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翔:如何建立非信徒对福音的兴趣

传福音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所以被传福音者和传福音者是两个决定的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见的因素就是神, 而且神是福音的主体。 因此,应该从上面三个因素来分析,如何增加非信徒对福音的兴趣。

一.对福音对象的分类

传福音必须先有的放矢,知道对方在属灵上的情况,对其进行分类,否则就像保罗所说的对着空气打拳,不但没有效果,而且浪费时间,这种传福音的无智慧,不能荣耀神.

个人觉着,分类的第一个标准是是否对福音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人,可以直奔主题,对不感兴趣的人要分析各种情况.

不感兴趣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就像我女儿11岁,最感兴趣的就是玩,对属灵需求,还没有清楚的意识。

第二,认为信主了就没有自由,现在先好好享受自己的自由,目前不感兴趣. 夸张点说,有人认为在自己老的时候再信. 

第三,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缺,过得很开心,福音对自己没什么用. 

第四,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缺,信福音只是无能的人才去做的事情. 对其加以鄙视. 

第四,认为自己很酷,对什么东西都不在乎. 

第五,认为福音是胡说八道,会对自己有伤害. 

第六,极其悲观,认为就算信了,对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帮助. 所以也就不感兴趣. 

这是我所思考的几种类型,不是很全面,以后要加以补充. 

然后,对福音感兴趣的人,进行第二次归类. 这类人愿意讨论信仰,但是也有不同的情况,个人认为可以分为有神论,无神论和不可知论. 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点都是以人为中心,想通过人来证实神的存在,其实人是不能够完全证明神的存在的,只能通过神的启示,就像罗马书一章20节所说的,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看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人必须要有信,相信有神,并且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是从人本到神本的转变。

除此之外,个人的性格和教育背景,也有一定的影响. 按照性格来分,有的人不太愿意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即使反对福音,也不直接说出来,这个时候就要引导他们把问题提出来。有的人的理性比较强一些,有的人感性比较强一些,探讨福音的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传福音者千万不能自说自话,拘泥传福音的某种具体方法,对不同的对象,不能有的放矢。

二. 传福音者的生命见证

被传福音者没有看到生命的真相,所以需要传福音者的生命见证. 这里的生命见证当然不是仅仅说因为我信了神是多么的成功,只报喜不报忧.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我软弱的时候,神怎样和我同行. 如何一如既往的接纳我,扶持我,把白白的恩典给我. 让对方看到罪人的无力和丑恶,看到人的真相,看到神的慈爱怜悯信实和大能.

还有神如何的管教,罪给我生活带来的危害,让对方看到神慈爱和公义的平衡,不能继续活在罪中,罪的后果就是死。

三. 传福音者和神的生命关系

1.反思自己是否以神为乐

如果爱神和以神为乐,传福音是这种生命的自然流淌,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耀,也不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以前我向家人传福音,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那时候自己还不能以神为乐。当神借着哈巴谷书让我渐渐明白的时候,不管怎样,我都要以神为乐。我就能开始以怜悯的心去看家人,从他们的好处出发,有耐心的去陪伴他们,把他们带到神的面前。有一次女儿问我说,你为什么这么爱我?我对她说,如果没有神的话,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也没法去爱,神就是爱。

2.在基督里装备自己

传福音需要全备传讲真理,既要讲神的慈爱,也要讲神的公义,绝不是用生活上的一点点好处,就像成功神学,去拉拢被传福音者。要把在基督里重生的生命真正的讲出来,把人生命的目的,生命的动力,以及人的价值讲出来。如果自己对全备的福音不了解,不去思考,很难向别人讲清楚,没有办法帮助别人在真理中生根建造。

另外,对于时政,民族主义和文化方面也要做一定的思考,能和被传福音者在知识对等的角度上进行讨论,把人引向神。

3.以神为中心的带领

传福音是人和神的同工,主体是神。在寻求福音对象时,要祷告寻求神的心意,传福音时要祷告,寻求神带领的节奏,在福音对象不感兴趣的时候,不要强迫。

四. 传福音是一个生命过程

传福音并不是让人决志信主这么简单。我曾经带女儿决志信主,但是并没有坚定的信仰,甚至说没有真正重生。 所以认为传福音只是教会或者家里信主人数的增加,而没有生命的建造,这个不能算传福音的成功,就像牧师反思的,一个人真正的福音化需要几年的时间,其中有思考,有挣扎,也有破碎,甚至也有跌倒的时候。我们要靠着神的恩典来站立。当一个人开始真正福音化的时候,福音会融化成生命的一个部分,这是对福音的真正兴趣。

所以要调动非信徒对福音的兴趣,最重要的是传福音者和神的关系,以及展示神在传福音者身上所带来的新生命,各种具体的方法只是技巧的问题,因传福音者和被传福音者的个人情况,因人而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