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与耶利米书的对比浅析》陈芝胜

约拿书,一个颠覆性的故事,一位叛逆的先知对神爱他的仇人感觉愤怒的故事,独特的讽刺文学叙事风格。你接受神爱你的敌人吗?你是否庆幸神爱你的敌人?约拿书的主要思想是说明神是万国万人的神,他的恩典不但赐给以色列人,也给万国的人。这是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犹太人狭窄的民族观念,显明神对全人类的爱,不但愿意救一国的人,更愿意救万国的人。但所谓愿意万国的人都得救,意思并非容忍他们的罪恶,乃是警告他们罪恶所带来的灾祸,等候他们悔改认罪,然后赦免他们。

耶利米是一位传讲神公义和恩典的使者,是《圣经》中犹大国灭国前,最黑暗时的一位先知,《旧约圣经》中《耶利米书》和《耶利米哀》的作者。他被称作“流泪的先知”,因为他明知犹大国远离上帝后,所注定的悲哀命运,但不能改变他们顽梗的心。

耶利米出身于耶路撒冷东北不远的亚拿突,是便雅悯支派祭司希勒家的儿子,生来就有祭司的地位。犹大国约西王第十三年(前627年)蒙召,那个时他可能很年轻。耶利米蒙召时的反应是畏惧和自感不足,但神承诺将引领他未来的路程,最后做先知四十年。他奉差遣传神审判的信息,他的逆耳忠言为所爱的同胞所痛恨,一再忍受反对、鞭打、监禁等逼迫,面对百姓的罪恶与神将临的惩罚,他内心的痛苦与冲突达到极点,但他仍忠心地传讲与国家政策相违的信息,甚至必须与政治,宗教领袖敌对,在那个周围有各样攻击的环境中,神让耶利米单独凭着信心继续传道。

当巴比伦大军攻陷耶路撒冷时,耶利米伤心地看着他的预言应验。在国家沦亡,百姓被掳后,耶利米获释,并受巴比伦王优待。耶利米与先知哈巴谷、西番雅、但以理、以西结是同时代的人,他们有人被掳到巴比伦,但耶利米选择仍留在耶路撒冷。但后来,留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叛逆巴比伦,耶利米被迫随他们逃往埃及在埃及殉道。

先知约拿的躲避和悖逆与尼尼微水手、君王、人民,甚至牛羊牲畜的顺服和悔改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先知耶利米的顺服和忍耐与神的选民以色列的悖逆和顽梗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反讽。“上帝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最终尼尼微人与尼尼微城得救了,约拿“尼尼微必倾覆”的预言反转了。神是公义的,以色列违背了与神立的约,受到神义怒的审判,巴比伦毁灭耶路撒冷并且流放以色列70年。同时神是有恩典的,给以色列以回归故土的应许和预言弥赛亚耶酥基督的盼望。神通过先知耶利米预言神在以色列及列国要拨出、拆毁的审判及要建立、栽植的盼望应验了。

——陈芝胜于2021年1月23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