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錢觀
基督徒的生命是基督用寳血的重價買贖回來的,我們的生命不再屬於自己,神要求我們將自己獻給祂(林后8:5),將身,心,靈都獻給祂(羅2:1)。這包括我們身上每個肢體(羅馬6:13)。奉獻就是使自己降伏在基督面前,將心門完全打開給基督。這意味著擁有權的轉讓,我們自己不再是自己的主人,耶穌才是我的主。“时间、金钱、婚姻、家庭、儿女、妻子、丈夫,或自己”,都是奉献的一部分,我們理當將心中所有的門敞開,讓基督進來做主(太6:21)。
金钱的奉献只是神考验我们信心的一个方式,其實也是神赐福给我们的一个渠道,就神本身来说并不需要钱,因爲萬有都是祂的,钱财是人生活在世上最大的需要,所以神要透过钱财来试验我们基督徒在世是倚靠钱财还是倚靠上帝。Christ is either Lord of all,or He is not Lord at all”–Hudson。在金錢上出不来的人,他的生命也不会真正给神,他的生命是留给了钱财。
“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
奉獻不應當是經常重複的願望,乃應該是由意願發展成毅然地行動。奉献本就是毫无保留的、完全的奉献,一个人若真是把生命为神献上,他还能为自己保留什么呢?无论是在圣经所谈到的属灵伟人,还是历史上的属灵伟人,看他们的一生真是奉献的一生。聖經中那個窮寡婦,在奉献的路上是不给自己留退路的,她在世虽是无依无靠,但她并不孤单,因她尝到了神同在的平安;在世虽是贫穷、落迫,但她并不缺乏,因她有一位耶和华以勒的神。她是一个极具有智慧的妇人,她抓住了天地的主宰者,她在耶穌面前是富足的。
剛信主時,在奉献上也曾是非常纠结与掙扎,不肯为主拿出一点,总是抓住自己所有的不放,认为有了金钱,从此就会不再有求于人,把金钱當作倚靠与保障。在聖靈的不斷地開啓和光照下,終於降伏于主,掙脫金錢的捆綁,讓基督進來做主,我想現在應該已經過了金錢關,求主繼續帶領寬張我的境界,希望自己在神面前富足。因爲萬有都本于祂,依靠祂,歸於祂(羅馬11:36)。
Sarah, 平安!
你在金錢奉獻的分享很好,看得出來妳是有經過的人。為妳感恩!
金錢奉獻是表達我們的心與基督的關係,同意嗎?錢在哪裡,心在哪裡,對不對?不要以為十一奉獻之後,我們的心就在基督那裡了。其實神更加看重我的十一奉獻之後,其餘的十份之九是如何使用的。
(牧師)
二.行在光中
一.為榮耀神
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行。(林前一○:31)
基督徒無論作甚麼事,應先思想作了這事是否能榮耀神?所以我們首先要考慮我們説出來的話是不是榮耀神?什麽叫榮耀神?首先,我們要想一想,我講的話是否經得起考驗?包括:1.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我今天這樣講,明天還是這樣講嗎?一個月,半年,一年還會這樣講嗎?2.經得起人的考驗。你跟這個人講的話,你不會怕被另外一個人知道。3.經得起良心的考驗。要向内問自己,我這樣對別人說,我真的是這樣想的嗎?還是我爲了暫時的利益和需要才這樣説的?我這樣說沒有虧欠我的良心嗎?如果我能經得起這三方面的考驗,就是榮耀神的,我可以這樣說。
留意不要落入道德綑綁的陷阱!不要看自己如何行,乃是如何想。(牧師)
二.造就人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
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林前10:24)
基督徒為人處事,首先應想到神,榮耀神;其次是應想到人,利益於人。這兩個原則是相輔相成,凡能利益人的,也必能榮耀神,但是榮耀神的,不一定能造就人。這是我説話時要考慮的第二個因素,我現在這樣説是否能造就人?對這個人是否有益處?雖然這句話講出去,我不會害怕,因爲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人的考驗,經得起良心的考驗,但是我現在講這個話,對他是否有益處?時間,地點,場合合適嗎?他接受的了嗎?在利人的原則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進而“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7:12),前者是消極性不損人,後者是積極性利益人。凡是能使人得好處的,我們都應該去作去說;凡是會使人受虧損或跌倒的,我們就不作不説。基督徒的生活,就是克己,捨己及流露主的愛。
三.不受轄制
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他的轄制。(林前6:12)
第三,如果第一第二點都沒有問題,我們還要考慮我這樣説出去會不會讓自己陷進去,我能承擔這個責任嗎?我願不願去付這個代價呢?要衡量自己所說的話所要承擔的責任。如果你事先沒有計算代價,一時激動説了,事後又付不了代價,你自己就會有負罪感,即使你勉强去做,你也會覺得受轄制沒有自由了。
所以,這樣將出去的話,是經得起考驗的,對人有益處的,你也是自由的,你説的話就是光明的。包括我們向人認罪,也許是出於真誠,也是經得起考驗的,但對他又益處嗎?是會對他有造就,還是會更讓他跌倒?另外,你在人面前的認罪,該坦誠到什麽程度,也要適可而止,否折讓自己陷入泥潭被轄制。
後面的有些混亂,條理結構不清楚了。(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