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传福音是 告诉人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是我们生命唯一的救主。这里面涉及到 三位一体的神,传福音者,还有福音对象。然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传福音者信心的生活,还有福音对象的接受程度,关键是要让传福音对象主动的被福音所吸引。约翰福音6章44节,‘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根据圣经,我把福音对象分为三类:
- 不会思考的人就像圣经里很多被鬼附的,残疾的,穷困的;
- 会主动思考的人就像尼哥底母;
- 介于两者之间就像撒玛利亚的妇人。
虽然我们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是第三类人,然而我们只要分析好第一类和第二类人传福音的方法,就能知道如何向第三类人传讲福音。
一. 对于不会思考的人
对于这一类人,耶稣基督是先体恤了他们肉体上的软弱,医治了他们 或者 先给他们吃饱,然后把他们带入神的道中。约翰福音6章26-27节,‘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不要为那必怀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
为这一类人传福音,对于传福音者在信心里活出来的神的大能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必须要有医治的大能,这需要传福音者极大的信心和圣灵的充满。然而,我们不能止步于神迹奇事,而是要把更重要的道传给这些人。
二. 对于会主动思考的人
参照牧师的讲课,分为 三类,1. 认为有神的,2.认为无神的,3.有神无神不在乎的。
- 对于认为有神的
牧师在新西兰门训里面把宗教分为启示性的 和 非启示性的。启示性的,有基督教,犹太教,穆斯林,摩门教;非启示性的,有佛教,道教等靠自身修行的宗教。
对于这些宗教,他们的共性是思考死后灵魂去向的问题 (与阿康叔探讨),而且他们都能行异能。所以对于这些人来看,神迹奇事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他们最关心的是灵魂去向的确据。
向这些人传福音非常不容易,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他们的信仰,读他们的经书,才有可能把他们带到耶稣基督的信仰里面。然而他们也是人,和他们交流最起码需要的是尊重。
耶稣向尼哥底母传福音,他点出来尼哥底母所信仰的犹太律法没有点明的,那就是人要在圣灵里重生。
- 对于认为无神的
这些人认为人死如灯灭,追求的是人今生的欲望 和 物质的满足。然而这类人,永远也无法在今生得到满足,因为我们灵魂的满足是物质无法给予的。这也是我们传福音的突破口。我们要敏锐到这些人人生的虚空点。
- 对于有神无神不在乎的
这些人一部分也可以放在不会思考的人里面,也有一部分是会思考但是思考不清楚,所以他们选择不在乎,就像儒家思想,‘不知生焉知死?’ ,‘敬鬼神而远之’。对于这些人,他们在乎的是人在乎他们,所以欲擒故纵是为他们传福音可能有效的方法。
三. 对于第三类人
我们要以福音的大能来吸引,帮助他们克服不思考的惰性,用福音的真理帮助他们成为第二类会思考的人。
总结
牧师说,没有为福音对象做足够的祷告,没有等到上帝的时间,我们就浪费了福音。我们做主的门徒就是为了完成主的大使命,传讲天国的福音。我们要在祷告中交托,在信心里操练,在圣经话语里扎根,才能拥有福音的大能。没有这些,我们传讲的福音也就是扔出去的一个鞭炮而已,无关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