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路得记和当今时代_2020 10.29 夏翔

以前对路得记的认识主要是,外邦女子路得蒙恩得救,成为耶稣基督的先祖,以及拿俄米绝处逢生的故事。但是很难对其中的前因后果,做出精准而有结构的分析。这次门训学到的价值观,道德,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是四个有力的分析工具,也是有力的结构分析体系。用其再次研读路得记,有很多新的得着。也能更多体会到那个时代的特征,人的软弱悖逆,神的怜悯信实和智慧。使用这个结构,也可以把路得记时代和当今时代做一个比较,进一步明白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的角色,危机和使命,以及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ㄧ. 几个重要的概念

  1. 价值观和道德

根据网上汉语大词典的定义,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

道德观是指善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1)

其实在这里并不能直接看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因此,有必要将其重新定义。

价值观是指神关于一切事情的看法,在旧约时主要为神的典章制度律例,在新约时代为圣经上的一切启示。价值观的核心是神对价值观标准的主权,也就是人不管承认不承认,在客观上耶和华是人类的王。神给了每一个人对这个价值观的选择机会,这个选择机会是从亚当和夏娃开始的。

伦理或者道德观是人关于一切事情的看法。这里包括两个来源,人因为有神的形象,表现为神创造的良心。另一个方面人因为犯罪,而看不见神,被罪玷污的那一部分。道德观的标准以及将其变为行为的驱动力是人。

2. 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

对于个人和社会行为汉语大词典没有定义。我在网上看到的资料也有不同的定义。比如MBA智库百科认为,个体行为是相对于群体行为而言的,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在一定的思想认识,情感意识,信念支配下,个体所采取的符合或不符合一定规范的行为。我觉着这个定义可以在本文使用。(2)

在百度百科中,有一条经过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审核的,关于社会行为的定义,凡人与人之间的种种行为,或者说两人以上的交互与共同行动,都是社会行为,具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动作而产生的交互行为,第二,人与人结合在一起,而共同做出的集体行为,第三,以整体为行动单位而表现出来的团体行为。(3)对于这个定义,我比较倾向于第二点和第三点的定义。

3. 四者之间的关系

对一个相信神的人来说,价值观,道德观,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总体来说应该是一致的,在意识形态层次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不会错位的,在行为的两个层次也不会错位,在意识和行为的关系上也不会错位。比如说神教导我们要爱仇敌,如果我们认同这样的价值观,不仅满足了道德的需求,而且超越了道德的要求。我们也不会不管别人怎么样,只是忠诚活出自己的信仰。当每一个基督徒这样做的时候,个人行为就成为社会行为。

而对一个不信神的人来说,在意识形态的层面,起点是道德,道德也是最高的诉求和满足,无法提升到价值观的层面。当道德偏向受污染一端,个人行为有可能会没有底线,比如说道德告诉我们要爱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对待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就不太重视了,比如说在火车站附近都有一些骗外地人的黑店, 就是不在乎那些不认识的人。当个人行为失去底线的时候,也会殃及社会行为的时候,现在国内造假比比皆是,就是因为人控制不住自己的道德,已至个人行为失去底线,而造成的社会灾难,这个社会灾难反过来又辖制了个人行为,有时又摧毁人的道德。造成这四个感念之间的恶行循环。而道德感比较好的人,比较容易自义。反正不管如何,人都亏缺了神的荣耀。

对于一个信神的人来说,当背逆神的时候,会由价值观堕落到道德伦理,甚至连道德伦理也守不住,个人行为也会最终失去底线,幸好的是他还有神的怜悯。

4. 四者的指向

根据以前牧师对指向性的教导,再做思考。价值观指向神的主权和心意,以及人和神的合一,人意识和行为的合一, 以及由此产生的平安喜乐和永生。

道德指向在罪中的沉沦和无法自救,指向神的救恩,也指向拒绝救恩后的永死。

. 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根据大卫包森牧师的讲解,在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中,路得记和世师记是同一卷书。而且在路得记的开篇就点出了这一时代背景。所以需要对这一个时代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

