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概念的学习笔记与初浅思考__Julie

在几次门训课中,牧师介绍和阐述了几个哲学概念: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超级后现代。在此就课堂笔记以及结合查阅相关资料的学习思考,对这几个概念做些整理。以求同学共勉。

 

    1.几个哲学概念

1.1 现代主义:绝对主义

查阅维基百科,现代主义是指大概1870年到1960年前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新艺术和新文化风格兴起;英国手工制造率先被机械工业制造所取代;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主义以科学为基础,重视理性逻辑实验探证;它以牛顿力学为其宇宙观的基础,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人类起源的假说并打破了人类与动物的界线,以弗洛依德的心理学来解释人类心灵的需要,并以人本为中心来认识世界。

现代主义相信那些“传统”形式的艺术文学、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型态都已经过时,有必要将这些过时的东西扫除并且重新创造文化。很多现代主义者认为,透过拒绝传统,他们可以从根本上发现新的方法去创造艺术。从事设计的人,具有更实用主义的观点,现代主义建筑师和设计师相信新技术使得旧的建筑风格已毫无用处。现代主义建筑特点是功能性和扩大建筑物可用空间为首要理想,对于环境、人文境观、美学的考虑只是次要的。所现代表达方式甚至思维方式,是指以有核心思绪,或者有既定论述规格,表述事物的真理性。本质上,现代主义认为20世纪的崭新现状,都是具有永恒性及内在性的,科学是衡量永恒性的决定性要素。因此人们必须调整他们的世界观,接受这些新兴而同时也是美好的事物。

现代主义崇尚科学与理性,因此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无神论运动。现代主义本质上与基督教的信仰完全对立,并完全否定创造论,否定人类被赎的必要性,甚至否定上帝的存在;因此牛顿力学的世界观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竟成为哲学领域的思想基础。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其理论的主要依据。“科学至上”使得人类对自身的能力充满了自信,随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人仿佛可以依靠与生俱来的理性,建筑认识自身与世界所需要的一切准则。

1.2 后现代主义:相对主义抬头,追求独特个性

后现代主义是指从1960年到大概2000年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处在大战后社会阶段,人们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其中又结合美国的清教精神。同时,人们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却充满了怀念之情。还有,出现两种思潮,一种是矛头指向工业文化与科技进步的左翼激进革命,包括中国的文革,它彻底地残暴地破坏工业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主旨;另一种是右翼新保守主义的开端,它倡导一种温和的形式转换并改变文化中的语言结构以抵消霸权与垄断。后现代思维在哲学上抱持一种对于逻辑性观念与结构性阐释的“不轻信/怀疑”的态度。爱因斯坦的相对理论的出现,为后现代主义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科斯洛夫斯基提到“不是艺术应适应技术,而是技术的发展应适应文化及人文情境,这是当今所要求的”——这充分说明,后现代社会实际上科技人文的立场上采取了折衷的态度并力求在文化中寻求二者的平衡点,注重技术的精神含量。因此以“后工业为基础的”后现代社会的研究(包括电影研究)有必要向文化研究视角转移。

后现代主义知识上的运动,屏弃传统上所谓“绝对和普遍真理”的观念,尤其是注意弱势力量、环保、全球化、政府行为和谈判、双果原则、伊斯兰教边缘化、恐怖主义等问题。

后现代建筑师尤其喜爱透过建筑景观,强调人们的不同需求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表达对旧文明、自然界,以致梦幻的追想。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主要是从诸历史风格中兼容并蓄。他们视一切传统都同等重要,因此随意将其组合,只是在将它们组合加工的过程中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模仿。

粗观后现代主义在现代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轨迹:

第一,20世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率先指出,在启蒙时代初期,理性就被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人们摆脱蒙昧与恐惧的人文理性;另一类是帮助人们了解自然规范生产的工具理性。二者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是和谐统一的。然而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理性逐渐代替了工具理性的角色并在与人文理性的共存中占了上风,人文理性中的自由与人权渐渐被科技理性所主导的标准化、统一性、整体性所侵蚀,这样人所创造出的科学技术反过来控制了人的思想行为与文化生活,人们不得不以内在的精神沉沦去换取外在物质利益的丰厚,人异化了。

第二,由德国最有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现代主义永不完成论为基础,认为现代主义为人类提供动力,永恒为改进自己境况而努力的思想方式,故此,哈贝马斯认为后现代主义所强调对于固有意识反动的提法,根本就是现代主义的核心精神,也是人类可以不断创新的推动力。后现代主义只是继承现代主义方案的一种表现。

第三,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不确定性原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出现,人类渐渐明白科学也有其不确定性,且认为科学并非可以用以解决任何问题。现代主义的动摇,也就引起后现代主义渐渐的崛起。

