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圣经的观点去评价两个大时代的区别和联系
方法论:三个大结构
- 信仰与价值观
- 道德与伦理
- 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
写一些对这个作业的准备和思考吧。我一开始的想法是把约瑟和法老年代的风俗以及当时的生活资料从网络上找来,可以跟今天的做比较。但是我发现对于那个具体的年代确认有200年的差异,有些无从下手。当时是哪一位法老王,在世时的统治状况,我也是找得有些头疼。Pharaoh Sesostris I is identified as the pharaoh who appointed Joseph over Egypt. 这是一个说法,还有另一个认为Joseph那个年代的法老是Sesostris III。一度陷入牛角尖,后来我就听北欧的门训,Eda问牧师法律算价值观还是道德伦理,这个问题我也问自己,感觉答案很模糊。听了牧师的分析,依然觉得还是有点吃不准,今天去做礼拜,听了Ethan Muller牧师的讲道,我突然觉得我有些东西可以写作业了。自己大概也是觉得题目太宽泛,所以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海外基督徒如何选举这个话题,我觉得其实跟Eda的问题有不少重叠之处,所以我就法律算哪一个层面来写一点自己的认知。
教会今天讲道的经文是加拉太书2-3章。
我觉得对“义人”的定义,在我的认知中,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百度里面搜了以下的解释:1、情义是人情与义理,亲制属、朋友、应有的感情。引证解释: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他既无情义,问他作甚么?”2、道义,意思是指道德义理;道德和正义等。引证解释:明 冯梦龙 《梦磊记·寓传讹信》:“他与我道义文章非泛有。”3、仁义,下文总结成一句话:看到别人有难,能伸手帮一把,有福享的时候,能不过河拆桥和吃独食。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现代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十章:银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从情义,道义到仁义,现在看来其实都是在道德伦理的层面,我怎么会跳出来理解“义人”到信仰价值观的层面呢?如果换做英文就容易理解一些“义”是righteous, 比如我们有没有遵守道义,情义,和仁义。但是这些是gracious? 不一定。即使成为基督徒,对义的理解也是不清楚的。如果翻译gracious 成中文是高尚的,感觉又到伦理道德的层面了。这又回到以前有无神论者的对有信仰的人的总体评价不外乎做善事。但是“善”是在道德层面的,所以会让我很困惑地解释耶稣不同于其他的宗教。
在这两章经文中,把律法和信耶稣有了非常明显的对比。第二章16节“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两我们也信了耶稣基督,是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义人因行律法称义”。 21节“我不废掉神的恩,义若是籍着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有看了看律法和法律的区别,百度中的解释“差别不大,律法就是古汉语和白话文运动早期对“法律”的称谓。” 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从经文中,得到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画面,法律基本等同于律法,16节则非常明确的说,不会因为我们遵纪守法就能称义,而是我们信了耶稣才可以。21节又从逻辑上反推,如果义是能从遵守律法而来,基督就是白白牺牲了。牧师在讲以色列人突然发现耶稣诞生,异常紧张,是因为他们依然遵守旧约的法律,从心里害怕信仰价值观代替道德律法。法律如果可以归类是属于道德伦理的层面,正如大家所说的法律是人制定的,也是人可以改的。
我们总是说在对的时候遇见对的人。“对的”在我们的心里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来做判断的。那么何为对的呢?这个对的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如果翻译过来就是“right”,又回到了上面的话题“righteous”。不是“gracious”高尚的,神所让我们要去作为判断标准的信仰价值观。诚如上面的解释,又回到了‘right’的解释上了。曾经在研究生的课堂上学过一种方法,如果需要作出一个全家去另一个国家的决定,需要列举出一系列的问题,从各个方面做总结,最后逐条分析,总结出最坏的几条,问自己可不可以去做。最后做决定。但是牧师的教导却是,好好通读圣经一遍,你再做决定。现在看来道理是明摆着的,这次看加拉太书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属于道德伦理层面的,遵守它不会让我们称义。所谓的“对的”,也是世人和法律层面的肯定,但是要去用信仰价值观去衡量是否符合要求,不再是对与不对了。看似对的后面,也许完全违背我们的信仰价值观。这次这样清晰地区分,让我也从道德伦理的漩涡里逃离出来,对一些事情也是更好地可以分清楚了。
这样的区分,也让我在生活中很多过去的血气得到了不少清晰的认知。闺女现在是13岁,开始了可怕的teenager。我发现她基本说出来的话就是想让我发脾气,也没有其他的目的。当我一旦发现这次谈话就是她的挑衅,那么我不会像以前继续跟她较劲,非要把她灭了。而是给自己短暂的几秒分析她的谈话,给她讲一些知识,同时避免跟她纷争。我觉得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也就是那几秒钟的时间做最快速的判断,如何把话题继续还是直接聊没了抑或开战了。这三个层面看问题的方法的确适用于人生的各个问题,无论是交友,夫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
好可爱的功课!宝贵之处在于你将自己的思考过程都一览无遗地显明出来!这是十分宝贵的经验,希望你继续,不要放弃!当然,对义的了解必须回到圣经中来。
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