世师时代以约书亚去世为开端,以第一个王扫罗的产生为结束,延续300到400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对其具体的时间跨度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根据圣经的记录,这个时代的主要特点就是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在经过摩西和约书亚的带领,以色列人已经进入应许知地,得部分地为业。当时的任务是赶出剩余的当地居民。以色列人已经通过这两大属灵领袖看到了神的荣耀,也看到了作为人的领导人生命和能力的有限,比如说摩西因为犯罪,不被允许进入迦南之地。在这段时期,神并没有马上兴起新的属灵领袖,目的是让以色列人反省,在应许之地,当以耶和华为王,这是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就像基甸说,我不管理你们,我儿子也不管理你们,惟有耶和华管理你们。(士8:22-23)。

但是以色列人不但没有明白。反而开始违背和神所立的约,这个约不但包括摩西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约,也包括约书亚去世以前,在示剑和他们所立的约。首先违约的是犹大支派有赶出平原的居民,原因他们有铁车。有战争就有生命的牺牲,而且是针对强敌,犹大人看自己的生命重于神的命令,不相信依靠神能够战胜当地人,开始出现价值观上的破口。其次便雅悯人,玛纳西人,以法莲人,西布伦人,亚设人,拿弗他利人都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面对这样大规模的社会行为,神派使者去谴责他们,并且说出警示他们将来的后果。他们虽然痛哭流涕,但是继续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去侍奉种种可能存在的假神,就是不是侍奉拯救他们的独一真神。神多次兴起世师拯救他们,但是他们却不听从,世师死后,他们就转去行恶比烈祖更甚,一代又一代。

离弃神的结果必然是各人随意而行,不明白什么是纯正的信仰。在世师记的结尾给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在北方,米迦敬拜神,但是却按照自己的方式。神明明在出埃及和生命记中说不可雕刻雕像,神也规定了只有亚伦的子孙可以担任祭司。但是他却雕刻了神的偶像,并且私自请一个利未少年为祭司,他愚昧地认为,这样就是敬拜神,而且神就会赐福于他。但支派的人看到这些雕像,同样愚昧地把他们占为己有加以叩拜,而且用钱诱惑祭司跟从他们,祭司竟然见钱眼开。  做祭司也不是为了敬拜神,而是为了钱。而这个祭司竟然就是,第一代属灵领袖摩西的孙子!

在南方,便雅悯支派的基比亚成了另一个所多玛,甚至更甚,对神没有一丝的敬畏。令人发指的是,利未人面对一大群同性恋人,竟然道德沦丧,把自己的妾给他们彻夜凌辱至死。事后不通过通过神的审判官按律法解决决,竟然把尸身切成12块,鼓动全以色列民去攻打便雅悯支派。而便雅悯支派竟然毫不悔罪,由此导致骨肉相残,比攻打敌人还high,便雅悯支派几乎绝种。

在这里,以色列人从北到南,由于价值观的沦丧,导致了道德的沦丧,以致在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上,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层层沦陷,禽兽不如。同族相杀,甚至超过了一些普通民族的道德底线。

在如此惨淡和黑暗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连摩西的孙子都那样了,便雅悯人都那样了,所有的支派都那样了,神究竟在哪里?还有盼望吗?

三我眼中的路德记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路得记。路得记的前半段,也是一个惨淡和黑暗的结局,让人不由顺着世师记的惯性思维,以为故事的结局会有同样的黑暗烙印。

1.一个以色列家庭

这是一个普通的,住在伯利恒的以色列家庭。而伯利恒在希伯来文中是房子和面包的意思。男主人名叫以利米勒,意思是我的神是我的王,女主人名叫拿俄米,意思是甜美。一个儿子叫玛伦,是有病的意思,另一个儿子叫基连,是孱弱的意思。

在伯利恒饥荒的时候,这家人做了一个普通人看为是理所当然,普通的不能普通的事情,就是移民去了摩押。根据人的一般常识,这也不会是只有这一家才有这样的行为。这样的社会行为,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时代的人来说,都是一件符合道德的事情。

但是对于神的选民来说,这是一件价值观堕落的行为。在饥荒面前,他们不去反思神的管教,反而逃离了神的应许之地,不相信神对他们的供给。神管教了以利米勒,让他死在异乡之地。 而在管教之后,拿俄米没有反思,让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直把异乡当故乡,在那里住了十年。摩押人世代不许进入耶和华的会,她应该是知道的。如果出于饥饿离开伯利恒,还有一定的理由,但是和摩押家庭结亲,就没有丝毫的理由了,她完全可以去150公里以外的伯利恒,(4)给儿子找到媳妇。这个家庭在价值观的堕落上越走越远,直到神降祸让两个儿子也死去,拿俄米终于无依无靠了。

