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时代的区别与联系,看问题的三原则:
1、信仰与价值观
2、道德与伦理
3、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
题目太大无从下手,对圣经的阅读和理解非常有限,不敢猜测和理解耶和华、以色列、雅各、约瑟视角中的世界是如何的,只能以个人视角浅浅的去看待这个世界的“生命”。
每当到教堂去做礼拜,总感觉到未知的神秘感,教堂里面一切东西都是那么美丽,让人感觉都是那么高大上,当走近其中又感觉缺了什么?百思不得其解,当我看到一盆漂亮的植物,走近才发现竟然是假的塑料花,我猛然醒悟,是没有生命。
又比如有些生命感觉被束缚在花盆之中植物,被过多的人为修剪,缺乏生长在大自然之中那种自然的美和活力。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个人猜测可能有部分人他们对上帝的赞美和对身边人的祝福,缺乏一个虔诚的心造成的吗?但是能给基督教堂营造了繁荣的氛围,有一个能开展教会活动的地方,是教堂存在的意义吧!
在西藏看见许多藏民,非常的虔诚礼佛,信奉藏传佛教。对牦牛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他们在卖掉牦牛时,一定会和买主协商好牦牛只能好好养着,不能杀了卖肉的,只能让它自然死亡,否则是不卖的,他们的命生是那么纯洁,就像洁白的哈达。
藏传佛教徒同时又如冬虫夏草一样是那么的艰难的生长,夏天虫草菌的袍子会钻进幼虫的体内不断地吸取营养,袍子就会长出土地成为了冬虫夏草,它的生命成长空间非常有限。
通过王保罗牧师门徒培训,感受是生命在不断的成长中,心中任何困扰和困惑都能成为生命成长的养分,心中充满着幸福和感恩,无论遇到任何问题,只要把心神和上帝连在一起就行了。
每周养成对教会做一些奉献,已形成了习惯,真的感觉什么都不用操心,神自然而然的会有安排。
记忆力比别人差的缺陷,竟然觉的是一个优点了,因为记忆力差,更好清空自己所有的思绪,放空自我,做一个简简单单,干干净净圣洁的器皿,只需要静静的等待生命的成长。
很高興看見你的功課,理解你的感受。
看見你的分享,似乎看見我初信時的感覺。時間過得好快,一晃竟然三十年過去了。
可否請你寫一份你信主的經歷,幫助我更多地了解你,好嗎?
以馬內利!
保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