣,请他从天上显个神迹。明明神的儿子道成肉身,是最大的神迹,他们却来试探耶稣,耶稣指责他们,虽然有分别天气的知识,却没有分别神迹的属灵生命。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是当时最大的两个教派,再次印证了当时的属灵风气。

第三次讲约拿

是在众人聚集的时候,他讲了这是一个邪恶的世代,只有约拿的神迹给他们看,更重要的是,他说约拿怎样为尼尼微人成了神迹,人子也要照样为这世代的人成了神迹。现在我们知道是指被钉十字架受死,三日后复活,洗净人的罪。这是一个类比,要让当时的人有一个更直观,更可信的认识,让他们可以悔改,且无可推诿。否则的话,因为没有前例,当时的人可能会有怀疑。当然,对于信心大的人,也没有问题。

3.耶稣比约拿更大

在第一和第三个场景中,耶稣都说过,在这里有一个人比约拿更大。这里的更大,表现在身份上,更表现在信仰上,耶稣全然顺服,以至于死,而约拿对神的决定非常愤怒,即使在死里复活之后,都没有把生命的主权给神。而耶稣死时却把灵魂交在父的手中。两人传道的后果也不同,一个只是一代一城,另一个却是历代世界每一个角落。

二. 约拿和我

1.先知和门徒

约拿是旧约的先知,直接领受并启示神的话语。现在已经不再有先知。

而我是愿意接受神的话语装备的门徒。我们在不同的时代,共同仰望神,并领受神的不同使命。

 

2.同为罪人

有时我们不把生命的主权交给神,根据自己的道德伦理,喜好,或者是社会趋势,决定自己的行为。不能像耶稣那样全然顺服。

  1. 同蒙恩典

出于恩典,神让约拿在大鱼当中反省,并用蓖麻树耐心引导,让他明白神的慈爱。让他的信仰和神的心意紧紧相连。而且神让圣灵的光照,让我明白他的公义和慈爱,并且愿意和他相爱,合而为一。

三 . 耶稣和我

1.信仰的源头

耶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他是信仰的源头,成就者,也是信仰的结果,让重生的我像他一样。

2.价值观的聚焦

在末后时代,世人聚焦于科学和人文科学,就像保罗说的希腊人求智慧,也有的人追求信仰,就像保罗所说的求神迹。这些都不是我的聚焦,我应该聚焦在传讲耶稣并他定十字架,价值观才不致迷失。

3.美好见证

这是一个不知道说了多少遍的词,到现在越来越明白其中的美好,也去反思约拿的生命,以及耶稣对约拿在信仰上的超越,借着恩典,透过约拿去反思自己的生命,成为世上的光和盐。

不被自己的喜好和情绪控制,不被社会环境控制,不追求表面上的神迹,而是凡事顺服,这是约拿和耶稣最大的不同了。也是耶稣对我们的心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