就在这时,她听到了神眷顾自己的子民,赐粮食与他们。最然回去时是因为肚腹,她错位的价值观开始渐渐苏醒,不怕被大家耻笑,决定回去抓住神的恩典。在她决定回去之前,出于道德的考虑,要给两个儿媳一个有保障的归宿,因为没有要求两人和她同行。当她得知路得和她有相同的价值观,并且愿意生死相存的时候,两人逾越节前夕回到了神的应许之地。出于对路德的责任和爱,在神的恩典中,引导她一步步成了波阿斯的妻子。

拿俄米虽然是神的选民,但是犯很多严重的价值观方面的错误,核心是对自己生命的判断,跌落到了道德的层面。 不愿为终于价值观付出生命的代价,和世师记中, 犹太支派出现破口的原因一样。但是她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紧紧抓住神的恩典,而且对神的管教也没有苦毒。终于从道德层面,被重新拉回价值观层面,重新受到了神的祝福,让整个家庭在以色列的族谱中没有消失。

2.两个摩押女子

这两个女子都和婆婆有很好的感情,愿意跟随她去伯利恒。当婆婆告诉他们,她不会生孩子,再成为她们的丈夫,就算有可能,她们也会等很长的时间。对俄珥巴来说,理智战胜了感情,毕竟人生只有一次,女人韶华易逝,谁愿意长期做寡妇浪费自己的生命?她回到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她对婆婆的爱,被自己的切身利益所冲淡,这些在道德上也是无可指责的。她和婆婆的交流都是道德层面的,而不是价值观层面的,因为她的神和婆婆的神不是一个神。

而路德和婆婆的交流是价值观层面的,她以婆婆的国为自己的国,以婆婆的神为自己的神。她知道自己是摩押女子,世代不许进耶和华的会。她也知道去伯利恒,可能会被以色列人像狗那样轻视,也可能终身都做寡妇,甚至为糊口成为妓女。她知道自己卑微不配,但是却来投靠以色列神的翅膀之下,  即使结局也许不如人愿,她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她对婆婆是舍己的爱。

她用生命对神的投靠,赢得了神厚厚的赏赐。为她预备了波阿斯,并荣耀地成为了大卫的祖母,并且是耶稣基督的先祖。本来一个身受道德捆绑,死后去地狱的外邦人,被神提升到价值观的层面,获得重生,并拥有了永生。这就是价值观的指向。而她妯娌,因为一直处于道德层面,和摩押族一整族人,退出历史的视野,并和永生失之交臂。这就是道德的指向

3.一个救赎的至亲

波阿斯是忠于价值观的典范。他并不是简单的把路得看为外邦女子,而是一个投靠神的人,蒙神祝福的人,这是她第一次和路得相遇所说的话。同时他也看到,路得对他的选择是出于遵行律法的价值观,因为他说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同时他对路德也没有坐怀而乱,是更加精确地遵守律法,对她说还有一个更加近的至亲。他又看到了神对路德以后的祝福,恩典会更大。并且第二天毫不拖延就询问那个至亲的意见,同时也维护了路得的名声,让人不可知道有女子到场上来。当那个最近的至亲因为财产顾虑,不愿意娶路得,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甘愿在财产上有损失。波阿斯对路德的感情是出于同样价值观的敬重,慷慨,慈爱和牺牲。

看到这些作为我们会由衷赞叹对价值观的忠心。但是看一看他的家谱,根据马太福音一章五节的记载,波阿斯的妈妈是喇合,就是那个耶利哥城的妓女,而且他的祖先是犹大和他玛乱伦所生的孩子。怎能不让人思绪万千。

4.一双看不见的手

拿俄米成了孩子的养母,外邦女子路德有了归宿,博阿斯有了一位年轻美貌贤德的妻子。众名和长老也都祝福他们,愿路得像拉结和利亚一样,建立以色列的家室。这些都是当时的人所看到的事所盼望的。他们没有人知道,路得和波阿斯不仅成了大卫王的曾祖父母,大为开创了以色列的全盛时代。不仅如此,他们还成为弥赛亚的先祖。

