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做主的门徒三个方面的个人思考

作业:从金钱观、行在光中和无条件的爱三个方面来讲讲做主的门徒自己的领受和思考。

  1. 我的金钱观
    • 金钱是生活所需。置身这个世界里,我们需要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有工作挣钱养家的能力,解决生活所需,尽到为人儿女、丈夫和父母等角色的本分。
    • 金钱是工具,基督徒可以谈钱,可以追求财富,只是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钱要为我们所用。当然金钱容易让人跌倒,让人迷失,让人骄奢淫逸,但因此鄙视金钱也是没有必要的。钱本身是中性的,钱是很好的工具、杠杆,钱不能带给我们所有的安全感(所有的安全感只来源于神),但可以带来一定的安全感。
    • 基督徒中有人富有,有人贫穷,有人名气大,有人默默无闻。无论贫穷还是富有,节俭不铺张浪费,不挥霍就好。贫穷,生活不易但也少试探和诱惑;富有,生活丰富便利,但也多试探和诱惑,并且也有与之匹配的能力去管理钱财,发挥好财富的功用。
    • 名气也是如此,默默无闻的人生活也更容易简单快乐,有名望者也承受更多的监督和更高的要求,每一个小小的瑕疵都会被放大。因此我觉得基督徒希望过富足的生活没问题,不过需要注意财富的积累要走正道,家庭生活工作要有平衡。基督徒艺人,有名望当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基督徒也可以有野心,有人想过平淡的人生,有人想过滚烫丰富多彩的人生,在途径和方式遵循圣经的基本原则之下,我们有充足的自由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努力,也可能中途发现原来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原来自己要的是简单平凡;也可能正是自己想要的,华人基督徒中如果可以出来马云这样的成功企业家也是很好的事情。不用为了和世人不同而不同,通过对的途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在事奉神,而不是局限于教会和福音事工这些看得见的部分。
    • 基督徒可以求金钱,只不过在求之前,多问个为什么?如果是生活所需当然可以。此外,在神的国度里,如果我们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可以向神申请大额资金,不过要写好自己的“项目申请书”——你的目的、意义,步骤计划和你的预算,正如研究工作者如果有好的想法就可以写基金申请书向国家或者学校申请大额资金。可能自己觉得很好,但却不切实际,不过没关系,到神那里会被否决或者提出修改意见的。
    • 很喜欢的一句话:“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腓立比4:12)
    • 关于十一奉献,在旧约中12个支派有一族人专门负责祭祀不工作,有这样的现实需要。新约时代,我们奉献是必需的,教会运营的各项支出费用以及福音事工等等需要用钱,但我们是否还是一定要按照十一奉献我暂时持保留意见。如果每个人严格十一奉献并悉数交给教会,那是一笔不小的资产,教会不一定有能力用好管理好,铺张浪费或者除了固定开支其他不用于拓展事工不敢花仅存于账户都不见得合理,如果数额巨大对教会也可能成为试探和负担。
    • 另外奉献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平时服侍请人吃饭喝咖啡聊天或者直接资助自己了解的某项事工,某个福音机构等,不一定局限于主日奉献。
  2. 行在光中
    • 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不虚假,不追求完美,承认和接纳自己身上的瑕疵
    • 瑕疵呈现出现,被光照亮后,反而更可能被修正,生命得以成长
    • 行在光中需要信心、决心和勇气
    • 面对真实的自己和展现真实的自己需要一个过程,袒露一点改正一点受到鼓励再袒露一点,要有和自己的信心匹配的节奏
  3. 无条件的爱
    • 圣经里面有很多地方谈到爱,爱主,爱邻舍,爱仇敌等等。需要澄清这里的爱的定义,弄清楚爱的定义,爱的表达,爱的分寸,爱的界限,爱的有限
    • 爱的表达是有层次的,对至亲的人的爱和对朋友的爱是不同的,和对仇敌的爱也是不同的,要有分寸感。比如爱你的仇敌,并不要求你像爱你的儿女那样去爱他,那不是农夫与蛇的故事吗?对于仇敌,有一颗愿意与对方和好的心(和好不是必然结果,当对方也有和好的心时才会和好),为对方祷告即可。

关于金钱观我写得比较多,可能并不对,还是陷在人本主义里,但这是我当下的理解和能接受的方式。牧师的生活方式极其清贫简单,我很仰慕,但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我渴望在尽好自己各样角色的本分之外,如果有机会可以看一看世界,去感知不同的文化接触不同的人,去经历更多丰富,有更多的人生体验。可能等我走过一圈也会成为您那样的状态,也可能不。我没有冒犯牧师的意思,我心存感激可以有这样门训的机会梳理自己这些方面的想法,并坦诚讲出来。

发表评论