20世纪人类社会的现实,粉碎了人类自救的神话。首先,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残酷无情地互相迫害,导致人们认真思考人类的出路在哪里。纳粹在欧洲的集中营、日本人在中国的大屠杀以及其后共产主义国家的极权暴政等等,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深重的烙印。事实证明,科学的发展与理性的思考,无法消灭人类本性的残暴。其次,人类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愈演愈烈,现代主义对此束手无策。第三,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亲身经历了由其引发的灾难性后果∶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核子战争的恐惧以及人口爆炸的危机等严重威胁著人类自身的生存。最后,作为现代主义产物的共产主义运动惨遭失败。尽管这是有史以来人类依靠自己施行拯救的最伟大尝试,但是其惨痛的教训无疑是对人类理性至上莫大的讽刺。总而言之,人类道德水准的滑坡、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社会实践等现实构成了对现代主义反省的基础,同时也为后现代主义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应该承认后现代主义较其前身对宗教信仰有著更为宽容的态度,这对于传扬耶稣基督的福音是一个有利的因素。但是同时后现代主义又极具人文主义的色彩,因此他们并无自动回归基督教信仰的倾向。其次,后现代主义同样具有抵挡基督教信仰的本性,只不过这种敌意以较为隐蔽的方式表达出来。再者,各种不同的思想体系虽然均冠有后现代主义的旗号,但是其内容与形式有著相当大的差异。片面对后现代主义一律封杀,不仅没有果效,反而会对传播基督的救恩带来极大的伤害。因此,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的特徵,针对不同的思想采用不同的方式,是这个时代传福音工作的挑战。最后,应该指出在这个后现代主义的时代,现代主义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乃是作为一种思想体系仍然威胁著基督教的信仰。

1.3 超级后现代:所有的不确定组成了确定

超级后现代是指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的整个时期。超级后现代在美国第45任总统唐纳德.川普上任的2016年达到成熟。这个时期从开始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20年,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2001年911恐怖事件后开始并延续至今的反恐战争,还有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以及国家内部的战争层出不穷以及不断发生的天灾人祸。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平台的发生和使用,触控手机、触控电脑的应用普及;太空探索突飞猛进,登录火星彗星。加密货币的产生及发展,全球金融海啸到占领华尔街运动。从2001年出现第一个国家同性婚姻合法化到现在全世界29个国家已在法律上执行同性婚姻。Covid-19病毒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波及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现在正在蔓延危害。 

不确定的思潮成为了超级后现代的理论基础。

  1. 不关心他人及周边发生的事,无所谓是否有领袖、谁为偶像。人们各行其是,各走其道,各自为主。
  2. 人们在生活工作行为以及思考中,更多的是考虑个人的感受享乐和安全。个人享乐导致人们对物质金钱个人的利益的追求大大超过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3. 不在乎是非与对错,不理会道德信仰及价值观。这种不关心不在乎,使超级后现代的社会没有任何一种思想和宗教受到人们的共同重视。

这种思潮相伴而来的是事物和思想发展的不确定性,使整个社会内涵错综复杂,多种物像共存,人们行为千奇百怪,这是乎是人们的宽容度,其本质却是人们的不关心不在乎无所谓不理会的思潮。从整个世界到国家到家庭,从联合国到大公司大财团到小企业,这种贯穿其中。

作为世界灯塔的美利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第一的世界超级大国,却在2001年被几个不在乎生命的无名小辈撬动了,制造了“911”事件。202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更是迷离扑朔,从11月3日至今短短的两个多月的时间,大事小事充满着不确定:不按数理统计学的选取结果曲线图被画出;总统对他的人民的讲话传不出去;以《美国宪法》治国的美国在总统大选公然违反宪法却申述无门;期望值最高的最高法院却不作为。百万人民的呼声被视为无声。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个肉眼看不到的小小病毒Covid-19,可以把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捣鼓得翻天覆地。

超级后现代的建筑师引入“可持续的享乐主义”理念。迪拜中国在这十年期间,建造了许多具有地标性的高楼大厦,包括目前世界最高的阿拉伯的摩天大楼和中国上海中心大厦。美国的世界贸易中心一号大楼。还有2016年完成的瑞士圣哥达基线隧道,成为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

2.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超级后现代之间的关系

这几个概念它们是隐形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它们是可以追溯的,它们描述的现象是可见的。它们所描述的现象是可共存或者说是可以部分共存的。

在国家的国体体制层面来看,中国和朝鲜主体处在现代主义,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主体处在后现代主义,美国主体上进入了超级后现代。然而在超级后现代的今天,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依然同时存在。

现代主义流行之时,圣经曾经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时期,人们很难接受圣经所启示的绝对真理和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后基督教时代则在超级后现代暴露无遗。

综观历史的发展,王保罗牧师在门训上课刻画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现代主义吞吃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被超级后现代否定和抛弃;换言之,历史吞吃它的未来,未来被它的未来否定和抛弃。

 

参考文献:

  1. https://zh.wikipedia.org/zh-cn/現代主義
  2. https://zh.wikipedia.org/zh-cn/后现代主义
  3. http://www.pcchong.com/post_modernism1.htm
  4. 2020.11.25亚洲大洋洲门训
  5. 2020.12.8 亚洲大洋洲门训
  6. http://bbs.jonahome.net/thread-64539-1-1.h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