在最黑暗的世师时代,人们都是价值观的盲人,但是神从不嫌弃人的肮脏和背逆,每一步精心预备,他让路得恰巧碰到了波阿斯,让外邦女子路得和喇合进入弥赛亚的家谱,也让以色列人因为自己的罪行而不能自义。不管多么黑暗,都是他信实遵守自己的价值观,只有他永远都在价值观的层面,同时因为恩典,不断纠正选民的价值观, 赐给外邦人没有的价格观,提升社会行为。 让人重新有了信,望和爱。

.我眼中的当今时代

1.一样的黑暗

对于不认识神的人来说,在以人文主义为道德核心,主流的社会行为方面,更加任意而为,道德发生了彻底的崩溃。比如说性解放运动,同性恋的合法,而在中国贪官比比皆是,造假层出不穷。

对于所谓认识神的人来说,有多少人尊主为大,有的人是像米迦那样按照自己的方式服侍神,有些人是向便雅悯人那样,以眼目的情欲,今生的要骄傲为人生目的。

而神的选民以色列人,虽然已经在1958年建国。可是仍不不承认耶稣为弥赛亚。

除此之外,当今世界瘟疫流行,无一国家幸免。路德记时代,人们还可以逃荒到另一个地方。现在的人们确实无处可逃。

现在的人们也在问,都这样了,神在哪里 ?还有希望吗?

2.我们都是路德以及俄阿米

在瘟疫当中,实体教会关闭了,但是网络教会的门打开了,神仍然在等着外邦人像路得那样投靠他,不像俄珥巴那样,错过救恩。

我们这些已经信主的人,也可能像拿阿米那样,因为逼迫和经济的压力,看我们的生命, 重于对价值观的忠心和信心,在道德方面来判断我们的好处,远离神。让个人行为和社会丧失底线,像禽兽一样活着。

我们也可能像波阿斯那样,成为终于价值观的典范。

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活得明白,也要警醒和反思,我们的心到底在哪里,力量在哪里。

3.永远存在的那双手

在创世以前,在亚当夏娃犯罪的时候,在亚伯拉罕离开吾珥的时候,在犹大和他玛乱伦的时候,在世师时代黑暗的时候,以色列人被掳圣殿被毁的时候,在基督被定十字架,被人唾弃鞭打的时候。虽然我们有时候不能看见,但是那双手永远和我们同在。他关心路得是不是被人欺负了,他关心路德是不是有水喝,他关心路德是不是有饼吃。但他更关心路得是不是靠他的荣耀活着,有他的同在和永生。他也这样关心着我们每一个人。

结语

路德时代是处于摩西和大为王时代的低谷期,也是一个过渡时期。当今时代是处于耶稣第一次到来和第二次到来之间的低谷期,也是一个过渡期。两个时期的人们很多都是,心中无王,随己意行事,不明白或者不能能忠于价值观。但是不管我们多么败坏,神都恩待我们,让我们明白坚守价值观,这是唯一的希望。

不同的是,大为也会犯罪,随后有更加黑暗的被掳时期,而当今时代过后,耶稣再来的时候,永远不再会有黑暗的时代,人也不会再有路得那样的机会。

耶稣已经超越了波阿斯,在价值观上为我们做了清晰的榜样( 以前的作业我分析了他的价值观,道德行为和社会行为),也给了更加清晰的大使命,同时也赐下了圣灵的帮助。这些都已超出路得时代,让我们对自己应尽的本分,无可推诿。

距离最终的结局时候不多了。我们不要让自己变为拿俄米,而是要在基督里去超越波阿斯,让外邦人成为路得,帮助周围的拿俄米。

通过全篇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价值观, 道德和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四个层面,在神的子民和外邦人变动的轨迹和方向 ,让我们在忠心和信心上,把每一个层面,都指向神,都有他的荣耀。

参考资料

  1. https://cidian.aies.cn/MjYyNjc1.htm
  2. https://cidian.aies.cn/MTk3MzQx.htm
  3. https://wiki.mbalib.com/wiki/%E4%B8%AA%E4%BD%93%E8%A1%8C%E4%B8%BA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4%BE%E4%BC%9A%E8%A1%8C%E4%B8%BA
  5. https://cmcbiblereading.com/2015/07/07/%E8%B7%AF%E5%BE%97%E8%AE%B0%E7%AC%AC1%E7%AB%A0%E9%80%90%E8%8A%82%E6%B3%A8%E8%A7%A3%E3%80%81%E7%A5%B7%E8%AF%BB/ 摩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